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助实用指导手册---专家评审稿内容摘要:

会红肿、剧痛,有时出现水泡。 离心脏最远的身体末梢部位最易发生冻伤,如手、脚、脸部、耳垂。 冻伤者也应接受体温过低治疗。 3).预防 为避免寒冷造成的伤害和疲劳,必须穿着保暖帽、保暖靴、毛线袜、手套、聚丙烯或羊毛、绒毛保暖内衣裤。 在寒冷天气出航前,船长、艇长应与船员发生冻伤的可能性。 注意 : 曾受过冻伤的部位,易于再次受冻。 着装层次 1).第一层 吸潮层 保持身体干爽是维持体温的必要条件。 贴近皮肤第一层 衣物一定要能吸收身体的潮气。 棉织品能吸潮,通过蒸发作用还能吸收身体的热量 ,不是理想的内衣。 毛织品有很好的隔热性能,但它会保持潮湿状态, 也 不是理想的内衣。 聚丙烯等新式合成毛细纤维织物 保暖服 ,会从皮肤吸 走 潮气,然后再将潮气转送给外层衣物,这种吸潮而又不潮湿的性能能够较好地保温,再穿上外层衣物就可抵御严寒。 2).第二层 – 隔热层 织物的隔热效果与它能保留空气的能力有关,这就是松散编织的织物或绒毛材料比紧密编织的织物保温的原因,也是同样材料的两层薄衣服比一层厚衣服保温的原因。 第二层衣物因保留空气而起保温作用 ,同时它还吸收第一层衣物的潮气。 可以用毛织品或棉织品作为第二层衣物,但许多合成羊毛织物或绒毛织物效果更好,例如合成羊毛织成的连身服。 3).第三层 隔潮层 最外一层衣物应能挡风、防水,这样才能保护内层衣物发挥保暖作用 ,可选用 全封式防暴露 连身 工作服、干 式服 或 防 雨衣。 干 式 服和 防 雨衣 没有隔 热 性能 , 寒冷天气时,应再穿着额外的 防寒服。 另 外 , 多数 干 式 服不透气,而吸 潮的 第二层 衣物需要透气,所以干式服 需要有一个能排汗的地方。 干 式 服 本身没有浮力,需在干式服外 再 穿着个人救生浮具。 13 身体末端 人体热量 大部 分 是在身体末端 消散 ,特别是头部 ,保护 这些部位 特别 重要。 使用薄的多层保护,或是用多层合一材料 以 减少 臃肿。 头部可 戴 毛 线帽, 但 单戴厚绒帽或在绒帽外加毛线帽 更好 , 既干爽又 保温。 阴雨潮湿天气应戴 雨帽。 手套 应 防水 ,内衬绒垫比羊毛 效果好。 阴雨潮湿天应穿 高筒橡胶靴。 在毛 袜、 棉 袜 内穿 绒袜保暖效果 最好。 鞋垫 应 不吸潮 ,开孔的 泡沫 鞋垫效果较好。 保持鞋袜干燥,鞋不要太紧。 阳光和炎热因素 过度地暴露在阳光下 会带来多种 伤害 ,炎热和艇体的振动也会使船员易于疲劳 ,影响船员的效能。 本节将介绍救助 船员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阳光和炎热的影响因素 ,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阳光灼伤 在阳光下连续暴晒能造成灼伤并引发中暑、脱水等并发症 , 未经防护的皮肤 会 过早老化,患皮癌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1). 症状 灼伤处皮肤发红、肿胀、爆皮,此外还有发热、胃肠不适、 全身倦怠 、皮肤色素沉淀。 2).预防 如条件允许,应呆在阴凉处。 只避开阳光直射是不够的,沙子和水面等明亮 表面 的 反射 光也是有害的。 如 需 长时间 暴露 在阳光下, 应采取防护措施, 使用防晒 油, 穿戴防护服, 太阳帽 和防紫外线的 太阳眼 镜。 3).灼伤 现场治疗 多数晒伤症状 往往在晒后数小时才 充分表露出来。 将冷湿 的 毛巾敷在晒 伤处降温。 保持皮肤微湿,但要使用合适的 液体。 许多防 晒 液含有香料、酒精和蜂蜡, 会 使 灼伤 恶化。 许多急救用的 喷雾可以很快 减轻伤处痛苦 ,但 作用 时间很短。 脱水 1).水的耗失 与补充 水从身体 排出 有多种途径 , 最明显的是通过肾脏,不太明显的是通过皮肤排汗和肺部呼吸排出。 健康的成年人 每天 要喝 23 公升水 才能 补充 耗 失的水分,酷 热天气 还要 加 量。 在航时,应饮用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健康,但最好少饮 茶、酒、咖啡 及 软饮料, 它 们 会 加 快 身体水分 耗 失。 2).症状 人 体缺水首先会表现为口渴和全身不适,接着会出现 动作 缓慢和食欲减退。 如耗失更多 的水分,就会发困,体温上升。 当身体的水分 缺 失 达到体重的 5%时, 会感觉 恶心 ;达到 6%至 10%时, 按顺序 增加以下症状: 口干 , 头晕目眩 , 头痛 , 呼吸困难 , 四肢颤抖 , 肤色变蓝 , 说话含糊不清 , 行走无力 , 腿和胃部痉挛。 3). 预防 14 饮用干净的淡水是补充身体水分和预防脱水的最好的、最容易的方法 ,也可饮用各种果汁和汤水。 