农业综合开发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立项申请建议书内容摘要:

低。 2020 年 ,项目区农业总产值为 4926 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4423 元 ,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 由于土地产出率低 ,多数农民扩大再生产的后劲不足 ,热情不高。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打造粮食核心产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县有 80 万人 ,全县每年消费粮食达 亿公斤 ,养殖业每年消费粮食 1亿公斤 ,每年商品粮调出 4 亿公斤。 县的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着全县的社会稳定和全国的粮食安全。 而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 目前耕地数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 二是人口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 三是社会发展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 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在财政支农投入中 ,农业综合开发是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关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一项投入。 同时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幅度 地提高了单位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 ,非常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是一项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在我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对打造粮食核心产区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粮食稳产高产显得尤为必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 ,坚持产业带动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品质结构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我县规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 ,在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方面具有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一定的产业基础 ,华龙方便面生产区就在县 ,距项目区只有 5 公里。 在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成套的经验、技术和渠道。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装备水平 ,能够大力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升级提效 ,使项目区内的农民纯收入得到稳步提高。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 工程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 ,通过对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提高科技种田水平。 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节肥、节能等新技术、新成果 ,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 ,实行标准化生产 ,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 ,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 ,同时 ,引导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优质专用小麦、大豆、特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同时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更加注重内涵式开发 ,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既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又严格保护自然资源 ,确保资源的永续利 用 ,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改善繁荣农村经济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在我县规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内 ,尽管自然条件较好 ,但生产设施落后 ,土地产出率低下 ,粮食单产和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增产增收潜力巨大 ,急待改造治理。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制约因素 ,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引导龙头企业在项目区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 ,有效地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 ,可以 有力地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而且 ,通过项目实施 ,可有力地改善农村电力、交通条件及生活环境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我县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 ,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重点工程 ,县长亲自抓 ,主管县长重点抓。 专门成立了有农业、财政、水利、林业、供电、农机、交通等为成员单位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领导 小组 ,设有办公室 ,签订目标责任书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 ,认真落实县级配套资金 ,把县级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管理 ,充分发挥农、林、水、机、财政、电力、交通等部门的职能和技术优势 ,上下联动 ,形成合力 ,全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自 1988 年以来 ,县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 20 年多的光辉历程 ,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经验 ,锻炼培养了一支战斗力强的工作团队 ,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 ,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尤其是近几年 ,县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具体指导下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原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国家农发办主任王建国、省委书记卢展工、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等领导先后到我县视察指导工作。 农业部、林业部、农科院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先后多次到我县项目区进行调研和考察。 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和日报等媒体多次对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行宣传和报道。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也多次为省、市、县的农业、林业、水利等提供会议现场 ,县因此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产粮大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河南省商品粮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等。 因此 ,县有能力、也一定会把 202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做得更好 ,更扎实。 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 县位于河南省中部 ,地处暖温带南缘 ,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带 ,温暖半湿润区 ,气候可利用率高 ,日照充足 ,热量资源丰富 ,无霜期长 ,雨量充沛 ,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对发展粮食和蔬菜生产十分有利。 县距郑州国际机场仅 40 公里。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工程穿越县境。 京广铁路、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和 107 国道纵贯南北 ,311 国道横穿东西 ,至南阳到重庆的高速公路、至开封至青岛的高速公路、至登封到洛阳的高速公路、至扶沟到 安徽亳州的高速公路交汇于此 ,形成“米”字形的高速公路框架。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省道与及县乡公路纵横交织 ,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县居于河南中原城市群隆地带 ,尽享河南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各项优惠政策 ,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农产品消费市场大 ,发展势头强劲 县有 80 万人 ,全县每年消费粮食达 亿公斤 ,同时也是畜牧生产强县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46%,家禽、牲畜每年消费原粮近 1 亿公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 ,对农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多 ,项目区通过实 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可以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产量 ,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做出新贡献。 农作物种植技术基础好 ,人才充足 项目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群众基础较好 ,近年来 ,县承担并组织实施了 “粮食、油料高产创建工程”、“小麦良种补贴”、“高标准粮田建设”、“新型农民培训”、“油料倍增计划”、“粮食丰产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 ,一大批作物新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 ,广大农民的素质明显提高 ,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更 新。 加上县环抱市 ,更有利于市级技术人员到我县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所有这些为进一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开发乡镇班子过硬 ,村组干群参与开发积极性高 项目区所在的蒋李集镇党委、政府班子团结 ,凝聚力、战斗力强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为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专门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 ,由镇长任组长 ,主抓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 ,农业中心全体人员专抓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具体开发规划 ,落实责任 ,积极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拟定项目区涉 及陈胡、夏庄、沟王寨、傅庄、邢庄、北岸、南岸、柏树李、双龙、王岗、陈杨、小寨等 12 个行政村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宣传和摸底调查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10 项次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营造氛围 ,达成共识 ,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干部群众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 ,参加会议的代表绝大多数同意要求参与农业综合开发 ,并确保 344 万元的群众集资和投劳资金落实到位 ,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项 目区水资源量为 446 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径流 211 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235 万立方米。 亩均水资源量为 223 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为 312 立方米。 浅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立方米。 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