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思考题答案汇总内容摘要:

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歌舞厅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①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 10m。 ②一个厅、室的建筑面不应超过 200m2。 ③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为 50m2 时,可设置一个出口。 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排烟设施等。 防火间距确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 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合理确定防火间距,防止火灾蔓延。 应满足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回转半径和扑救场地的需要。 既要综合考虑防止火灾向附近建筑蔓延扩大和灭火救援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节约用地的因素。 合理 计算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或最外缘算起。 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答: 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 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 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旧建筑物。 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并应兼顾通风排烟和破拆扑救。 办公室等与甲、乙类厂房可否贴邻建造。 有哪些措施要求。 答: 、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 第五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什么是防火分区。 什么是防烟分区。 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 防火分区是指采用具有较高耐火极限的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防火分区的面积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调度、火灾危险性、消防扑救能力等因素确定。 防烟分区是在建筑内部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一是为了在火灾时,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为了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果。 防烟分区一般应结合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和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划分,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 (包括地下室 )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高层和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如何要求。 答: 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二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500/m2。 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 单、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2500/m2; 单、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200/m2; 单、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四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600/m2;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耐火等级一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500/m2。 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000/m2。 当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增加 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计算。 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医院的病房楼、商业服务网点的防火分隔有什么要求。 答 : 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防火分隔要求 :当其布置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即便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面积也不能增加。 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防 火隔墙和不低于 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该厅室的门及其他建筑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单元之间或与其他场所之间的分隔构件上无任何门窗洞口。 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分隔要求 :观众厅、会议厅(包括宴会厅)等人员密集的厅、室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400m2,且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幕布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 级。 剧场、电影院、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 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400m2;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000m2;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该面积也不得增加。 医院、疗养院建筑的防火分隔要求: 按照规范要求划分防火分区后,病房楼的每个防火分区还需根据面积大小和疏散路线进一步分隔。 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住宅建筑的防火分隔要求: 当将住宅与其他功能场所空间组合在同一座建筑内时,需在水平与竖向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与其他部分分隔,应使各自的疏散设施相互独立、互不连通。 在水平方向,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在竖向,应采用楼板分隔并在建筑立面开口位置的上、下楼层分隔处采用防火挑檐、窗槛墙等防止火灾蔓延。 1)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正常。 的不燃性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相接处应设置 高度不小于 的防火挑檐,或相接处上、下开口之间的墙体高度不应小于。 2)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建筑,居住部分与商业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不燃性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3)商业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 中庭建筑有哪些火灾危险性。 其防火分隔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 中庭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火灾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 中庭空间一旦失火,属于“燃料控制型”燃烧,因此,很容易使火势迅速扩大。 2)烟气迅速扩散。 由于中庭空间形似烟囱,因此易产生烟囱效应。 若在中庭下层发生火灾,烟火就进入中庭;若在上层发生火灾,中庭空间未考虑排烟时,就会向周围楼层扩散,进而扩散到整个建筑物。 3)疏散危险。 由于烟气在多层楼迅速扩散,楼内人员会产生心理恐惧,人们争先恐后夺路逃命,极易出现伤亡。 4)自动喷水灭火设备难启动。 中庭空间的顶棚很高,因此采取以往的火灾探测和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等方法不能达到火灾早期探测和初期灭火的效 果。 即使在顶棚下自动洒水喷头,由于太高,温度达到不到额定值,洒水喷头无法启动。 5)灭火和救援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 ①可能出现要同时在几层楼进行灭火的状况。 ②消防队员不得不逆疏散人流的方向进入火场。 ③火灾迅速多方位扩大,消防队难以围堵、扑救火灾。 ④火灾时,顶棚和壁面上的玻璃因受热破裂而散落,对扑救人员造成威胁。 ⑤建筑物中庭的用途不明确,将会有大量不熟悉建筑情况的人员参与活动,并可能增加大量的可燃物,如临时舞台、照明设施、座位等,将会加大火灾发生的几率,加大火灾时疏散人员的难度。 设置玻璃幕墙时应满足哪些防火要求。 答: 1)对不设窗间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高度不低于 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隔墙处的垂直间隙,应该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 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费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以阻止火灾通过幕墙与墙体之间的空隙蔓延。 当玻璃幕墙遇到防火墙时,应遵循防火墙的设置要求。 防火墙不应与玻璃直接连接,而应与其框架连接。 设置防火墙、防火卷帘时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答: 防火墙设置应 满足如下要求: 1)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 防火墙应截断可燃性墙体或难燃性墙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不燃性墙体屋面不小于 40cm,高出可燃性墙体或难燃性墙体屋面不小于 50cm。 2) 防火墙中心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 4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3) 建筑物外墙如为难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突出墙的外表面 40cm,或防火墙带的宽度,从防火墙中心线起每侧不应小于 2m。 4) 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可燃气体和 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 其他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将缝隙紧密填塞。 5) 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 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m。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m。 6) 设计防火墙时,应考虑防火墙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 什么是防火门。 按耐火极限如何分类。 各用在什么场所。 防火门的设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 防火门是指具有一定耐火极限,且在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门。 按耐火极限分为: 甲、乙、丙三级。 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 、 和 ,对应分别应用于防火墙、疏散楼梯门和竖井检查门 防火门的防火要求: 1)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一侧手动开启。 设置防火门的部位,一般为房间的疏散门或建筑某区域的安全出口。 建筑内设置的防火门既要能保持建筑防火分隔的完整性,又要能方便人员疏散和开启。 2) 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动关闭;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闭门器。 3) 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 常闭防火门应在门 扇的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志,并应具有与报警系统联动的反馈和自动关闭功能。 4) 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 5) 平时关闭后应具有防烟性能。 什么是防火阀。 在哪些位置需要设置防火阀。 答: 防火阀是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封闭装置。 防火阀的设置部位: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的管段上。 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的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6) 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 70℃的防火阀。 公共建筑内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 150℃的防火阀 第六章 安全疏散 1.什么是安全区域、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 (见《技术实务》 P90\921 答: 安全区域【。 未找到】 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疏散出口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 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如住宅的户门)或室外的门,不包括套间内的隔间门或住宅套内的房间门。 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一个特例。 2.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和要求主要有哪些。 (见《技术实务》 P9092) 答:先答基本要求,在分别答 1】安全出口设置基本要求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的疏散人员,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 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 目 不应少于两个 ,每个防火分区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或每个房间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并 应有明显标志。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符合下列规定的防火分区可利用设置在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 1000 ㎡ 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 2 个;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0 ㎡ 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 1 个; ,不应小于计算所需总净宽度的 70%。 2】公共建筑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的公共建筑,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 200 ㎡ 且人数不超过 50 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 )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符合表2614 规定的 3 层建筑。 表 2614 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 最多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 (㎡) 人 数 一、二级 3 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50 人 三级 3 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25 人 四级 2 层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 15 人 2.( 3)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当设置不少于 2 部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层数不超过 2 层、人数之和不超过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