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 88 四、数据更新成果形式 .................................................................................. 89 五、数据更新进度安排 .................................................................................. 89 (一)本项目产生的数据更新进度安排 ........................................................... 89 (二)收集数据更新进度安排 ......................................................................... 89 第九章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推广与应用 .................................. 90 一、技术培训 .................................................................................................. 90 (一)培训内容 .............................................................................................. 90 (二)组织形式 .............................................................................................. 90 (三)培训对象与培训任务 ............................................................................. 91 (四)计划安排 .............................................................................................. 91 二、技术推广材料编制 .................................................................................. 91 (一)材料内容 .............................................................................................. 91 (二)组织形式 .............................................................................................. 91 (三)进度安排 .............................................................................................. 91 iv 第十章 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编制 .............................................. 92 一、主要内容 .................................................................................................. 92 (一)综述部分 .............................................................................................. 92 (二)主体部分 .............................................................................................. 92 二、成果大纲 .................................................................................................. 94 三、组织安排 .................................................................................................. 94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制度 .............................................. 97 一、项目组织 .................................................................................................. 97 二、项目管理 .................................................................................................. 97 附件: 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有关监测指标分类分级标准及编码 1 提 要 依据财政部《关于下达水利部 2020 年部门预算 “一下 ”控制数的通知》(财农便函 [2020]274 号)和水利部《关于下达 2020 年部门预算控制数(财政拨款部分)的通知》(财经预 [2020]154 号)文件要求,结合 “一上 ”的《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 “二 上 ”的《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实施方案》,经过初稿编写、技术研讨、专家论证和补充修改等环节,编制完成了《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如下: 一、项目工作内容和实施技术路线 针对我国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监测公告的有关规定,提出本项目所要完成任务包括: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全国水土保持数据更新、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编制等五个方面。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总体技术路线为:采用实验测试、地面观测 、遥感监测、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监测点、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包括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等三个层次对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状况进行监测,分析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效果。 其中,对分布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监测点、典型小流域,每年实施监测;对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实施 5 年一个周期的动态监测;对国家级重点监督区,每年实施一次全面监测;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典型县 及典型区域 ,按照与对应重点防治区相同的频率进行监测。 本项目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承担,相关流域机构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和分站、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为协作单位。 2020 年项目进度为: 1~2 月编制完成年度实施计划,并布置监测任务; 3 月做好准备工作,安排现场监测; 4~10 月,实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并初步整理 2 分析数据; 11~12 月分析监测成果,编制成果图件,进行数据库更新;翌年 1~3月,编制《中国水土保持公报》。 二、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对 16 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采用 5 年一个周期、分批抽样的方式,轮流实施区域和典型县的监测。 2020 年,监测范围包括大兴安岭预防保护区 、子午岭预防保护区、东江上游预防保护区、汉江上游预防保护区 4 个区,并选择湖北省房县作为典型县。 监测内容包括预防保护效果和预防保护措施两方面,通过遥感手段对林缘线、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情况等进行监测,适时掌握其变化动向,实现对预防保护效果的监测;通过逐级统计上报、汇总的方法,掌握预防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和管理规章制度。 三、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对 7 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采取每年连续实施监测的方法。 2020年选择神东矿区作为典型 区域。 监测内容包括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与 效果、水土保持执法监督与管理情况等三方面。 通过重点监督区的行政统计、项目建设监测和个案监测等方式进行监测。 四、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对 19 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采用 5年一个周期、分批抽样的方式,轮流实施区域和典型县的监测。 2020 年,监测范围包括三峡库区治理区、永定河治理区、珠江南北盘江治理区 3个区 , 并选择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作为典型县。 