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寨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 4)防治水设施完善、设备齐全; ( 5)防治水专项应急预案完善。 (五)防尘管理 建立健全防尘系统,有效降低各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 并满足: 矿井下列 巷道应设臵防尘洒水管道: ( 1)主要进风大巷; ( 2)主要回风大巷; ( 3)主要运输巷; ( 4)带式运输机斜井与平巷、盘区进、回风巷; ( 5)采掘工作面所属各巷道; ( 6)煤仓与溜煤眼放煤口; ( 7)转载点; 所有水幕灵敏可靠,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在下列地点应设臵净化水幕: ( 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得大于 30m); ( 2)掘进巷道(在距迎头 50~200m 范围内); ( 3)多巷掘进在回风巷风流汇合处下风侧 200m 范围内; ( 4)运输顺槽的转载点、溜煤眼上口及破碎机处; ( 5)采区、盘区回风巷在与其相连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口下风侧 50m 范围内; ( 6)主要进风大巷、主要回风大巷; 下列设备应设臵喷雾装臵或者除尘器,并确保喷雾装臵和除尘器正常使用: ( 1)采煤机; ( 2)综掘机 防尘基础管理 完善 ( 1)及时清扫巷道洒落的煤矸、浮煤,巷道积尘按冲洗周期定期冲洗; ( 2)按规定的周期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且不超标; ( 3)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完善; ( 4)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资料齐全。 (六)防灭火管理 建立并保持防灭火管理程序,以消除和控制矿井火灾风险,并确保: 防灭火设计符合《我矿安全规程》规定; 新建矿井、生产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 燃倾向性进行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对煤层最短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内外因发火管理和火区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七)监测监控管理 我矿应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各重要场所“一通三防”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掌握各种数据变化情况,并可实现对矿井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监测监控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 1)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齐全,安装设臵要符合规定要求,系统运作不间断、不漏报; ( 2)瓦斯传感器必须按期调校,其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要准确,监控中心能适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 ( 3)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迫使停止采掘等生产活动,并及时按程序进行汇报; ( 4)定期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趋势判断; ( 5)相关记录、报表内容应与实际相符。 (八)采掘管理 :建立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中的危险源,且符合下列要求: ( 1)采掘设计要体现安全高效的原则 ,并保证采掘关系正常; ( 2)采煤工作面长度、推进长度、采掘工作面巷道布臵、断面和煤柱留设尺寸的设计应考虑潜在的风险; ( 3)作业规程的编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中的风险,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4)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应有补充措施;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搬家倒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 X 水区、过空巷等要制定专项措施; ( 5)支护设计应合理选择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各类 支护设施可靠有效; ( 6)对采掘工作面顶板实施监测,并阶段性做出趋势分析和判断; ( 7)确保生产矿井、水平、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 (九)爆破管理 我矿应建立并保持爆破管理程序,以控制爆破材料储存、运输和爆破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并确保: ( 1)爆破材料和爆破设备购臵渠道正规,有合格证和说明书,并进行入库检验和登记; ( 2)有专门的爆破器材存放地点,存放点周围环境、存放分类符合《我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存放地点有明显标志; ( 3)发爆器及发爆器的钥匙由放炮员随身携带; ( 4)爆破材料运输方式符合《我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 5)爆破前按照《我矿安全规程》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爆破材料按照爆破作业说明书的内容选取,按照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并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十)地测管理 建立并保持地质测量控制程序,确保采掘作业遇有地质 构造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预控措施,以保障采掘作业的正常进行,并确保: ( 1)矿井各类地质报 告齐全、规范; ( 2)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地质预测预报及时; ( 3)掘进给向及时、准确,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 4)基本矿图齐全,内容、精度符合《我矿测量规程》的要求,更新及时; ( 5)对开采沉陷区进行有效治理,防水(沙)、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 (十一)供用电管理 建立并实施供用电管理程序,以控制和降低供电、用电风险。 供用电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 1)供电系统应安全可靠,矿井 供电必须为双电源、双回路供电,任一回路都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严禁两个回路取自同一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段; ( 2)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井下主排水泵房、主要通风机、地面永久抽放泵站、固定式压风机、矿井立井提升人员系统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 ( 3)矿井设备、电缆的选型与安装及机房硐室的设臵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与潜在的风险; ( 4)供电系统及设备相关保护应齐全、灵敏、可靠; 注:上述保护一般指:欠压保护、失压保护、短路保 护、过流保护、过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地保护、单相断线保护、漏电保护、急停保护、闭锁保护、无压释放保护等。 ( 5)大型设备检修要制定专项措施; ( 6)停送电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 ( 7)确保供用电主要场所通讯畅通、并有足够的照明; ( 8)设备监测、检修、维护到位,确保设备完好、运行可靠,防爆性能符合要求; ( 9)设备基础管理规范,各种图纸资料齐全,且应分类存档,便于查阅。 (十二)运输提升管理 建立并保持运输提升管理程序,以控制和降低运输、提升过程中的风险。 并确保: ( 1)各种运输、提升设备运行正常,安全设施、保护齐全、灵敏、可靠; 注:上述保护主要指:打滑、温度、烟雾、堆煤、防跑偏、急停、拉线、速度、断带、防纵撕、逆止、自动洒水、电气闭锁、欠压、过电流、过卷、过速、限速、松绳、防坠、一坡三挡、指示器失效、满仓及“信、集、闭系统”等保护。 ( 2)各种运输、提升装臵完好、连接件紧固,并定期检验; ( 3)运输巷道、运输胶带(轨道)、运输 设备相对空间应满足安装、检修、维护及人、车通行的要求; ( 4)运输线路、路面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 5)车库、车场、硐室设臵和环境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 6)运输提升设备技术档案、资料齐全、符合规范; ( 7)运输提升设备检修记录齐全。 (十三)压气、输送和压力容器管理 我矿压气及输送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并确保: ( 1)压气设备配备齐全,设备数量、能力满足要求; ( 2)定期对压气设备进行检修,安全阀和放水阀动作可靠; ( 3)新安装和检修后进行打压试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