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内容摘要:

)=+20′, Δα/2( 右 )=25′ ,试求顶颈径和中径是否合格,查出所需旋合长度的范 围。 55.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有哪些。 彼此有何区别与联系。 影响这些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是哪些。 56.传递运动精确性的评定指标有哪些。 按其特征可归纳为哪几类。 57. ΔF p是什么。 它能反映影响齿轮传递运动精确性的什么误差。 与评定传递运动精确性的其它指标比较有何优缺点。 58. ΔFr 与 ΔF i″ 是什么。 为什么它们不能反映运动偏心。 各用在何种情况下。 59. Δf Pb是什么。 为什么它可用来评定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为什么限制了 Δf Pb还必须限制Δf f或 Δf pt。 60.接触斑点应在什么情况下检验才最能确切反映齿轮的载荷 分布均匀性,影响接触斑点的因素有哪些。 61.试分析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公法线长度变动的联系与区别。 62.齿轮的三个公差组各有哪些项目。 其误差特性是什么。 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63.为什么要将齿轮的公差组划分成若干检验组。 64.影响齿轮副侧隙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65.某直齿圆柱齿轮代号为 7FL,其模数 m=,齿数 Z=60,齿形角 α=20186。 现测得其误差项目 ΔF r=45um, ΔF W=30um, ΔF P=43um,试问该齿轮的第 Ι 公差组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66.有一 7级精度的直齿圆柱齿轮,其 模数 m=2mm,齿数 Z=30,齿形角 α=20186。 现测得其误差项目 ΔF r=20um, ΔF W=30um, ΔF P=35um,试问该齿轮的第 Ι 公差组是否合格。 67.某直齿圆柱齿轮代号为 877FL,中小批量生产,试列出该齿轮的精度等级和三个公差组的检验项目。 68.某直齿圆柱齿轮代号为 878FL,其模数 m=2mm,齿数 Z=60,齿形角 α=20186。 ,齿宽 b=30mm。 试查出 Fp、 ff、 fpt、 F223。 、 ESS、 ESi的公差或极限偏差值。 69.某直齿圆柱齿轮代号为 878FL,其模数 m=2mm,齿数 Z=60,齿形角 α=20 186。 ,齿宽 b=30mm。 若测量结果为: ΔF p=, Δf f=,Δf pt=13um,ΔF 223。 =16um, ΔE SS=, ΔE Si=, 试判断该齿轮是否合格,为什么。 70.有一模数 m=4mm,齿数 Z=40,齿形角 α=20186。 ,齿宽 b=30mm直齿圆柱齿轮,其精度等级和齿厚极限偏差代号为 4EH( GB1009588),第 Ⅰ 、 Ⅱ 、 Ⅲ 公差组的检验组分别选为 ΔF i′ 、 Δf i′ 和 ΔF 223。 ,试查表计算: Fi′ 、 fi′ 、 F223。 、 ESS, ESi, EWMS, EWmi的值。 71.已知某直齿轮副的 m=5mm, α=20186。 , b=50mm, a=300mm, 6FLGB100958查表并计算确定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如表 37所列。 72.若已知某普通车床主轴箱内一渐开线直齿轮圆柱齿轮的模数 m=,主动齿轮 1的转数 n1=1000r/min,齿数 z1=26,齿宽 b1=28mm,从动齿轮 2的齿数 z2=56,齿宽 b2=24mm。 齿轮的材料为 45号钢,线胀系数 α 1=10 6/186。 C,箱体材料为铸铁 ,线胀系数 α 2=10 6/186。 C。 齿轮工作温度 t1=60186。 C,箱体工作温 度 t2=40186。 C,采用压力喷油冷却方式。 试确定主动齿轮副的精度等级和极限侧隙,以及齿轮 1的检验组及其公差值和齿坯精度。 73.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 m=4mm,小齿轮 z1=30,齿宽 b1=40mm,大齿轮 2的齿数 z2=96,齿宽 b2=40mm,齿形角 α=20186。 