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枢纽闵行铁路货场站台墙、站台面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度的 倍(40cm~ 50cm),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完毕。 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倍 (45cm~60cm),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宜为 5~ 10cm。 振捣棒工 作时,不得将其倚靠在钢筋上,也不得碰撞钢筋及埋设部件,以防位置发生移动。 振捣棒每一位置上的振动持续时间,应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 (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 准 ),但也应防止振动过量。 混凝土浇筑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间歇时间不宜超过 2 小时。 否则应待前层混凝土获得不少于 的抗压强度后 ,按照施工缝处理 ,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站台墙 混凝土分两次浇筑 ,支立模板第一次浇筑至基础顶面 标高 ,绑扎站台墙身及站台帽 钢筋并支立模板 ,浇筑 剩余 混凝土。 7)混凝土养护:对已浇筑和捣实的混凝土,在浇捣后 12 小时内用草帘、麻袋等覆盖其表面。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面湿润为准。 6 站台墙 结构 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mm) 检验方法及 数量 1 站台墙厚度 177。 20 尺量 每 20m 抽查 1 处 2 站台墙顶面平整度 2 3 站台墙端位置 177。 100 尺量 每道墙 1 次 4 站台墙顶面高程 177。 10 水准测量 5 站台墙边缘距 线路中心的距离 0~ 15 尺量每 20m 抽查 1 处 站台面 施工 工艺流程 站台面 施工 工艺流程为: 测量放线 →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 拌和 、 运输 →摊铺碾压 → 横缝处理 → 洒水 养护 → 测量放 线 → 面层混凝土 立模 → 运输 → 摊铺 → 振捣 → 整平 → 混凝土面层 养生 → 切缝及灌缝施工 施工工艺及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5%) 1)测量放线 :施工前对 基层底面 A 组填料 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要求孔隙率≤ 28%,地基系数 K30≥ 150MPa/m, 不达标地段 进行整修压实。 恢复 中线,每 10m 设 站台 中桩,并在两侧 站台帽上 设边界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2)拌和运输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拌和站集中进行拌和。 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石屑与 5%水泥 (重量比 ),按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使用电子计量装置准确配料,在拌和设备内拌和均匀。 施工时如遇气温较高,考虑运输及摊铺过程水分蒸发,拌合时可适当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合含水率 7 (1%~ 2%)。 水泥稳定碎石完成拌合后,采用相同斗容量的 18T 自卸汽车运输 ,运输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运输车辆应有足够的数量,确保摊铺能够不间断的连续施工。 车辆运输过程中用防水蓬布覆盖,防止扬尘及混合料水分损失过多。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虚铺厚度拟定为 25cm 压实厚度为 20cm,摊铺前跟根据路面填料宽度和松铺厚度确定单车混合料的卸车间距。 宜由远到近卸置混合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摊铺。 摊铺过程中人工对卸料 产生离析的垫层料进行混合,摊铺时表面应力求平整。 3)摊铺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全断面摊铺,全长无纵缝。 摊铺前利用边桩挂线标示填筑边界 ,挂线与松铺高度相同。 填筑边界人工使用与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厚度相同的方木做为支挡,填筑时避免混合料超出填筑边界造成浪费。 混合料运输到位后采用平地机进行摊铺,摊铺完成后由专人消除粗细集料 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的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拌和均匀。 摊铺完成应及时碾压,在已初平的混合料表面上使用22T 振动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静压完成后使用平地机对摊铺面进行整平,消除低洼不平现象,使摊铺面碾压受力均匀。 整形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首先使用压路机低频振动碾压一遍,然后高频振动碾压二遍。 碾压过程中,记录好压路机的振动力。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 ~ ,以后采用 ~。 碾压三遍后由试验室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若压实度< 98%,则再加 压一遍进行检测,直到压实度≥ 98%停止碾压。 碾压时注意重叠 1/2 轮宽,碾压振动部分超过两段 的接缝处。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 8 碾压。 填筑边界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区域使用手扶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完成后,测量压实后的顶面高程,确定松铺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