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羊木初级中学校灾后重建项目续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设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其中大、中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更是施工的主力。 在以往施工时,常因某一关键机械(或设备、车辆)跟不上而严重影响施工,造成很大浪费。 这种现象多为准备工作不充分或计划不落实所致。 因此,施工单位根据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和周密的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 其中需要维修、租赁和购置的,应按计划落实,并要适当留有备份,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三、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 工期、工程进度和工程量清单,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材料计划,进场材料应标明名称、产地、规格、参数、性能、进场日期、质保期,以确保工程质量。 材料必须经采样、检验、核对,并附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试验报告等相关检验资料。 塑胶运动场面层塑胶材料应达到质量规范要求和环保要求,具有耐磨、绿色环保、透水的特性。 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由甲方现场代表、甲方技术人员和监理单位现场代表验收材料合格证明书和产品说明书,并抽样送检。 所有发至现场的材料需认真清点,确保无遗漏及差错,按施工的程序集中且有序堆放,便于提取。 编写 开工报告,呈报建设单位审批,做好开工准备。 建设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除水泥、木材、钢材、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外,还有砂、石、石灰等大宗的地方材料,材料费占到工程总费用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其费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 同时,材料的品质、数量、以及能否及时供应也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 材料准备工作的要点是:品质合格、数量充足、价格低廉、运输方便、不误使用。 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 节省投资。 第三节 施工技术准备 一、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施工单位接受工程任务后,应全面熟悉施工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参加业主工程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作好记录。 ( 1)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施工单位和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未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无权修改设计图纸,更不能没有设计图纸就擅自施工。 ( 2)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和资料进行学习和自审,做到心中有数,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应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提出,请上级给予解答。 ( 3)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着重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依据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2.设计中所提出的工程材料、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施工单位能否实现和解决。 3.设计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及安全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和有关规范、标准。 4.施工图纸中土建及其它专业(水、电、通信、供油等)的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 5.图纸上的尺寸、高程、轴线、预留孔(洞)、预埋件和工程量的计算有无差错、遗漏和矛盾。 二、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各单位工程的施工程序及相互关系,工期要求 以及有关定额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总平面图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其布局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便于施工,而且对工程造价、工期、质量,乃至与当地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该项工作。 施工总平面的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应与现场的地物地貌相结合,做到布局合理、工程量少、便于施工及使用。 ( 2)各项临时工程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工程相结合,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不应早占或占而不用,以便减少投资和节约用地。 ( 3)临时排水、防洪设施,不得损害邻近的永久性建(构) 筑物的地基与基础、挖(填)方区边坡以及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等。 三、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把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贯彻到基层以至现场工作人员的有效方法,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通常包括施工图纸交底、施工技术措施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 这项交底工作分别由高一级技术负责人、单位工程负责人、施工队长、作业班组长逐级组织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先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负责向有关大队(或工区领导)、技术干部及职能部门有关人员交 底,最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交底,并认真讨论贯彻落实。 