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评价与试题集1-20章试题[1]内容摘要:

、戴眼罩 C、穿隔离衣 D、戴手套 E、戴帽子 50、经血传 播疾病的隔离技术常用于治疗护理哪些疾病的患者: A、乙肝 B、丙肝 C、梅毒 D、艾滋病 E、水痘 5医疗废物可能对以下哪些人群造成危害: A、医师 B、护士 C、患者 D、医院后勤支持人员 E、废弃物收集处置人员 5以下适用于采取保护性隔离的患者有: A、性病 B、大剂量化疗 C、粒细胞减少 D、艾滋病 E、广泛性皮炎 5有关医院内医疗废物的处理正确的是: A、废物由产生的护理单元分类收集 B、医疗废物由专人定期收集转运 C、放射性废物按放射防护条例的规定处置 D、医院应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 E、混有医疗废物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5医务人员被 HbsAg(+)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 A、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10min 以上 B、用 75%酒精或 %碘伏进行消毒、包扎 C、 HbsAg()的受伤者, 24h 内注射乙肝疫苗 D、 HbsAg()的受伤者, 24h 内注射 HBIG E、 30min 内上报本科室护士长 5医疗废物登记内容包括: A、废物的种类 B、废物的数量 C、废物的重量 D、交接时间 E、经办人签名 5下列属于防护用品的是: A、手套 B、避污纸 C、各种口罩 D、眼罩 E、工 作帽 【名词解析】 手卫生 洗手 手消毒 针刺伤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 √ ”,错误者在括号“ ” 脱去手套后不用洗手时因为手套能阻止污染。 ( ) 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其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cm2 ( ) 小瓶装的皂液尚未用完可进行添加,这样能节约成本。 ( ) 负压隔离病房的回风口设在墙下方,距地面≥。 ( ) 在接触患者的血液、粘液时,要戴手套。 ( ) 距离发射线越远其防护作用越 好,因为距放射源特定距离的射线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 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必须重新套上枕头套以防针刺伤。 ( ) 8 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需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操作时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 ) 医务人员手有破损时,应先用防水敷料保护,再戴手套。 ( ) 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患者,同时为该患者进行多项操作时,应视污染的程度从轻到重。 ( ) 1为患者吸痰,收集引流液标本时,要戴无菌手套。 ( ) 1脱口罩时,注意手勿触及口罩的外面。 ( ) 1一次性的眼罩或面罩应放入生活垃圾废物容器内。 ( ) 1一次性帽子用后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 ) 1实施标准预防的目的是要防止患者于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传播疾病。 ( ) 1运输废弃物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 ( ) 1患肺结核、水痘、腮腺炎、麻疹、百日咳、肺鼠疫的患者不可同居一室。 ( ) 1离开隔离病房后,接触污染物品前应脱手套,洗手和 /或手消毒。 ( ) 1隔离室一般不限制人员的出入。 ( ) 为经血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穿刺、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时,需带双层手套。 ( ) 2对受孕 8~15 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 ) 2清除或消灭暂居菌和减少常驻菌的过程称为外科手消毒。 ( ) 2负压隔离病房的排风口高出地面 3m米以上。 ( ) 2负压隔离病房的送风口应设在墙上或天花板上,排风口设在墙下方。 ( ) 2接触保护性隔离患者时,穿隔离衣应将其清洁面向内,污染面向外。 ( ) 2隔离衣挂在病房时清洁面朝内。 ( ) 2安全生物柜是把处理病原体时发生的污染气溶胶隔离在区域内的第一道防御装置。 ( ) 2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因为手套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 ) 2消毒液溅到眼部时应立即用蒸馏水彻底冲洗眼部≥ 10min。 ( ) 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应在上风口加药。 ( ) 3细胞毒性药物和其他药物在同一配药室配制时,应先配制它药物。 ( ) 3对甲类传染病、“非典”等严密隔离患者,病情允许时可戴口罩外出。 ( ) 3传染病区使用的 清洁用具使用后应先清洗后消毒。 ( ) 3稀释后的消毒液需每日检测有效浓度。 ( ) 3配置消毒液后,溶液需充分搅匀才做监测,确保测得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 ) 3明显污染的手是指手上有可见脏污或有病人的蛋白性物质、血液或液体等污染。 ( ) 3消毒液浓度测试纸要避光干燥密闭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 ( ) 3配制漂白粉溶液时,需戴薄膜手套。 ( ) 3因消毒液易挥发,采用浸泡法和干粉消毒法时应使用带盖容器。 ( ) 破伤风及气性坏疽患者其衣被应一次性 使用,用后采用双层黑色胶袋密封。 ( ) 4床旁负压吸引瓶 /吸痰机,可两患者同时共用。 ( ) 4一次性吸痰内胆、引流管、连接管应每天更换一次。 ( ) 4少量的医疗废物可以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并与其一起处理。 ( ) 4少量药物性医疗废物可装入感染性废物袋,但需在标签上注明。 ( ) 4速干手消毒剂是指含有酒精和护肤成分,以减少手部细菌的消毒剂。 ( ) 4暂居菌是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 ( ) 4含有抗菌剂的肥皂或皂液或皂液为抗菌 皂。 ( ) 【简答题】 标准外科医用口罩分 3 层,请简述每层的作用。 传染性疾病科的区域设置中所指的“一缓冲区”是指什么。 负压隔离病房的缓冲间包括什么。 负压隔离病房的隔离要求是什么。 怎样脱连体防护服。 在安全生物柜内不同的样品是如何移动的。 简述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案例分析】 小王为病人注射药物后,拿起针头套双手套上针头,丢在医用垃圾桶中,然后就帮病人更换腹腔引流袋,更换时不慎被引流液流到被安剖割伤的手上,请问小王在标准预防操作中,哪些环节做得不对。 