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pmpi留学飞跃手册-团总支内容摘要:

械系统,材料加工,材料机械特性,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及制造。 申请所需相关背景:需要有很强的材料学背景,同时要求有固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背景。 ii. 聚合工程 的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通过分子聚合技术为机械领域提供新型材料 申请所需相关背景:需要有很好的高分子材料相关背景,同时对材料力学的要求也比较高。 申请难度:一般来说,高分子的学生多还是会选择化学系下进行研究。 转向 ME 学院的毕竟还是少数,所有说如果你有很好的高分子背景,再有一定的机械基础则成功地机率会非常大。 总体来说这个方向只要背景不错还是很好申请的。 3) 制造 主要包括设计和制造两大方向。 i. 机械 设计 ,产品设计,设计方法 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产品实现,高级制造,制造科学,制造系统,纳米制造。 ii. 制造的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辅助制造,产品实现,高级制造,制造科学,制造系统,纳米制造。 申请所需相关背景:国内 ME 学生的主要申请方向集中于此,而且多集中于机械制造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对于此专业的学生,申请首先需要基本的机械工程学背景,包括: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和固体力学背景。 另外,对于产品实现,高级制造和计算机辅助制造,一定要有很强的计算机背景,包括计算机语言编程,设计软件的使用;纳米制造则首先要有很好的纳米技术应用背景,然后具备一定的工程学知识。 iii. 申请难度: 国内的 ME 学生大多数都比较适合此方向,所以申请的人数非常多,竞争比较激烈。 不过美国大学单独把 Manufacturing拿出来做主要学科设置的非常少,基本都是以 Design amp。 Manufacturing 存在,国内学生在纯制造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 如果能够有足够的计算机设计背景那么成功获得录取的机会将会非常大。 4) 控制类,包括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统与自动控制,微电子系统 系统控制,控制 /设计 /制造,控制及动力学,控制 /机器人 /仪表,动力学系统及控制,动力学系统 /控制及 机械 人,旋转 机械 动力学,动力学 /振动 /声学,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系统识别及控制,系统 /测量 /控制,智能 机械 系统,智能交通系统, 机械 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适应控制,非线性飞行控制, 机械 人学, 机械 人及控制, 机械 人及动力学, 机械 人及自主系统, 机械 人及人机交互,转动体动力学,自动化,自动推进系统,自动巡航系统。 申请所需相关背景:需要数学、计算机语言编程、基本的 EE 相关背景(电子电路知识)、控制的鲁棒与最优控制、鲁棒多变量控制系统、大规模动态系统、多变量系统的标识、最小最大控制与动态游戏、用于控制 与信号处理的自适应系统、随机系统、线性与非线性评估的设计、随机与 自适应控制等等,同时根据不同侧重点,应有相应的设计制造、动力学、仪表等相关背景。 申请难度:同计算机辅助系统相比,此方向的研究内容更加靠近 EE 这个理工科中最 难申请的专业。 而且国内的 ME 和 EE 专业无一不会设置自动控制上的课程,所以说这个方向是 ME 的中国学生也是美国和国际学生申请方向最集中的专业方向,加上 EE 和 CS的申请人群的转移,所以这是 ME 专业中最难申请的方向。 微电子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 MEMS,纳米制造,微机械与纳机械装置,超声微喷流( Microjet)和微米尺度电机,纳米尺度热量流动,微流体,微重力,微尺度热传递,微米 /纳米系统,纳米摩擦学,纳米力学。 】】】】】 注: 关于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申请难度,笔者认为 成功的可能性 并不是很大,因为国外很少有单独把 这两个作为研究内容的。 