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规划与建筑设计内容摘要:

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其他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二、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高低配电系统、照明系统、自控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系统。 三、 配电系统 1 负荷等级及负荷容量 本工程按照电力负荷分级,其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医疗部分的急诊用房、监护病房、手术部、病理切片分析、血库、 CT 扫描室的照明及电力,培养箱、冰箱、恒温箱的电源为一级负荷,电子显微镜电源、客梯电力为二级负荷;其它用电为三级负荷。 负荷估算:照明按 25VA/㎡考虑,电力按 ㎡考虑,空调按 56VA/㎡考虑,本工程共计用电负荷 4562KVA。 变压器装机容量:二台 2500KVA,一台专供空调用电 ,另一台供照明与电力用电。 另装一台 150KW柴油机发电机。 作消防电梯与消防及喷淋水泵的备用电源。 2.供电电源及电压 在本楼地一下层设置变电所,设高低压配电柜,供电电压等级为 10KV。 3.应急电源 本工程设置 集中供电的 EPSAWT作为自备应急电源。 供给应急照明、手术部、急诊部用等,监护病房等需在 15S内恢复供电的照明器和维持生命用的特殊医疗电气设备的用电,计算机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保系统等均应自带 UPS 不间断电源装置作为备用电源,以确保其供电的可靠性。 4.低压配电系统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对一般设备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供电方式配电;对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回路末端互投方式供电;放射科研成果医疗设备电源,由专用回路供电。 四、照明系统 1.照度及光源 本工程各主要部 位设计照度如下: 房间名称 照度( lx) 夜间守护照明 5 卫生间、洗室、楼梯间、走道 3050 污物处理间、更衣室 3075 病房、监护病房 1530 配电间、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75100 候诊室、放射科诊断室、理疗室、麻醉室 50100 诊查室、检验科、病理科、配方室、医生办公室、护士室、值班室 75150 手术室、 CT诊断室、放射科治疗室 100200 手术室的手术台专用照明 202010000 本工程 各主要部位光源色温如下: 房间名称 色温( K) 病房、监护病房、理疗室、 ≤3300 诊查室、候诊室、检验科、病理科、配方室、医生办公室、护士室、值班室、候诊室、放射科诊断室、 CT 诊断室、手术室、设备机房 3300~ 5300 2.灯具 医疗用房采用高显色照明灯具,显色指数 ≥80。 走道、候诊室、病房等采用带灯罩的灯具,以减少眩光,病房设有床头壁灯和夜间灯,夜间灯为带乳白玻璃灯罩嵌墙式灯箱;医生办公室、值班室、挂号、药房和各科室诊室采用带电子镇流器的三基色节能荧光灯;护士站采用嵌 入式节能荧光灯带;设备用房采用节能荧光灯支架,管吊安装为主。 各科诊室和卫生间、手术部等场所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病房设置插座用于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 各科诊室和卫生间、手术部等场所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病房设置插座用于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 各科诊室、放射科诊断室、病房的医生办公室设置观片灯。 CT 诊断室、放射科诊断室、暗室、手术室等房间的外门上,设置工作标志灯和防止误入室内的安全装置,并可断开电源。 3.应急照明 在各出入口、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消防电梯前室等处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在消防控 制中心、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等重要设备房设置应急工作照明。 应急照明电源采用 EPS 应急电源集中供电和控制。 要求其供电时间 ≥1小时。 五、建筑物防雷。 1.防雷等级 本工程按第二类防雷措施设防。 2.防直击雷措施 在楼座屋顶及裙房屋面周边装设避雷带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并在屋面上设置不大于 10mm10mm 或 12m8m 的网格,利用建筑和结构柱子内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作接地体。 3.防侧击雷措施 为防侧向雷击,高度超过 45m 及以上外墙上的金属构件,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应与防 雷装置连接;竖向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件项部和底部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4.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就近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六、接地及安全 1.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 TNS系统。 2.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弱电设备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求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欧,否则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 3.建筑物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手术室,卫生间内设局部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与保护干线,接地干线,金属管道,金属构件互相连接。 4.所有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采用单独的 PE 分支线与 PE干线相连接,移动式用电设备均设置漏电电流保护。 5.医疗诊断电气设备,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采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等电位接地等形式。 6.有线电视系统引入端、电信引入端等处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第五章 弱电设计 一、设计依据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20 年版 (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 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20 ( 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20 ( 6)《建筑物电子信息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20 ( 7)《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 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 9)《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20 其他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二、设计范围 1.