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东建筑发展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定 第一条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 持证 方可上岗操作。 第二条 特种作业人员(起重机械、起吊指挥、挂钩作业人员、电梯 驾驶、打桩司机、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必须持证上岗,按国家规定到期必须 进行复审。 第三条 机操人员必须持经公司统一培训,统一发证。 第四条 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设备。 第五条 机管 员 和操作人员队伍应相对稳定。 (二) 机械管理 第六条 改装的或 经过大 修的 大型 机械设备应由专业机械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七条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拆装(塔吊、升降机等大型设备)须有专业资格证书的拆装队伍拆装。 应编制拆装方案,经公司 /分公司有关 部门 及总工 (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批,如无授权技术负责人的,报公司审批) 审核后,方可进行作业。 设备安拆: 必须是合格分包商,安拆装单位提供相应的资质、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证书、特殊工种的资格证书、诚信记录等; 由安拆装单位编写专项施工组织方案,该方案须经安拆单位审批后报公司 /分公司(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的技术负责人 审批,如无授权技术负责人的,由分公司经理审批)相关部门及总工程师的审核批准; 设备基础的制作、养护应严格按设备说明书要求,严禁在养护期内安装上海泾东建筑发展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14 设备。 基础的锚脚固定螺丝应选用高强度的且要提供方出具产品质量保证书; 设备在安拆装前一定要征得监理的书面同意后方能进行安拆装作业,并要有针对性地安全交底和书面记录; 设备安装完毕使用前,先由安装单位自行验收并做好书面验收记录,然后由使用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设备进行验收,报机械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收合格的设备必须悬挂企业验收合格牌、检测合格证、上岗人员复印件、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限载吨位及人数牌; 使用单位应对设备机操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督促操作人员做好例保记录; 定期会同租赁和安装单位对设备进行安全技能的检查,对设备定期保养并做好记录; 设备在工程使用过程中应适时对该设备进行中间检测,检测前应通知安装单位填好四联单,并报检测部门安全检测; 设备加节应填写验收单并报公司 /分公司验收确认。 第八条 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的制度,建立机长制的专业机组(塔吊及 施工 升降机)。 第九条 大型设备的基础隐蔽验收,应有项目工程师和监理方验收,报公司 /分公司 审批。 第十条 机械设备 的报废应按有关规定执行,严禁使用报废的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在转场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中修、保养、更换已损坏部件,紧固螺钉,加润滑油,脱漆严重的要重新油漆。 第四章 施工 消防管理制度 (一) 项目 部要求 第一条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规定。 第二条 结合本工地的情况,制订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上海泾东建筑发展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15 第三条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将防火工作纳入施工组织中去。 制订施工现场消防规划和应急预案,执行防火安全制度,并经常了解执行情况。 第四条 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时,纳入消防知识教育内容,做好施 工现场防火安全的宣传工作。 第五条 组织、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时,同时分析消防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 各项目部自进场后,一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开展检查活动,并有记录。 第七条 施工现场应配备合适、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责任到人,经常检查,及时维修,按时换液,始终保持灭火器材的有效。 第八条 各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明火操作有专人监护,并配有灭火器及隔离措施。 第九条 氧气和乙炔瓶的放置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第十条 油库、油漆间、木工间和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均设有专间和专人负责,配备适 合的灭火器,并要醒目易取。 第十一条 职工宿舍内不准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电炉或大功率等电器取暖、烧烤、烘衣服,严禁卧床吸烟或将易燃易爆品带入宿舍。 第十二条 木工车间防火: 确定兼职 防火负责人,对车间职工加强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 严禁在木工棚内吸烟、 使用 砂轮机、 切割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设备。 及时清理木片、木屑、并堆放在指定地点。 使用大功率灯具时,应与可燃物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电器设备应由电工进行维修保养,不得让不懂电气的人玩弄电器设备。 第十三条 油料 、易燃、易爆物品仓库防火 : 油料 、易燃、易爆物品仓库 应单独设置,分类 存放。 严禁在库内吸烟,并设警告和禁令标志。 建立“禁火区”动火审批制度;库内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禁止闲人入内。 各仓库内应设置防燃的灯具和开关。 