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务实精讲讲义习题内容摘要:

景资料,简述隧道进口段进洞施工要点。 答: ,因此施工应注意: 不论采用何种方案,在开挖前均采取超前支护,超前支护的形式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大管棚、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 施工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 反馈”的原则,爱护围岩,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动态方案设计,动态施工。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提早预防。 隧道掘进临近断层破碎带,采用 TSP 一 203 系统和地质雷达地质预报手段进行长短距离相结合探测,配合超前地质钻孔,及时掌握破碎带的规模、性质、稳定性以及地下水情况,保证技术方案的针对性、合理性。 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 6200 米,进口里程为 DKl0+150,出口里程为 DKl6+350。 隧道沿线路走向为 90‰的上坡。 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 水发育,围岩以Ⅳ、 V 级为主。 在 DKl6+200处地表有一自然冲沟,沟内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此处隧道最小埋深为 8 米;洞身有 1 个大的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围岩为 V 级。 设计要求,该隧道在断层地段采用ф 108 管棚超前预支护;在软弱围岩和断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施工单位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计划贯通里程为 DKl3+650。 当进口开挖到DKl0+950 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 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 在出口断层地段,施工单位采取了地 质素描、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的地质预报方法。 问题 1.选择适合该隧道进口工作面的运砟方式及装砟设备。 3.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 4.为安全穿越该隧道断层,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 ? 答: ,超过 3km,同时考虑坡度较大,进口段采用有轨运输方式,装咋设备可采用扒咋机配合矿车运渣; 3. 防范岩爆发生措施包括:采用短进尺弱爆破的施工方案,掌子面采用洒水、打孔等措施释放地应力,开挖后首先及早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综合施工方案。 4. 技术措施包括:断层破 碎带地段根据设计情况、地质预报结果和揭露围岩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超前支护和施工支护方案,施工中一般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短台阶开挖、钢架支撑和衬砌紧跟的施工方案,有仰拱地段考虑仰拱超前施作。 (精讲 7) 例题 :1.根据用途和平面形状,道岔分为 (ABCE )。 A.普通单开道岔 B.单开对称道岔 C.三开道岔 D.多开道岔 E.交叉渡线 例题: 1.适用于无缝线路的锁定焊和特殊零星轨缝焊接的焊接方法是 ( A )。 A.铝热焊 B.闪光接触焊 C.段焊 D.气压 焊 2.采用气压焊进行工地钢轨焊接的方法是:利用氧一乙炔火焰将钢轨端头加热到 ( C )℃左右,在预施压力挤压下将两根钢轨焊接到一起。 A. 780 B. 980 C. 1200 D. 1500 3.属于长钢轨焊接基本工艺流程的有 ( BCE )。 A.进场验收 B.轨端处理 C.正火 D.淬火 E.焊缝冷却 4.无缝线路的长钢轨铺设方法有 ( ACDE )。 A.分段换轨法 B.侧位预铺设法 C.长轨排铺设法 D.单枕综合铺设法 E.推轨铺设法 ,在 (BCD)时需进行应力放散。 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为 4℃(大于 5 度才需应力放散) 4℃(大于 3 度) 6℃ 6℃ 6℃(大于 10 度才需应力放散) 、夏天不发生胀轨跑道的轨温为 (C)轨温。 (精讲 8)例题: 1.道岔铺设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 ADE )。 A.原位组装铺设 B.高位组装预铺 C.低位组装预铺 D. 侧位预铺铺入 E.机械分段铺设 ,计算最佳铺轨温度时,钢轨接头阻力和道床纵向阻力限制钢轨自由胀缩的长度应考虑 (ABE)。 例题: (A)振捣。 ; ;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一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 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隧道、机械铺轨 (25 米轨 )、架梁 (不包括梁的预制 )及车站改造等。 全线有双线桥梁 3座 ,均为 32 米简支 T 梁,桩基础 (旱桥 ):双线隧道 1 座 /3820 米,均为 Ⅰ 、 Ⅱ 、 Ⅲ 级围岩,洞内有一断层破碎带,无其它不良地质:路基土石方共 68 万立方米。 