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内容摘要: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 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 4份质量的氢气与 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 36份质量的水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 ② 通过什 么条件反应: ③ 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④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⑤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 H C、 CO)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 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 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石墨( 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 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 成不同。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主要有 :焦炭 ,木炭 ,活性炭 ,炭黑等 .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可燃性 : 完全燃烧 (氧气充足 ),生成 CO2 : CO2点燃 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 ),生成 CO: 2CO2点燃 2CO 还原性: 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 :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 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 H2的发生装置。 (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 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干冰 化学性质 :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 ,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 2CO (吸热反应,既是 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是氧化剂, C 是还原剂) 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化学性质 : ( H 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 可燃性 ② 还原性) 1)可燃性: 2COO2点燃 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 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 H CO、 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 H2与 CO 的混合气体 C H2O 高温 H2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 浑浊。 Fe2O33CO 高温 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 除杂: 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 CaOCO2↑ 注意:检验 CaO 是否含 CaCO3加盐酸 : CaCO32HCl==CaCl2H2OCO2↑ (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 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第 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 1)可燃物 ( 2)氧气(或空气) (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 1)消除可燃物 ( 2)隔绝氧气(或空气) (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 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三大化石燃料 :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 1)煤: “工业的粮食 ”(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 NO2(引起酸雨)、 CO、烟尘等 ( 2)石油: “工业的血液 ”(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 和烟尘 (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 可燃性 CH42O2点燃 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 2)乙醇 (俗称 :酒精 , 化学式 :C2H5OH) 化学性质 :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 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 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 2)减少汽车尾气 ( 3)促进农业发展 ( 4)乙醇可以再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1) 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 2) 吸热反应:如 CCO2高温 2CO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 2)需解决问题: ① 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 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金属的物理性质: (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之最: (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 铝 铜) (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铜 金 铝) (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 7)汞:熔 点最低的金属 (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最新)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相关推荐
》 GB5017493 《建筑不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2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 YD/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 EIA/TIA 568A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 586 《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 EIA/TIA 607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YD/T2020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ctedPLMNIdentity : 0x1(1) |_registeredMME : | |_mmegi : 39。 100001110101010139。 B(87 55 ) 1000011101010101 | |_mmec : 39。 0000001039。 B(02 ) 00000010 |_dedicatedInfoNAS :
positive advocate, focusing on morality is of Party members and Party leading cadres can see, enough to get a high standard。 rule around the party discipline, disciplinary ruler requirements, listed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 1)可燃物 ( 2)氧气(或空气) (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
景资料,简述隧道进口段进洞施工要点。 答: ,因此施工应注意: 不论采用何种方案,在开挖前均采取超前支护,超前支护的形式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大管棚、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 施工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 反馈”的原则,爱护围岩,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动态方案设计,动态施工。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提早预防。 隧道掘进临近断层破碎带,采用 TSP 一 203
器过滤后,被送往种子乳浆槽中储存。 从种子乳浆槽中出来的种子乳浆经过种子计量泵过滤器过滤后,由种子计量泵输送到种子计量槽中,通过计量槽输送到 各聚合釜。 聚合工序: 单体 VCM 经过 VCM 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聚合釜,同时催化剂、引发剂、乳化剂、后混合剂及水也从各进料口进入聚合釜。 当聚合到一定程度或必须立即停止反应时,则可以从终止剂加 料槽中加入终止剂,反应立即停止。 反应停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