建议里面不要加盐。 每天都要饮用大量的水,特别是在炎热、干燥的天气下。 如果知道会长时间远离水源,就要带足够饮用水。 在阳 光照射和阴凉处 之间 轮 换 工作有助于防止脱水。 4).脱水 现场治疗 如果发生脱水,应马上离开阳光照射和炎热的地方 , 立即进行医 护,持续地少量饮水。 对 已 失去知觉 的脱水者不能 强行用嘴灌水 ,如有条件,可用静脉输液治疗。 热疹 在炎热潮湿的气候或在闷热的船上生活和工作, 汗液排出不畅潴留于皮内引起的汗腺周围发炎 ,即为 热疹。 即使在凉爽的天气下, 如果 穿得太多 ,也可能发生热疹。 热疹影响睡眠,降低效能,增加疲劳程度,使人易受更严重的热病影响,也能促成中暑发作。 1). 症状 红色和粉色的微小皮疹 , 皮肤发炎 , 频繁 的刺痒。 2).预防 保持室内通风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尽量减少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时间 ; 可经常饮用菊花茶、绿豆汤等清凉饮料。 3).现场 治疗 ⑴ .如果发生了热疹,应离开高温潮湿场合 ; ⑵ .用凉、湿的毛巾敷在患处 ; ⑶ .每天用温水将患处洗几次,再擦些痱子粉。 切忌热水烫洗,勿用碱性肥皂或药皂 ; ⑷ .痒时用皮炎水、炉甘石洗剂等外擦止痒, 也可在患处外擦肤轻松或地塞米松乳剂 ; ⑸ .如果发生脓疱 , 可用消毒针尖挑开 , 排出 脓 液 , 然后擦紫药水和抗生素软膏 , 再用纱布包扎 , 以免扩散。 忌用手抓挠患处。 热痉挛 在湿热的地点长时间工作,体内盐分和水分耗失过多,会引起痛苦的肌肉痉挛,即使体温尚在正常范围时,也可能发生这种热痉挛。 1). 症状 患者腿部抽筋,全身流汗,痛苦不堪,如不及时救治可能 导致 昏迷。 2). 预防 按前述热病预防方法。 主要是在炎热多汗环境下充分饮水和补充盐分。 3). 现场治疗 ⑴ .将患者移至凉爽处仰卧休息,解开腰带,敞开上衣,饮用清凉饮料或少量含盐水凉开水,最好是运动饮料,它含盐适度。 千万不要摄取过多的盐分,也不能用热敷或推拿治疗痉挛的肌肉。 15 ⑵ .轻度 患者,可以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 ⑶ .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尽快送院急救。 ⑷ .如虚脱者在现场苏醒,也应抬送医院,严禁让患者自立行走,更禁用阿托品以及催眠、镇静等药物。 热衰竭 热 衰竭 是在酷热中因排汗而耗失了大量水分引起的精疲力竭,其情况比热痉挛更为复杂。 1). 症状 患者虚脱,大汗淋漓,肤色苍白,皮肤发黏,心率增快,头痛恶心。 2).预防 按前述热病预防方法。 主要是充分饮水。 3).现场治疗 立即将患者抬到阴凉 处,松开衣物,用冰毛巾冷敷。 如果没有呕吐,就可以补充水分。 同时尽快送医急救。 中暑 中暑是 受 阳光 爆晒 或 在 机舱等酷热环境中,身体丧失排汗功能 ,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严重急病。 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也是常见诱因。 中暑是最危险的热病。 热衰竭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超负荷,而仍保有调节功能,但严重中暑时,热调节功能丧失,作为散热的主要途径的汗水蒸发完全停止,体温过高,能很快致命。 严重中暑属于最高程度的医疗急救,不论正在从事何种性质的工作或救助 ,都必须立即对严重中暑进行救治。 1).主要症状 ⑴ .轻度: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份,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⑵ .中度:体温往往在 38 度以上;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⑶ .重度:当体温达到 ℃以上,出现晕厥、意识不清,需要立即送医院急救,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2).预防 在大多数情况下,使 用本章前述预防其他热病的方法预防中暑 ,主要是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 如果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要有降温措施。 