2. 与 9 系契合的方向: (依据笔者自身的经验,也可能有些老师做的方向笔者不知晓,导致漏写,请见谅。 ) 设计制造 +材料 +微纳米 +光学 +控制 /Robotic。 1) 设计制造 是我们系一直主张的口号,在 9 系下设的两个专业中有一个就是制造方向,也开设了不少专业课程。 但是很遗憾,在 9 系的申请中,很难找到专门研究设计制造的实验室。 即使有,也并不是传统的设计制造,而是结合新型制造方法的(如 3D 打印, 激光制造,飞秒加工, Purdue 有)制造。 (王翔,沈连婠 ,郑津津 ) 2) 材料 我们系冯志华老师研究的比较多,材料是一个很广的领域,包括材料的物性研究(物理或机械),化性研究(材料系)以及应用(机械),是一个相对好申请的方向。 (冯志华) 3) 微纳米 和光学 : 这个方向 与我们的测控方向相近,研究的是纳米加工或测量 ,理论研究多,相对好申请。 应用方向包括微机电( MEMS, NEMS),又与机械电子相关。 (黄文浩组) 4) 控制 /机械电子 /机器人 : 控制方向申请较难,与 10 系自动化系竞争。 同时应用到 EE, CS 方向比较多。 机械电子和机器人是以控制算法为核心的应用。 这些方向是与 EE, CS 结合最密切的方向, 在国外较为热门,不容易申请。 (竺长安,董二宝,孔凡让 , 张世武 ) 3.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孔凡让,何清波 ) 我们系的系友有一些在 IE 方向,像 TAMU 和 UWMadison 都有系友。 他们研究的方向也是偏向于 机械。 主要是故障诊断方面,与我们系的孔凡让老师方向极为相似,较为容易申请。 这个方向需要极高的编程能力和数学物理基础,尤其对数理统计、概率论和随机过程掌握清晰。 UWMadison 的 Prof. Shiyu Zhou 系友要求: GRE150+170+ TOEFL 100/20 GPA: 88 Research: no need 数学物理课程: 90 分以上 编程课程: 90 以上。 4.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徐晓嵘, 邵鹏飞) 严格来说,我们系没有接触到该方向的基础课程,但是在徐晓嵘老师那里做的学生还是不少。 一方面是生物医学影像(原属于 CS, EE),另一方面有研究造影剂或生物力学的同学。 如果有相关科研经历,还是可以申请的。 另外在国外有医疗器械,也属于 9 系的申请范围(范德堡大学) 以下由 丁厚柱 同学整理: 9 系中的 BME 以九系徐晓嵘 老师的实验室为例,就有医疗影像处理,图像辅助手术导航系统, 3D 打印生物器官,超声微泡造影剂等研究。 其中工科专业对图像处理方面的有兴趣和经验的可以申请医疗影像方向。 做得比较热的有高光谱图像如 Near Infrared image, OCT 光学成像的图像应用在对外伤检测,骨伤检测,手术导航,癌症肿瘤的边缘检测( Breast Cancer 比较多)等。 医疗机器人等方向也比较适合工科背景的同学,这个也离不开医学知识,图像处理,而且又融合了机械和自动化的知识,可以说是个超级综合的方向了。 生物组织学也是 BME 热点方向,但是比较偏向力学和材料背景,具体的方向比如微纳造影剂的研究,生物仿体的研究等,深入的 就 不太了解了。 四、 系的选择: 专业选定了,就可以选系了。 一个方向在各个系中都有涉猎。 譬如生物医疗器械在机械工程里有,在生物机械工程系也会有。 机器人方向在 ME 和 CS 或 EE 都会有,但是并不推荐到 CS, EE 系里申请机器人方向,因为这两个系的竞争比 ME 激烈,需要的专业课程与机械系不重合,申请困难。 大家多多在 ME, IE, BME 留意。 五、 导 师 /实验室的选择: 1. 导 师级别 划分 Lecturer 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有兼职教授,不推荐申请。 1) 讲师 不能申请 2) Assistant Prof. 是助理教授,在美国,助理教授能有 6 年的考察期,如果 6 年内科研成果不达标,就要卷铺盖走人。 助理教授这期间也可以带 phd,但是有风险,毕竟我们毕业期限就是 56年。 3) 副教授 仍然有 6 年的考察期,所以也要慎重申请。 科研压力巨大不但 push 学生,也会抢学生的科研成果。 但是另一方面, push 点的老师对我们发展又有 促进作用。 4) 教授: 教授的方向当然要是我们前边选择的方向。 另外,教授的 学术声誉也是重要因素。 在实验室找近年的论文,看论文的数量和会议,期刊影响因子。 不要找没有实验室的教授,那样不一定有 position 提供给你。 实验室成员组成也是我们选择实验室的一个方面:如果实验室一个中国学生没有,那大体就知道我们申请成功的几率了。 