通信系统 2.有线电 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 3.有线广播系统(包括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 4.呼应信号系统 5.综合布线系统(电话、计算机不涉及网络设备) 6.安全防范系统 7.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三、通信系统 本工程按照需要在各科诊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病理科、配方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处设置电话插座。 电话布线系统纳入大楼综合布线系统。 四、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 本系统采用独立前端系统基本模式,由前端设备、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支线与用户终端等组成。 系统采用( 860) MHz全频双向传输,用户电平要求 67177。 4dB ,图象清晰度应有尽在四线以上。 五、有线广播系统(包括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 1.有线广播系统由音源、扩声设备、控制设备、传输线路、音量控制设备及末端扬声器等组成。 2.系统具备综合检查及自检功能以及扬声器回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具备可根据设置的优先等级进行广播,优先等级高的广播工作时可自动切断所选区域中优先等级较低的广播内容,其他广播音源可通过预先编程或即时手动键盘输入控制,按需送至各个广播区域。 区域划分满足消防广播区的划分要求,按照建筑物及相应的楼层划分 为多个广播区域,话筒音源可自由选择对各区域回路,或单独、或编程、或全呼叫进行广播,且不能影响其它区域组的正常广播。 六、呼应信号系统 1.病房护理呼应信号系统 各护理单元设置护理呼应信号系统,按护理区及护职责体系划分成若干信号管理单元,各管理单元捷足先登机设在护士站,主机上带有声、光显示器装置,病房门口应有光提示,走廊调协提示显示屏。 病人的分机安装在病房的床头装置上,操作按钮采用按线或手柄,特护病房卫生间设紧急呼叫分机,特护患者呼叫应有优先权。 2.门诊、医技各诊察科室的候诊室、检验科、放射科、挂号 、收费、发药处、出入院手术办理处,设置候诊呼应信号。 显示装置设在候诊区易见处,控制主机设在分诊台或有人值班处。 七、综合布线系统(电话、计算机,不涉及网络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据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 1.本工程按综合配置设计,各科诊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病理科、配方室、办公室、会议室按等其它场所根据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信息插座。 2.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水平布线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及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八、安全防范系统 1.本工 程的安全防范等级为二级,安全防范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实施。 2.防盗报警系统:在建筑物各层电梯及楼梯出入口,重要的办公室、财务主出院结算处、手术部等重要场所设置红外 /微波双鉴报警探头或紧急报警按钮。 3.视频监控系统:安防监控室设于一层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 在建筑物一层的对外出入口、主要通道、收费及挂号处、财务结算处、贵重药品库、手术部、电梯、公共场所、重要病区等处设置监视摄像机。 4.出入口管理系统:对于医院限制性出入口和重要的办公、医疗用房、财务室、手术部的出入口设置门禁装置。 5.电子巡更系统 :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门禁系统的读卡器建立巡更系统,配合保安人员管理。 九、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防护等级 本工程一级类防火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按一级设置。 2.系统组成 本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电梯监视控制系统、应急照明控制系统。 十、弱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所有系统均采用一点接地,共用建筑结构基础钢筋作接地体 ,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在每个弱电机房配置专用接地连接板。 弱电系统供电电源及引出 室外的信号线均采取防电磁脉冲的措施。 第六章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J4988 试行 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20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20年版)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94( 2020年版) 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8.甲方及土建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设计范围: 1.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2.地下室人防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设计; 3.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 4.公共卫生间、病房卫生间、消毒、污物间的排风系统设计; 5.医用集中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系统设计; 6.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封闭内走道的防排烟系统设计; 三、空调系统 1.空调设计参数: 北纬: 300 04’ ;东经: 1120 56’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 夏季空调日室外平均温度: ℃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温度: 80%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5℃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温度: 77% 室外风速:夏季 —— ; 冬季 —— m/s; : 空调房间 夏季空调 冬季空调 新风量( m3 /h*人) 噪声 dB( A) 干球温度 ℃ 相对湿度 % 干球温度 ℃ 相对湿度 % < 45(二级) 病房 26 ≤60 22 >40 50 < 50(二级) 门诊室,治疗室 26 ≤60 22 >40 30 < 45(一级) 手术室 24 40~ 60 24~ 26 40~60 I 级 :1000/间 II、 III 级: 800/间 IV: 600/间 < 45(二级) 办娩产房 25 ≤60 22 >40 60 < 45(二级) 母婴室 25 ≤60 22 >40 60 < 45(二级) 实验室 26 ≤60 22 >40 30 < 50(二级) 大厅 26 ≤65 20 >40 20 < 60 药房 26 ≤60 20 >40 30 < 50(二级) 供应辅助用房 26 ≤60 20 >40 3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