四、技术保障 对于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以及首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结合本单位的技术状况,制定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必要时应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并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推广。 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与措施 第一节 总体施工方案概要 本公司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工程量分布情况,派遣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制定最优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工期安排,按照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施工,做到附属工程与主体工程互相协调,密切配合。 总体上各施工队和分项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施工方法,以总的施工进度计划为准则,满足工期要求,对于个别工程可采用交叉施工作业施工。 该工程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流程如下: (一)、挡土墙工程: 测量放线 → 基坑开挖 → 基础砌筑 → 基坑回填 → 墙体砌筑 → 管体预埋 → 勾缝抹面 → 墙体养生 → 墙后填料 → 单项竣验。 (二)、体育场工程: 施工准备 → 场地平整 → 测量放线 → 素土夯填 → 砂砾石垫 层 → 水泥砂浆找平层→ 丙纶卷材防潮层 → 钢筋混凝土基层 → 塑胶面层(草皮面层) → 单项竣验。 (三)、篮球场及排球场工程: 施工准备 → 场地平整 → 测量放线 → 素土夯填 → 砂石垫层 → 砂浆层 → 油毛毡防潮层 → 钢筋混凝土基层 → 球场面层 → 单项竣验。 (四)、看台梯步工程: 场地清理 → 看台测量放样 → 土基夯实 → 混凝土基层浇注 → 水泥砂浆抹面 → 单项竣验。 (五)广场面砖工程: 场地清理 → 广场测量放样 → 土基夯实 → 混凝土垫层 → 水泥砂浆结合层 → 花岗石铺贴 → 单 项竣验。 (六)绿化工程 绿化场地平整 → 植被测量放样 → 坑窝开挖 → 浇水润湿 → 植被栽种 → 原土回填→ 苗木支护 → 苗木养护。 第二节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工程测量放线 通过对工程图纸的阅读,并针对本工程的现场实际地貌标高结构特点制定本测量方案,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工程定位 ( 3)工程放线 ( 4)工程标高控制 ( 5)仪器设备准备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1)、为保证工程定位放线的精度 ,对于甲方提供的施工放线原点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的检查与复核。 ( 2)、将设计图上的尺寸进行计算,换算出施工放线所需的各种数据,并根据基地红线坐标与图形关系算出相关轴线位置,在基坑边缘牢固的地方建立一条与设计图上各轴线相关的导线,并埋设标桩控制点,控制平面位置。 二、定位放线基本思路 由于本工程平面布局较为复杂,针对此特点,对于平面控制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具体定位放线分两次进行。 ( 1)工程定位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地红线坐标为定位依据 ,进行定位放线工作。 ( 2)工程放线 施工放样前应检查已施工的各构筑物的位置 ,并做好准确的验收记录 ,交建设单位复核以作为今后竣工资料。 主要外轮廓线由测量桩控制点用经纬仪准确投测于地平面上,并 弹上墨 线供放线用。 对已投放的轴线,要进行检查,通过调整校正后,最终确定各轴线的正确位置,作为今后投测量的基准。 ( 3)标高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水准点进行引测。 首先根据水准点高程将该工程设计的177。 ,并做好标识。 为便于检校复核,引测至该标高的临时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以免发生错误。 ( 3)精度要求 整个工程测量的全过程要严格遵守规范的要求。 具体精度要求:角度观测精度177。 10’ ,距离 1/10000。 三、控制测量方案 根据甲方提供的已知控制点,结合现场踏勘, 在现场分别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再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各个细部。 ( 1)平面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角精度 2秒,在施工区合适地点选点,埋石、观测。 布设一级导线网。 点位精度不超过 177。 2cm。 ( 2)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在施工区布设四等水准点,高程精度不超过 177。 3cm。 ( 3)测量技术标准是《工程测量规范》,《水准测量规范》 ( 4)起始数据使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 四、测量仪器 平面测量的主测仪器为日产 “拓普康 GTS602 全站仪 ”,高程测量主测仪器为S3级自动安平水准仪。 五 、施工测量 (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和施工方案,进行碎部测量,放线,及土石方工程量测量。 ( 2)碎部点放样利用已测设的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根据现场地形情况,选择 5米、 10米、 20米放样方格网点,并实测方格网点平面位置和高程,依据设计图纸和设计标高,计算其土方填、挖高度和填、挖方工程量(用开思或南方测绘软件),用于指导施工机械施工。 ( 3)根据己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放出边界桩,并在各边界设置横向及纵向控制桩,每 1OOm设置一个,控制桩用混凝土浇筑,埋深在地面以下 20cm,以控制边界以及控制高程。 ( 4)测设方格网实施施工放样,并且测出方格桩点的地面高程,如果地面高程大于该点的设计高程则为挖方,反之则为填方。 将每一个桩的挖填高度用红铅笔写在桩上 (侧面 ),填土用 “+”号,挖土用 “”号。 为便于挂线找平,在方格网挡土墙施工方法 一、材料要求 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强度、试件规格及换算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规程执行。 片石一般是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 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 加修整。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试指标进行取样复试。 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 等的规定。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