上海泾东建筑发展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16 第十四条 电工防火 制度 电工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正确计算配电线路的负荷,配线正确,并经常检查维修,不得擅自增加用电负荷。 严禁用铜丝、铁丝代替熔丝,并正确配用相应容量的熔丝,确保安全。 配合有关部门对职工进行电气知识讲座,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对电器、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维修,确保完好可用。 第十五条 电焊工防火制度 电焊工不准无证焊割。 动火作业未经审批不得擅自焊割。 不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情况,不准随便作业。 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消毒、清洗不能焊割。 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部位及设备,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 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未采取有效防范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与外单位有关的作业部位,在未弄清有否影响,或明知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不能焊割。 (二) 动火审批制 度 一级动火审批制度: 由动火部门填写动火申请单,提交给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召集焊工、安全、消防有关人员,议定安全动火方案,明确岗位责任,定人、定点、定时落实防火安全措施,经焊工、安全、消防、保卫等有关人员在动火单上签字,然后提交项目负责人审批。 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公安机关提出报告,经同意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二级动火审批制度: 由施工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单,经施工负责人召集焊工、安全员进行现场检查,落实防火安全措施。 由负责人、安全员、焊工在申请单上签名,上海泾东建筑发展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17 交项目负责人审批。 三级动火 审批制度: 由动火者填写动火申请单,经焊工、安全员签署意见后,报项目负责人审批。 (三) 消防器材维修、使用、保管 施工现场应在防火要害部位配备合适、足够的消防器材,责任到人。 对故意损坏消防器材的人要 进 行处理。 第五章、检查、验收规定 (一) 管理原则 第一条 总公司对 项目部 每 月 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二条 公司 安全部门对所属项目每月覆盖检查所属所有项目部; 第三条 按标准化要求项目经理应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四条 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 第五条 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按“三定(定人、定时、定措施)”要求, 狠抓整改,直至项目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二) 检查要求 第六条 对政府主管部门开具的整改单,要及时报公司 /分公司进行存档,整改回复要经过公司 /分公司主管部门核查通过,方可上报。 第七条 对公司 /分公司开具的整改单,项目部要及时整改,报主管部门复查通过,回复存档。 第八条 公司 /分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日常检查开具的监督记录单,项目部应按时整改,并对监督记录进行存档。 (三) 验收要求 第九条 需报公司 /分公司验收的项目 塔吊的安拆装、升节; 施工升降机的安拆装、升节; 特殊脚手架 第十条 项目部自行组织验收项目 对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的验收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上海泾东建筑发展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18 ( JGJ46— 20xx),要分阶段验收,可分为桩基阶段、基础阶段、主体阶段和装饰阶段; 现场一般脚手架(落地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的验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xx)标准,要分阶段验收,可分为结构阶段和装饰阶段,对脚手架基础必须分开独立验收,对洞口、临边、管笼井、电梯井等防护设施验收也必须分阶段随施工进度变化而验收,验收资料归入脚手架验收范围之内; 对模板排架体系的验收,必须每次搭设每次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 序施工; 对现场中小型机械、井架、龙门架、物料提升机等必须按规定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而且必须指定验收专人操作,验收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xx),《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JGJ8892); 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材料进场后,要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上海泾东建筑发展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19 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公司项目部施工现场形象宣传,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所有项目部; 管理职责 第三条 公司 安全部门 (三 ) 负责本管理制度的编制、修订、管理和 解释。 (四 ) 负责对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 分 公司 安全 部门 负责 落实安全教育、交底 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 项目部 落实实施 施工文明制度 第一章 施工现场形象管理规定 第六条 大门 大门净宽 56 米,高 ≥ 200 ㎝,门扇组合为二扇开关门或四扇折叠门,每两扇为一组合,门下装滑轮。 门扇刷二度银白漆作为底色。 门扇左上方绘制公司标志,下方书写公司简称“ 上海五建 ”,字体规格为100 ㎝ 100 ㎝蓝色斜综艺体,并配有深色投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