另外如果有校友,可以和校友联系,实验室主页上一般会有师兄的邮件,大胆发邮件问问教授有没有招生计划和研究方向。 注意,由于实验室主页的更新速度,有些实验室主页上可能会仍然保留着以前的项目,这时候要看教授最近的论文是不是关于这方面的,以免陶瓷套到以前的项目。 2. 实验室选择 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匹配 2) 老师级别 3) 学术成果 4) 实验室有无中国人 /USTCer/PMPIer 教授的国别并不重要,只要实验室里有中国人就说明有希望申请成功。 六、 选校 1. 前期准备: 选校前应该尽可能广泛的收集信息,特别是各个学校对 TOEFL,GRE,GPA 的要求,以及申请的 deadline。 因为不同的学校的 deadline 不同,早的在 11 月 30 日就能 截止,晚的到4 月 5 月。 明确了 deadline 就可以分批次申请。 截止日期在元旦前的先申请,一般截止日期早的学校排名也靠前,这样就可以试试这些学校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有老师对自己表示好感,后边就可以申请 rank 更靠前的保底学校, Deadline 是一定要统计的。 每年的 deadline 也不一定一样,笔者附录中的仅仅是 2020fall 申请的参考。 除了上述统计,还要统计学校网址, ME 网址,网申网址等。 详见附录 2。 大多数同学选择的范围在 rank1100 名的学校,班里出国的同学可以分工统计 2. 确定学校大体范围 首先应大体选择学校的范围。 一般根据我们的 rank 和 research 选择申请范围。 这个可以参考前边几年我们系的出国情况。 但任何一名同学申请的大学都应该是阶梯型,即既有保底学校,也有正常申请范围,还有冲击的排名较为靠前的学校。 申请的学校最好限制在 20 所之内。 比例 4:10:6,看自己的经济情况和估计的保守程度。 这样根据估计就可以划分学校的大体范围,例如 1120 名。 3. 根据标准化考试进一步确定 应该考虑到学校的硬性的要求,如 GRE 和 TOEFL 的硬性要求。 硬性要求最好能达到。 当然除了几个著名的 GT 控的学校( eg. 康奈尔, UCLA 等),成绩差距不大没什么关系。 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 GRE 和 TOEFL 上,全面发展自己才是王道。 但是 toefl 和 gre 的verbal 应该有最低限,一定要达到。 笔者认识一个中科院硕士生, GPA90+, paper3 篇,因为 TOEFL Speaking17 分,导致申请屡屡受挫。 Speaking19 分是最低线。 Verbal 150 最低, AW 不能低于 3 分。 根据这个限制可以刷掉一些学校: 剩 下一些学校待选。 一般可以剩下 3070 所学校。 4. 根据专业导师和系再遴选 寻找你倾心的专业,导师和实验室和系。 这样就 可以再排除一些学校。 5. 根据地理位置、工作需求刷校 根据州的地理位置和以后工作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学校。 譬如有些同学不喜欢北部的低温气候,就可以多选些南部或者加州的学校,机械的工业基地已经由北美五大湖附近向德州加州方向转移;有些学校虽然本身没有那么好如 BostonU,但离牛校如 MIT 很近,这样就可以面套教授,易于转到好学校等等。 有些州的犯罪率高,或者过度贫穷,不适合以后工作,应该避开选择。 这样又可以排除一些学校。 6. 申请学校比例分配 最后剩下的学校应该大体上按照 :冲刺:正常:保底 = 3:5:2 的比例,如果申请了 20所学校,那么 可以 : 120 名申请 6 所, 2160 名申请 10 所, 60100 名申请 4 所。 列出自己的 申请表 , 如下 excel 图 :(仅供参考),用来记录每所学校的申请状态,所需的材料和申请 ID 等 ,学校一多,很容易忘记。 在后边的陶瓷过程中,有些教授可 能不会理会我们的邮件,如果此时这个学校没有其他的可以陶瓷的教授 ,就可以放弃申请。 最终笔者剩余的申请学校如下: 图 : 笔者申请的所有学校 REJECT  2MassachusettsInstitgr e t oe f l已经送出ME adm apply K a r lDepartmentyongxftoefl+SELFREPORT+ETSneedACCEPTED  3UniversityofCalifoG r e : 4 8 3 3T : 4 8 3 3 + 15 0 2 t o e f l已经送出, g r edu/admission@ucbapply@ucbD 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