某霍乱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经积极抢救无效死 亡,值班者应该怎样处理此尸体。 患者男性, 45 岁,因破伤风入院治疗,患者的衣服被单该如何处理。 小李今天在为别人采血时,不慎被针头刺伤手指,该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试问小李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 【选择题】 【 A 型题】 A D C D E B C D A A 1 D 1 B 1 C 1 A 1 D 1 A 1 D 1 A 1 C D 2D 2 E 2 D 2 A 2 D 2 C 2 E 2 E 2 C E 3 A 3 E 3 C 3 B 3 A 3 E 3 D 3 B 3 D A 4 D 4 E 4 B 4 D 4 D 4 D 4 A 4 C 4 B 50、 D 5 B 5 A 5 C 5 C 5 D 5 A 5 D 5 B 5B 60、 B 6 C 6 D 6 C 6 A 6 B 6 B 6 E 6 B 6 A 70、 B 7 B 7 A 7 B 7 C 7 B 7 C 7 E 7A 7 C 80、 C 8 B 8 E 8 B 8 C 【 x 型题】 16ABD 【名词解析】 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指用不含抗菌剂的肥皂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手消毒:指用含抗菌剂肥皂 /皂液清洗或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针刺伤:指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判断题】 1.()2.() 3. () 4. (√) 5. (√ )6. (√ )7. ()8. ()9. (√ )10. (√ )11. ()12. (√ )13. ()14. (√ )15. (√ )16. (√ )17.(√ )18. ()19. ()20. (√ )21. (√ )22. ()23. (√ )24.(√ )25. ()26. (√ )27. (√ )28. ()28. ()30. ()31. ( √ )32. ()33. ()34. ( √ )35. ( √ )36. ( √ )37. (√ )38.()39. (√ )40. ()41. ()42. (√ )43. ()44. (√ )45. (√ )46. ()47. (√ ) 【问答题】 标准外科医用口罩分 3 层,外层(蓝色)有阻尘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作用,可隔住 90%以上的 5 微米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白色)用以吸湿。 ( 1)“一缓冲区”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缓冲区域,区域两侧设人员出入门。 ( 2)负压隔离病房的缓冲间包括前室或气闸室、更衣室。 ( 1)负压病室只安排已经确诊的同种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到本病室外活动。 ( 2)出院时患者物品 要做消毒处理方可带出隔离区。 ( 3)医务人员应加强工作的计划性,集中治疗护理,减少出入频率。 ( 4)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做好设备日常保养。 ( 1)穿连体防护服的顺序:从上到下,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链。 ( 2)脱连体防护服的顺序: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待头部脱离帽子后再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放入医疗废物袋。 柜内两种及以上物品需要移动时,一定遵循低污染性物品向高污染性物品移动原则,避免污染性高的物品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对柜体内部的大面积污染。 (1)根据消毒液的 浓度,算出需消毒剂和稀释液的量。 (2)用标有清晰刻度的容器杯量取消毒剂,倒入带盖盛放容器中。 (3)用搅拌棒搅拌至消毒剂全部溶解,宜与稀释液完全混匀。 (4)将稀释好的消毒液标上名称、有效浓度、配制时间、有效期、盛放的器械名称。 (5)配制特殊消毒剂时注意自我防护。 (6)配制用物清洗后晾干备用。 【案例分析】 小王有三个环节做得不对: ⑴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小王将针头套套上针头,很容易被刺伤。 ⑵用后的注射器不应丢在垃圾桶内,而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 内。 ⑶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小王不戴手套为病人更换引流袋,违反了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该患者死亡后,对尸体应及时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用 3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 %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 患者的衣服、被单一次性使用,用后双层黄色胶带密封,注明疾病名称、科室等标识并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小李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 1) 应立即挤出伤口血 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 ( 2) 24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抗,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 3)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 4) 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及资料保存。 二、无菌技术试题 【 A 型题】 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 A、瓶签 B、瓶身有无裂缝 C、瓶盖有无松动 D、溶液有无沉淀 E、溶液有无混浊 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 A、 4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8 小时 E、 48 小时 无菌容器打开后,其有效时间不超过: A、 4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8 小时 E、 48 小时 铺无菌盘时,其无菌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