两齿轮的材料为 45号钢,箱体材料为 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 α 齿 =10 6K1, α 箱 =10 6K1,齿轮工作温度为 t 齿 =60186。 C,箱体工作温度 t 箱 =30186。 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率 ,转速 n=1280r/min,小批生产,试确定其精度等级、检验项目及齿坯公差,并绘制齿轮工作图。 74.有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其功率为 5KW,小齿轮最高转速为 n=750r/min。 齿轮模数 m=3mm,大、小齿轮齿数分别为 Z2=79, Z1=20,齿形角 α=20 ,齿宽 b=60mm。 箱体材料铸铁,线胀系数 α L1为 10 6/C176。 ,齿轮材料为钢,线胀系数为 α L1为 10 6/C176。 工作时齿轮最大温升至 60176。 C ,箱体最大温升至 40176。 C ,小批量生产。 试该齿轮进行精度设计,绘出两齿轮的零件工作图样。 表 37 项目 小齿轮 大齿轮 备注 齿数 Z 20 100 孔径 25mm 80mm 分度圆直径 mz 100mm 500mm 顶圆直径 m( z+2) 110mm 510mm L=πmz/2 157mm 785mm 齿 坯 孔径公差 顶圆直径公差 基准面的径向和端面圆跳动 齿 轮 Ⅰ 切向综合公差 周节累积公差 径向综合公差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 Ⅱ 一齿切向综合公差 齿形公差 齿距极限偏差 一齿径向综合公差 Ⅲ 齿向公差 侧隙 齿厚上偏差 齿厚下偏差 齿 轮 副 中心距极限偏差 接触斑点 沿齿高不小于 沿齿长不小于 轴线平行度公差 fx Fy 齿轮副切向综合公差 齿轮副一齿切向综合公差 综合习题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二、选择题 三、填空题 1.基孔 间隙 2.基轴 过盈 3. Xmax=+ Ymax= 4. 0 + 5.基孔制 可减少定尺孔用刀、量具 6.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配合精度 7.高一 同 8. 9.过盈 间隙 10. 0 11.过盈 12.间 隙 + + 13.满足使用要求 较低 14.间隙 过盈 15.基轴 16.增加 增加 17. G、 E、 D、 C、 B G B 18.下侧 过盈 19.过盈 公差等级、旋转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20. 轴承的工作条件、作用在轴承上负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工作温度、轴承类型和尺寸、旋转精度和速度等一系列因素 21.轴和外壳孔的公差代号 22.当量径向动负荷 P 轴承额定动负荷 Cr 23.较松 24.过盈 25. G 26.局部负荷 循环负荷 摆动负荷 27.间隙配合 紧密配合 过盈配合 28.结 构型圆锥配合 位移型圆锥配合 29. 中径偏差 螺距误差 牙型半角误差 30.螺纹作用中径不能超越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任意位置的实际中径(单一中径)不能超越最小实体牙型的中径。 31.中径 中径公差 32. G、 H e、 f、 g、 h 33.公称直径为 10的外螺纹 螺距(细牙) 中径公差带代号 顶径公差带代号 旋合长度代号 34.两个相互配合的螺纹,沿螺纹轴线方向相互旋合部分的长度 35.短旋合长度 中等旋合长度 长旋合长度 36.基本牙型 公差等级 基本偏差 37.紧固螺纹 传动螺纹 紧密螺纹 38.平键 半圆键 楔键 平键 39.矩形花键 渐开线花键 三角形花键 矩形花键 40.定心精度高,导向性好,承载能力强 41.圆周侧隙 jt 法向侧隙 jn 无关 42. 12 7 43.测量齿距累积误差 p 44.传递运动准确性 传动的平稳性 载荷分布均匀性 45.齿圈径向跳动公差 第 Ⅰ 运动准确性 46.传递运动准确性 侧隙 47. ( r) Fw 运动准确性 48.( Δf f) Δf pt Δf pb 传动平稳性 49.齿距极限偏差 传动平稳性 50.齿距累积误差 Ι 51.齿向公差 Ⅲ 载荷分布均匀性 52. 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53.相同 54.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55.齿面接触良好 56.