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谷生物肥料公司农化服务标准管理制度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候带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向北随着温度变化,相应的土壤类型是热带的砖红壤(海南、广东、广西),南亚热带是赤红壤(广东、广西、湖南),中亚热带的红壤(江西、湖南、湖北),北亚热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安 徽、江苏),温带的棕壤(河南、河北),寒温带的针叶林土。 从东到西的分布黄棕壤(江苏) 黄褐土(河南) 褐土(山西) 栗褐土(陕西) 黑垆土(甘肃、陕西) 灰钙土(新疆东部) 漠土(新疆中、西部) 总体趋势是南方土壤偏酸,钾素缺乏严重,北方土壤偏盐碱化,微量元素有效性差,东部土壤中性,氮、磷、钾养分普遍缺乏,西部土壤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 七、 各种土壤施肥要点 土壤的种类比较多,从质地上分,有砂土、粘土和壤土,从水分状况有旱地、水田,从土 壤理化性质上分有盐碱土、酸性土,不同土壤性质不同,施肥要求也不同。 砂土是肥力较低的一种土壤。 其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均较低。 砂土中的黏粒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养分易流失,肥劲猛却短,没后劲。 但砂土却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土性暖,供肥好,施肥后见效快的优点。 正如人们常说的“砂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确切地反映了砂土的供肥特性。 砂土上有机质易分解,所以应大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保肥能力,防止作物后期脱肥。 砂土施用化肥,因其肥劲猛,缓冲能力差,若 1次施量过多,容易引起烧苗或养分流失。 因此,砂土施用化肥应“少吃多餐”,分次少量施用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化肥利用率。 13 粘土供肥特性与砂土不同。 粘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保肥性能强,养分不易流失。 但粘土供肥慢,施肥后肥效慢,肥劲长,土壤紧实,通透性差,作物生根也难。 群众称这种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 这种土壤土性冷,有机质分解矿化慢,所以应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 施用化肥时,因土壤的缓冲容量大,保肥性能强, 1 次多施不至于造成烧苗或养分流失。 但氮肥不能过多施用,以免后期因肥效过分发挥,使作物贪青晚熟,从而导致减产。 粘土土质较粘, 粘粒含量高,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强,而且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扩散速度慢。 因此,要掌握好化肥施用的位置,如磷肥和钾肥应尽量靠近作物根系,并且及时浇水,以水调肥,提高肥效。 水田施肥主要掌握选择肥料品种,避免选用养分容易流失的肥料如硝铵、硝酸磷肥等,氮磷钾按比例配合,追肥要及时。 旱地土壤水分供应不足,阻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向根表面迁移,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在施肥的原则上应大量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内部大小孔隙配合得当。 这样既可保留大量有效水分,又可使土壤多余水分及时下渗 ,还能防止地表雨水的径流损失,从而提高土壤蓄水和保水能力,使得有更多的水分供应农作物。 氮、磷、钾肥应配合施用。 旱地因水分供应不足,施肥效果差,特别是磷和钾在干旱条件下植物更易缺乏。 养料配合适当,能促进作物的根早发、快长和根在土体中的伸展,以及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从而扩大根系与土体接触面积,增强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使得形成干物质的水分减少,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和施肥效果。