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要经常洒水,同时注意空气流通。 保持充足睡眠。 3).救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 或送空调房降温 ,同时垫高头部,解 16 开衣裤,以利 于 呼吸和散热。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将病人置于 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 待 体 温降至 38℃,可停止降温。 将患者躯体呈 45 度浸在 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 30 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 37— 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有条件时, 应该迅速将 严重患者 送医院 急救 , 在送院途中应采取冰敷等措施。 未经医嘱 ,不可贸然让严重中暑者饮水。 第二节 团队协作与风险管理 概述 本节 主要 介绍船舶团队协作技巧及其执行标准、船长在团队协作中的责任,风险管理、动员和总结等团队协作的相关程序。 人为过失一直是船舶事故的主要原因,而错误的 风险决策也往往地将救助船舶和人员置于危险境地。 单靠分散的个人技术和经验 , 不足以避免人为过失和错误决策,必须依靠团队协作并按系统程序对风险进行持续的评估和控制,才能及时发现、减少和纠正人为过失,有效地防止发生事故。 对事故人为因素的研究,产生了减少人为过失事故的七大技巧。 这些技巧都强调控制风险和提高团队效能,因此这些技巧被统称为“团队协作”技巧,而实施的程序就是风险管理 、 动员 和 总结。 应将团队协作、风险管理、动员和总结作为船舶的标准工作。 为了提高这些技巧和保证切实执行,在总结、汇报、上级视察和安全检查时, 都应对船舶团队协作出评估。 团队之间关系 团队是各 队员 运用各自技术能力为完成同一任务而形成的集体。 海上搜救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在绝大多数的救助场合,脱离团队协同的单独行动,无论能力多高,装备如何精良,也是效率低下的,甚至是有害自身,有害大局的。 而在团队协同行动中做好总体工作的一小部分,也是对大局极为有益的。 任何希望对社会对人民做出有益贡献的救助人员,都应牢记搜寻救助必须有团队协同。 一条船的船长和船员组成一个船舶团队。 在搜寻救助中,救助船舶需要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和 协同,而该船舶团队又是整体搜寻救助行动大团队的一个 队员。 大团队的 队员 包括: (1).搜寻救助协调中心(通常设在 当地政府或 海事局) ; 17 (2).本系统救助指挥员(主管官员或值班人员) ; (3).本系统其它专业救助单位(航空器、救助船艇、作业工程船、各专业分队) ; (4).地方政府、有关事业单位 ; (5).军队救助力量、社会上其他有救助能力的单位和个人 ; (6).服务对象。 在搜寻救助中,服务对象是遇险的人、船或其它海上设施, 是救助 任务的中心 和目标。 在团队关系中,船长有两个 身份 : (1).船舶团队的负责人 ; (2).大团队中的 队员。 救助船艇从事的各项任务多数存在固有风险,避免事故的基石在于船舶团队的内部协同以及与“大团队”的有效协同。 团队协作技巧 综述 团队协作如同运用一套成组工具,如运用得当,它可以: (1).控制人为过失 ; (2).将风险管制在安全水平之内 ; (3).直接提供不断提高团队效能的方法 ; (4).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 (5).树立国家专业救助力量的良好形象。 为发 挥团队效能,需要团队中的所有 队员 , 船长 和船员随时综合运用七项团队协作技巧。 这些技巧是优秀的领导行为,并已经过发达国家救助力量的实践验证: 在各种不同条件的复杂任务中,在船员承受巨大压力和安全风险时,这些技巧是足够有效的。 如同遵守避碰规则一样,只要切实地恰当地实施团队协作和风险管理,就可以保持救助作业有足够的安全限度。 七项技巧 (1).领导:指导船上人员的行动和行为 ; 鼓励船员作为团队 的 队员 努力工作 ; 对船员的表现作出反馈。 (2).任务分解:制定计划 ;管理风险;向船员作动员,简要介 绍任务情况;分派具体任务;监控工作效能,包括汇报和总结。 (3).机动灵活:见机行事,适时改变行动和进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