第 Ⅰ 、 Ⅱ 、 Ⅲ 公差组的精度等级 齿厚上偏差 齿厚下偏差 四、综合题 1.公差为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反映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 配合公差为允许间隙成过盈的变动量,表明装配后的配合精度。 其联系是,配合公差等于相配合孔公差与轴公差之和。 2. Ymin= Ymax= Tf= 3. Dmax= Dmin=15mm dmax= dmin= Th= Ts= Xmax=+ Xmin=+ Xav=+ Tf= 4. Xmax=+ Xmin=+ Tf= 5. Tf= Ymax= ES=+ EI= 孔尺寸为 60+ ,轴尺寸为 600。 6.孔尺寸为 φ50 + 0mm, 轴尺寸为 φ50。 7. es=+ ei=+。 8.孔尺寸为 φ30+ ,轴尺寸为 φ300。 9. ES= EI=,该配合为基轴制过渡配合。 10. ES=+ EI=0 es=+ ei=+ 11.见答案表 31。 答案表 31 公差带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极限盈隙 配合公差 配合类别 φ80S7 Ymin= 过盈配合 φ80h6 0 Ymax= 12.见答案表 32。 答案表 32 基本尺寸 孔 轴 Xmax 或Ymin Xmin或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25 + 0 0. 052 + + 0. 104 13.见答案表 33。 答案表 33 基本尺寸 孔 轴 Xmax 或Ymin Xmin或 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45 0. 025 0 14.见答案表 34。 答案表 34 基本尺寸 孔 轴 Xmax 或Ymin Xmin或 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30 + + 0 + + 15.见答案表 35。 答案表 35 组别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相同点 不同点 ① φ20 φ20 孔均为基准孔,轴均为 IT6级。 间隙配合 Xav=+ ② φ20 φ20177。 过渡配合 ③ φ20 φ20 间隙配合 Xav=+ 16.( 1)~( 3)均为 IT7级,制造难易程度一致;使用上,与基准孔配合,( 1)间隙配合,( 2)为过渡配合,( 3)为过盈配合。 17.孔尺寸为 15+ 0mm,长度尺寸为 30177。 ,轴尺寸为 400。 18.该配合为 φ35P8/h7。 19.轴的公差带代号为 φ30f7。 20.孔的公差带代号为 φ25P7。 21.换算成基轴制配合的代号为 φ8F6/h5。 22.换算成 基轴制配合的代号为 φ50P7/h6。 23.换算成基轴制配合的代号为 φ50J8/h7。 24.配合为 φ35H8/e7。 25.配合为 φ60H8/k7。 26.配合为 φ75H7/k6。 27.配合为 φ45H5/s4。 28.配合为 φ40F9/h8。 29.配合为 φ52J7/f9 ,属非基准制配合。 30.选用公差等级要综合考虑使用性能和制造工艺、成本之间的矛盾,应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 31.配合类别的选择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即所选部位松紧程度的要求。 确定非基准件基本偏差的方法 有计算法、类比法和试验法。 36.解:按给定条件,可算得 Fr=,属于正常负荷。 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外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 参考有关资料选轴颈公差带为 k6,外壳孔公差带为 G7或 H7。 但由于该轴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故选用更紧一些的配合 J7较为恰当。 从有关表中查出轴承内、外圈单一平面平均直径的上、下偏差,再由有关表中查出 k6和 J7的上、下偏差,从而画出公差带图,如答案图 31a 所示。 由于图中可以算出内圈与轴Ymin=, Ymax=;外圈与孔 Xmax=+, Ymax=。 为保证轴承正常工作,还应对轴颈和外壳孔提出形位公差及粗糙度要求。 查有关表得圆柱度要求:轴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