既有线拆除的钢轨可用于新铺线路中。 本工程总工期为 22 个月,其中线下工程工期为 20 个月。 该施工单位成立了项目部,在施工组织方面,将线下工程划分为 3 个工区,并安排了施工队,制定了施工技术方案。 问题: ,铺轨施工应布置哪些场区 ? ?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共 5 分 ) ①钢轨堆放区。 ②轨枕堆放区。 ③配轨区。 ④ 轨排组装区。 ⑤轨排存放区。 3.(共 5 分 ) 铺架基地宜设置在车站处 (或标段起点 )(2 分 )。 理由:铺架基地一般设置在靠近既有火车站布置,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的运输条件 (3 分 )。 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总承包某新建铁路一标段工程。 该工程设计标准为时速 160km/ h 的客货共线;单线有砟轨道,并为跨区间无缝线路。 新建铁路的中间车站与既有铁路车站相接。 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桥涵、隧道、轨道,不包含制梁、“四电”和站房。 奇林隧道为控制性工程。 要求在工程开工一年后,开始轨道施工。 主要结构物位置如下图所示。 问题: 2.该项 目轨道工程应采取何种施工方案 ? 4.该轨道工程要投入哪些机械设备 ? 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该轨道工程的施工流程。 参考答案: 2. 施工方案为: 隧道外机械化铺轨,机械化铺设普通轨道主要包括轨节 (轨排 )组装、轨节运输、轨节铺设、铺砟整道等; 隧道内人工铺轨,人工铺轨主要包括检配钢轨、挂线散枕、排线散枕、排摆轨枕、混凝土枕硫磺锚固 (木枕打印、钻孔、注油 ),散布钢轨及扣配件、钢轨划印、方正轨枕、安装扣配件、初步整修等技术作业。 4. 轨道工程要投入机械设备包括:铺轨机、运轨车、道钉锚固机、打孔机、撞轨器、起道机 、拔道机、捣固机、探伤仪、锯轨机。 5. 轨道工程的施工流程为 机械铺轨:施工准备 —— 设备编组进场 —— 长钢轨抽放拖送 —— 轨枕转运 —— 布枕 ——钢轨入槽就位 —— 轨枕方正 —— 安装扣件。 人工铺轨:测量定位 —— 铺轨温度的选定 —— 铺枕 —— 铺轨。 (精讲 9) 背景资料 某既有铁路需增建二线,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隧道、轨道工程。 工程有一新建单线隧道,长 3620 米,从进、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 招标文件要求该隧道施工中采用电瓶车牵引矿车有轨运输方案。 有一座桥梁跨越通航河道,该桥有部分桥墩位于河道的深水中。 水上临时运输通 道采用栈桥方案。 线路中,有一段既有线路需改建 (如图所示 ),该段既有线除线形取直外,有一座既有单线桥梁需要拆除改建,改建后的桥梁为双线桥梁。 施工单位中标后及时进场,设置了现场组织机构,其中关键岗位设置有: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质量工程师、线路工程师、轨道工程师、隧道工程师、桥梁工程师及工程队长。 施工单位制定了实施性工作规划,内容包括:测量工作规划、质量工作规划。 同时,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内容设置了临时工程:①临时铁路便线、便桥:②钢筋加工棚;③隧道钢结构加工场;④栈桥;⑤储 水池:⑥临时板房:⑦施工场地排水设施:⑧临时给水干线管路等。 问题 2.补充施工单位缺少的关键岗位和缺少的实施性工作规划内容。 3.指出施工单位设置的临时工程中哪些不属于大型临时工程。 答: 2. 缺少的关键岗位:安全总监、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地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和爆破工程师。 3. 不属于大型临时工程的是:②钢筋加工棚;⑤储水池:⑥临时板房:⑦施工场地排水设施。 背景资料:某集团公司项目部承建一段新建单线铁路线下工程,该段起止里程为DK40+000~ DK55+380,施工工期为三年,交通不便,主要 工程有:特大桥一座,起止里程 DK40+000~ DK43+100,覆盖层为中、粗砂层,主跨跨越一河流,水深 46 米,主跨为3 96 米钢桁梁,水中墩基础为直径 米钻孔桩,高桩承台。 隧道两座 (均无辅助坑道 ),1隧道起止里程为 DK43+900~ DK49+020,全隧道为 Ⅲ 级围岩: 2隧道起止里程为DK49+120~ DK53+700,隧道进、出口段为堆积体,其余为 III、 Ⅳ 级围岩。 两座隧道均采用有轨运输、钻爆法施工。 本段铁路除桥、隧外,其余为路基工程。 问题: ,按专业分工原则,项目部应如何合理 配备施工队的专业类别和数量 ? ,项目部需要修建哪几项大型临时设施 (不少于 5 项 )? 答: 1.(共 5 分 ) 应安排四个作业队参与施工,其中一个桥梁队,三个隧道队 (5 分 )。 (若回答一个桥梁队,四个隧道队得 3 分 )。 2.(共 5 分 ) 施工便道。 大型临时通信工程。 临时集中发电站、变电站和临时电力干线。 临时给水干线管路。 钢梁拼装场。 钢结构加工场。 栈桥、码头。 弃碴场。 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承担一项大型铁路工程。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32 公里新建双线铁路土建工程及全线 120 双线公里的铺架工程。 其中:接轨站有 少量填方工程,具有现场制梁条件及设置铺轨基地条件; 1大桥下最大水深 米,覆盖层厚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