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的面积、强度与危害,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和效果。 其中,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其相关因子的监测指标采用遥感监测方法,水土保持措施情 况采用行政统计和抽样核实的方法;典型县相应监测指标采用高精度遥感影像获取,其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效益和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实地调查和计算分析的方法获得。 五、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在不同的水土流失流失类型区,共布设典型小流域 30 条。 其中:东北黑土区 4 条、西北黄土高原区 8 条、北方土石山区 6 条、南方红壤丘陵区 6 条、西南土石 山区 6 条;在大江大河流域的分布为:黄河流域 10 条,长江流域 10 条,海河流域 2 条,珠江流域 2 条,松辽河流域 5 条,淮河流域 1 条。 典型小流域监测内容包括 坡面土壤侵蚀、沟道径流泥沙及水土保持措施调 查。 监测方法是以 1:10000 地形图为工作底图,通过全流域、实地调绘的方式调查典型小流域的土壤 3 侵蚀面积、强度、水土保持措施数量、防治效果,结合径流泥沙的定点观测以及降雨、经济社会状况资料,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趋势。 六、典型监测点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在不同的水土流失流失类型区,共布设典型监测点 50 个。 其中:东北黑土区 7 个 、 北方土石山区 11 个、西北黄土高原区 14 个、南方红壤丘陵区 9 个、西南 土石 山区 9 个;在大江大河流域的分布为:黄河流域 16 个,长江流域 16 个,海河流域 5 个,珠江流域 3 个,松辽河流域 8 个,淮河 流域 2 个。 典型监测点监测设施主要包括径流小区和小流域控制站。 以现有监测设施设备为基础,通过统一监测指标和成果要求,规范监测方法,建立定点观测数据库,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防治效益。 七、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与维护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管理的对象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维护的对象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核心节点和数据交换中心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后者主要任务包括 VPN 系统管理、硬件设备维护与更新、网络系统维护、软件升级及维护、网络系统安全评估等方面。 八、全国水土保持数据维护更新 全国水土 保持数据维护更新主要包括内容数据库维护和数据处理更新与入库两个方面。 数据维护的方法主要为数据库监控服务、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性能调整、故障排除和数据库功能扩充等;数据更新与入库按照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多媒体数据进行。 九、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推广与应用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推广主要通过现场培训、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 培训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地面监测技术、 3S 应用技术等,推广技术主要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 十、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编制 《中国水土保持公报》包括综述和主体两部分。 其中,主体部分包括水土流 4 失状况、水 土流失防治情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和重要水土保持事件等。 十一、项目经济支出明细 2020 年,项目经费预算控制数为 600 万元。 其中,人工费 60万元,物料消耗(专用材料)费 万元,设备购置费 35万元,技术推广与培训费 20 万元,业务组织费 万元,外部协作费 万元,其他费用 万元。 5 第一章 项目工作内容与实施 技术 路线 我国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成为 制约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几十年来,尽管在水土保持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环境条件限制,水土流失仍呈加 剧趋势,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大面积扰动土地,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使水土流失状况呈现复杂化、多样化。 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状况,跟踪了解国家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进展和效益情况,并实施公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基本依据。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水土流失现状,总结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和成绩,为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为重大生态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财政部和水利部批准立项实施《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以期全面了解和掌握水土流失变化情况,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为国 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 设。 一、 项目工作内容 项目主要任务包括: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全国水土保持数据更新、监测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国水土保持公报编制等五个方面 ,以全国水土流失动。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项) a) 重新计算有利于提高中继链路中数据帧的可靠性 b) 的标记是写在原来帧校验位的位置上的,由于原有的数据被抹掉,因此必需重新计算 c) 的标记是插入到数据帧内的,这意味着数据帧的格式进行了修改,因此必需重新计算 d) 任何通过交换机的端口发送的数据帧,其校验序列都必需重新计算 9. 在下图所示的网络环境 中有三台 Cisco 路由器,现在需要配置 RIPV2 并且要看到每条路由表项。 以
不能在已确定的时间内到达该地,乙方应立即向甲方重新确定大致达到时间。 在为甲方客户的故障车 施救 前,乙方应当使用《 救援服务作业单 》记录下 实施 救援服务前 被 救援车辆损坏情况,并有责任要求相关人员(客户、车辆被拖送至的修理厂、拖车司机)在《 救援服务作业单 》上签字,如果相关人员拒绝签字,乙方应当立即通知甲方呼叫中心。 乙方应当为甲方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专业服务
底部始终保持潮湿状态。 一般养生天数宜为 15 天,高温天不宜少于 10 天,常温天不宜少于 15 天(低温天应适当延长),混凝土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 40%后,行人方可通行。 三 、混合型 塑胶面层施工方法: 基础达到要求后,进行塑胶面层的摊铺。 为增强塑胶面层与基础的黏接性、更好的控制场地的坡度、平整度,确保铺设的质量,我公司采用二次分层施工的工序进行铺设。
30%县级单位, 对 林地变化数据内业进行 全面 检查; 外业抽查比例视内业 检查 情况确定, 一般 抽取比例 不少于 地类变化 图斑总数 的 1%。 重点 检查 遥感影像 特征变化明显,但未变更的 图斑。 第 二 十 二 条 质量评定 ( 一 ) 林地 变化 区划情况。 图斑的空间拓扑和属性数据逻辑性、图斑和属性数据的关联性等检查项目完全合格 为合格 ,有一项不合格的,则为不合格。 林地 变化
②比较积极 ③不太积极 ④ 不积极 34.学校组织同学们星期天去农场开展义务劳动,你的态度是 ? ①非常积极 ②比较积极 ③不太积极 ④ 不积极 35.针对以下现象,请在符合你态度的方框中打“√”。 明确反对 不太认可 无所谓 赞同 ①有人将我国出土的文物贩卖到国外。 ②有同学用小刀在课桌椅上乱刻乱划。 ③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十几年如一日,无私帮助那些生活中遭遇不幸的人们。 ④
洲地区:广州、顺德、佛山、中山、珠海、 9 东莞、深圳、肇庆、惠州、江门等城市; ( 3)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大连、抚顺、鞍山、本溪、盘锦等辽中南城市群,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城市; ( 4)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唐山、保定、沧州等城市;( 5)山东半岛: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城市;( 6)成都平原:成都、德阳、绵阳; ( 7)渭河平原: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