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郑州市郑东新区校园五路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双轮钢筒压路机、 10— 12T、 12— 15T、三轮钢筒压路机、 12— 20T 轮胎压路机、切割机、振动夯。 b、熬油锅、油勺、运油车、铁锹、洋镐、烙铁、火滚、墩锤、平耙、筛子、油刷、半截桶、大扫把、小扫帚等。 c、卸料与检测混合料的温度:设专人指挥卸料,按现场规定的行车路线行驶,严禁碾压、碰撞测量控制墩(桩);设专人检查混合料;卸车温度:大于 130℃;外观检查,下述情况不合 格:油(沥青)多发亮、成团,油少发干离析。 温度过高砼表面呈焦褐色;拌合不均匀有花白石子及离析现象;不合格混合料的处理措施;油少发干、油多成团、油温显著过低、严重拌合不匀,退回沥青厂重新拌合。 过火呈焦褐色的退回厂里不用。 18 d、摊铺:用全幅摊铺,如采用分路幅摊铺时,接缝应紧密、接直,并宜设置样桩控制厚度;铺筑上层时,若下一层受到污染,应对下层进行清扫,并宜浇洒粘层油;控制摊铺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应低于 100℃;通过试铺试压,确定摊铺(虚铺)厚度;相邻两幅摊铺至少搭接 10cm,并派专人用热料填补纵、横缝空隙,整 平接茬,使接茬处的混合料饱满,防止纵缝开裂;凡接触沥青混合料的机械、工具的表面,宜涂一薄层油水(柴油:水 =1: 3 混合液或进行加热;机械摊铺,系将摊铺、搂平、初压三道工序由摊铺机一次完成。 因此,这一工序对沥青砼面层的密实、厚度、平整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关键的一环,因此,摊铺机的就位、运行、停机均须由专业人员严格管理,沥青摊铺时,项目经理要在施工现场,主要关注摊铺机的运行状况;检查井盖高于摊铺标高须将搅刀、刮刀板等提起跨过检查井再铺;弯道、八字处由于横坡不是定值,测量人员每 5 米计算测设一次横断坡度值,司机需 提前操作手动控制器、坡度调节钮,对准设定坡度值刻度,以符合横坡设计要求。 摊铺机不易铺到的边角,可改为人工摊铺,人工摊铺要做到稳、准、快、平。 e、碾压:碾压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开始碾压应为 100— 120℃,终了不低于 70℃;碾压速度在 — ,要平稳、匀速;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 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碾压完全幅为一遍; 19 初压时用 6— 8T 双轮压路机,初压 2遍。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如在碾压出现推移,是温度过高所致,可待温度稍低后再压,如出现横 向细缝,应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复压时用 10— 12T 或 12— 15T 三轮压路机,宜碾压 4— 6遍至稳定无显著轮迹;终压时用 6— 8T 双轮压路机碾压 2— 4遍,尔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达到光亮无轮迹;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或火滚压实。 对雨水口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压光;压路机司机要认真操作,小心谨慎,不要碰坏侧石、平石、检查井、雨水口等构筑物;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砼面层上,不得停放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 等杂物。 亦不准各种车辆、行人通行。 f、沥青砼路面纵、横缝接茬的处理:横缝和纵缝都宜采用直茬接法处理;划线切割直茬:划线要直,并与路线基本垂直或平行,然后用切割机沿线切割。 边缘裂纹、松动、厚度不足及局部不平整处均需刨除,边缘附近应清除干净;刷油:在新刨齐的直茬垂直面上用刷子均匀刷一薄层粘层油(沥青),要特别注意不要刷到旧面层上以利结合和美观;预热新茬:将热沥青混合料敷于缝边厚 10— 15cm,宽 15— 20cm,等接茬处旧沥青融化后(约 5— 10 分钟),再将所堆敷混合料清除;接茬:按虚铺厚度铺混合料,使表面平整衔 接紧密。 趁 20 热用重碾后轮沿接茬边缘碾压密实,随时修整。 直至无明显痕迹。 压路机不易压实处应用火滚或振动夯夯实、熨平、不露痕迹。 21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工程质量目标 道路工程达到省优良工程标准。 质量指标: 分项工程优良率 90%,合格率 100%; 分部工程优良率 90%,合格率 100%; 单位工程优良率 100%。 质量保证体系 ( 1)、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已通过 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 本次施工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 行。 在该工程中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并建立由公司质量总监领导,项目部、质检组把关,施工长中间控制,质检员基层检查的四级管理系统,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图附后: ( 2)、质量管理措施 1)、项目部人员实行质量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部的每个参加人员,首先拿出一部分风险抵押金作为质量保证金,保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2)、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a、根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22 b、图纸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 对于推广应用的新 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 关人员认真学习和培训。 