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 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 pH 值不一定很高。 碱土是含碳酸盐或重碳酸盐土壤 , 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 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出苗。 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 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保苗。 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盐碱土在有灌溉的条件下选择硫基或氯基的复合肥产品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氯基的产品盐分更容易被洗掉,而硫基的盐分虽然不易洗掉, 但硫基的危害相对较小,总体评 14 价硫基和氯基的产品对大多数作物生长而言影响很少。 酸性土是指土壤溶液 pH 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东北也有少量分布,酸性土地区一般为降雨量较多的地区,南方地区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较高,而速效钾含量较低,施肥应该注意:①有机肥配合化肥一块使用,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②避免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氯铵,增强土壤酸性;③避免施用单一肥料,氮、磷、钾配合使用,最 好使用三元素复合肥;④施用石灰调节土壤 PH。 15 第四章 常见作物 施肥 的 基本知识 水稻 常见肥料品种 : 水稻专用肥(南方 1881北方 161212) 水稻各生育期的养分积累与施肥 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 500kg 需要吸收 N: ~ , P2O5:4~ , K2O:9~ 19。 N: P2O5: K2O 为 2:1:3。 从移栽到分蘖终期,水稻氮、磷、钾吸收量平均占总吸收量的 50%,穗分化期整个生育期中平均每日吸收三要素的数量最多,其次为分蘖期,水稻 分蘖至孕穗三要素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 60~ 70%。 施肥原则 :水稻施肥一般采取 “前稳、中攻、后补”一般全部磷肥、钾肥作底肥一次施入土壤,移栽换苗、分蘖、抽穗等时追施氮肥。 施肥方法 :基肥每亩 2535 公斤,插秧后 57 天追施尿素 1520 公斤 /亩或碳铵 4050公斤 /亩,根据生长情况,拔节期可追施尿素 1015公斤。 施肥效果 :早发苗、促分蘖、抗倒伏。 水稻缺素症状: 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色褪淡,老叶黄化。 缺磷:茎叶狭细,叶片直挺,丛顶齐平,叶色暗绿或灰蓝,叶尖叶缘带紫红,抽穗、成熟延迟。 缺钾:老叶叶尖及前端叶缘褐变或焦枯,同时出现褐色斑点,根系细弱,多褐色根,老化早衰,空秕率高,易倒伏。 缺锌:新叶中肋极其二侧褪绿而黄白化,叶片展开不完全,老叶叶片出现散生的红色斑点。 玉米 常见肥料品种: 玉米专用肥(春玉米 16121夏玉米 2010 25510)、通用肥 3 1 16168 、18189。 玉米需肥特点: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对氮素的需求最多,其次是钾素,对磷素的需求较少,每生产 100 公斤玉米子粒需要吸收纯氮 2 公斤,五氧化二磷 公斤,氧化钾 公斤。 玉米的养分需要最大时期在喇叭口期,玉米对微量元素锌 16 的需求比较高,特别是夏玉米和盐碱地比较容易缺锌。 施肥原则: 春玉米生育期长,需施足基肥,重施攻苞肥。 夏玉米生育期短,前期养分需求大,适合一次施足。 施肥数量、方法 :根据地力情况,春玉米每亩 2030公斤;喇叭口期追施 1520公斤高氮肥或尿素。 夏玉米一次施用 3045 公斤 /亩 ,一般不用再追肥。 可以穴施或沟施,避免肥料直接撒在地表,夏玉米用通用肥需要配合 1015公斤尿素。 施肥效果 :茎杆粗壮、棒大、粒报饱、淀粉高。 玉米缺素症状: 缺氮:新叶小而狭 窄,叶片发黄,从老叶开始,叶尖、叶脉呈 V 形伸展。 缺磷:叶片呈蓝绿色,沿叶缘出现紫红色,根系少,成熟推迟。 缺钾:基部节间变短,叶片长、茎杆短、空秕率高,易倒伏。 缺锌:幼叶淡黄,出现“白苗病”,叶脉失绿,叶鞘变紫。 小麦 常见肥料品种: 小麦专用肥、通用肥 3 1 16168 、 18189。 小麦需肥特点: 小麦的生长期较长,对氮、磷、钾的总需求比较高。 各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情况是,返青以前生长量小,对氮、磷、钾的需求小,返青以后随着植株生长,吸收量逐渐增加;到抽穗期,三要素的吸收达到最大;以后吸收 量又逐步减少。 施肥原则: 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麦收胎里富,基肥是基础”;小麦总施肥量的 7080%做基肥,其中磷、钾全部做基肥。 施肥方法 :根据地力情况,用做基肥,每亩 2540 公斤;可以采用撒施或沟施,撒施时数量可以稍微加大。 返青后每亩追施 1020公斤尿素。 冬小麦如果是一次施肥,春季不追肥,基肥则要配合 1020 公斤尿素。 施肥效果 :分蘖强、穗大、抗倒伏 小麦缺素症状: 缺氮:叶小叶黄、茎秆细,分蘖少、子粒瘪。 缺磷:叶片暗黑无光泽,叶边缘发紫,根系少,植株矮小。 缺钾:老叶枯黄,茎秆细弱,抗旱、抗 病性差,易倒伏。 大豆 17 常见肥料品种: 豆类专用肥 12161通用肥 3 1 16168。 大豆需肥特点: 大豆子实养分含量丰富,每 100 千克子实吸收的氮素是小麦的 3倍,磷素高 1倍,钾稍高。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较长,开花前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仅占养分总量的 1/3,开花后养分的吸收速度加快,至鼓粒期达到高峰。 大豆是豆科作物,可以自身固氮,但生长前期需要一定的氮素。 大豆对钙、镁、硫的需求较高,需求量一般比磷素高。 施肥原则: 基肥为主,根据生长需要追施磷钾肥。 大豆一般用复合肥做基肥时不再 追肥。 施肥方法 :根据地力和雨水情况,每亩 1525 公斤;可以采用撒施或沟施,撒施时数量可以稍微加大。 施肥效果 :荚多、粒圆、抗旱、出油率高。 大豆缺素症状: 缺氮:叶小叶黄、茎秆细,子粒瘪。 缺磷:叶片暗黑无光泽,叶边缘发紫,根系少,植株矮小。 缺钾:老叶枯黄,茎秆细弱,抗旱、抗病性差,易倒伏。 棉花 常见肥料品种: 基肥: 16168 151515( MOP 或 SOP 型) 追肥: 25510 棉花需肥特点: 棉花植株养分的需求数量比小麦、玉米大,每生产 100 公斤皮棉需要吸收纯氮 12公斤,五氧化二磷 公斤,氧化钾 公斤。 施肥原则 :有机肥和无机肥相配合,底肥和追肥相结合,施足基肥,重施花蕾苞肥。 施肥数量、方法 :根据地力情况,棉花基施 151515 或 16168的每亩 2535 公斤;撒施或沟施。 追肥用 25510 的复合肥或尿素,初花期 2030公斤 /亩,坐桃期 1015公斤 /亩,穴施或沟施,避免肥料直接撒在地表。 棉花缺素症状: 缺氮:叶片小而硬,颜色变淡并显黄色,植株矮小,果枝出现慢,棉株过早封顶,造成早衰。 缺磷:植株矮小,叶片小并呈暗绿色,茎杆细而弱,茎和叶柄呈 紫色,成铃减少。 缺钾:中下部叶片叶肉失绿,然后出现黄斑,并逐渐变成褐色,叶片皱缩、发脆,呈红 18 褐色而脱落,叶脉绿色。 缺硼:植株矮小,新叶小,边缘和主脉失绿,顶芽坏死、侧芽丛生,形成多头棉;下部老叶暗绿、肥大;主茎倒四叶、倒五叶叶柄上出现暗绿色环带。 棉花对硼素的需要比较高,而在北方有机质比较低的土壤、沙土、碱性土上土壤有效硼比较低,在棉花 4叶期后喷施硼肥效果明显,一般可以增加产量 10%以上。 蔬菜(果菜) 常见肥料品种: 基肥: 161616 151515 18918( SOP 型 ) 生育期(开花前): 201010 结果期: 16618(蔬菜专用肥) 18918 蔬菜需肥特点: 养分的需求比大田作物高 510 倍,大多数蔬菜喜欢硝态氮,对微量元素锌、硼的需要多,氮磷钾平衡施用。 施肥原则 :基肥重施有机肥,配合少量复合肥,追肥少量多次。 施肥数量、方法 :蔬菜基施每亩 3045公斤,配合有机肥 30004000 公斤;撒施或沟施。 追肥:初花期前每次 1525 公斤 /亩,坐果后每次 1015 公斤 /亩,冲施或沟施。 蔬菜缺乏矿质营养元的病症检索表 病 症 缺乏元素 老叶病症 病症常遍布整株,基部叶片干焦死亡 植株浅绿,基部叶片黄色,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氮 植株深绿,常呈红或紫色,基部叶片黄色,茎短而细 磷 病症常限于局部,杂色或缺绿,叶缘杯状卷起或卷皱 叶杂色或缺绿,有时呈红色,有坏死斑点,茎细┄ ┄ ┄ ┄ 镁 叶杂色或缺绿,叶尖和叶缘有坏死斑点┄┄┄┄┄┄┄ ┄ 钾 坏死斑点大出现于叶脉间,最后于叶脉,叶厚,茎短┄┄锌 嫩叶 病症 嫩叶变形或坏死 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钙 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起枯死,叶捻曲┄┄┄┄┄┄┄┄┄硼 19 嫩叶萎蔫,无失绿,茎尖弱┄┄┄┄┄┄┄┄┄┄┄┄┄┄铜 嫩叶不萎蔫,有失绿 坏斑点小,叶脉仍绿┄┄┄┄┄┄┄┄┄┄┄┄┄┄┄ ┄ ┄锰 有或无坏死斑点 叶脉仍绿┄┄┄┄┄┄┄┄┄┄┄┄ ┄┄┄┄┄┄ ┄┄ ┄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