c、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a、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按质量程序对质量各道工序进行监控。 b、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着重部位设置质量管理点。 c、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 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施工队)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 式信息网。 d、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 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抽样法客观地提出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e、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五合一”记录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追踪“病灶”,对“症”下“药”。 f、严格按照 PDCA 循环过程有秩序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其步骤如下: 23 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拟订措施→认真执行措施→检查效果→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循环→全面推行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化统一现场的生产、 管理。 4)、质量检验及措施 a、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检制”,对各班组定时、定点、定部位施工,层层把关。 b、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质保单,并做好复试工作。 c、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业主、监理验收签证后,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d、砼、砂浆、防水材料沥青砼等的配合比以及土壤和灰土的标准密实度,由公司试验室先行试配,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e、临时水准点及轴线引放,必须经监理复核,每次测量均应有监理复核,以防误差。 f、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最大接缝宽度控制在 内,模 板在周转使用时,要用清洁剂将表面清理干净。 g、道路灰土基础和沥青砼面层的压实度及平整度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 1)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技术措施 24 测量定位采用我公司购进的日本 TOPCOD GTS — 311型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将图中已知点的坐标输入仪器,根据仪器中的测量放样程序进行关键点的测量放样。 高程放样采用自动找平 DS3型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保证各种管线及道路各层的施工、侧石、人行道高程放样准确,符合施工队规范要求。 ( 2)、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a、按 测量放样的中线和标高进行路床开挖,路床开挖后,进行路床试验,路床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道路灰土层的施工。 b、灰土施工时,路基土要过筛,筛余渣土集中堆放外运。 不允许将未经筛分的原土直接运到基层上,在基层上筛分。 c、石灰时严格按照设计用量进行上料,保证综合稳定土中石灰、水泥的用量。 d、拌合时用大型灰土拌合机进行拌合,混合料要拌合均匀,边角拌合不到的地方,用人工进行筛拌,混合料拌合后不能有“夹生”现象。 e、碾压:经过稳压和表层整平处理后,开始碾压。 用 12T以上压路机,自路边 开始向路中心碾压 4— 6 遍,即时用环刀法做压实度试验,直至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f、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采取集中厂拌法施工,出厂混合料级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运至施工现场后,立即进行摊 25 铺和碾压。 g、沥青混凝土面层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集料配合比,含油量,摊铺时,控制好道路面层的平整度、压实度。 h、沥青面层的接缝处理平顺,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接缝处杜绝松散掉渣现象。 i、人行道铺装按设计花色进行,保证人行道铺装的平整度,纵横缝的直顺度及外观质量。 ( 3)、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a、在施工现场准备防汛物资、排水设备 (如草袋、水桶、水泵等)防汛抢险工作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物资落实,雨天派专人负责疏通积水,以免影响雨后的施工质量和工期。 b、现场电器设备加装防雨罩,做好现场水泥库的防雨防潮工作。 水泥垫高地面 30cm,下铺油布。 水泥库外挖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水泥不受浸泡。 c、冬季施工时所用砼及砂浆要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