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复习重点内容摘要:

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的全效率 %100%10012113  G GGGG 或 %100112211  yL yLyL G1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 g/s G2从除尘器排出的粉尘量, g/s G3除尘器所捕集的粉尘量, g/s 分级效率: 定义: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时所捕集的某一粒径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该粒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的分级效率。 )()()()(11321 dy dyydccc dd  全效率和分级效率的关系 : )()(10 dd cc d   3 除尘机理 : 重力、离心力、惯性碰撞、接触阻留、扩散 、静电力和凝聚作用 : 是指尘粒下落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悬浮速度: 是指要使尘粒处于悬浮状态,上升气流的最小上升速度。 5 旋风除尘器 : 构造: 进出口,圆筒体,椎体,集尘斗,排出管 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 一般控制在 12~25(18~23)m/s 之间,但不应 低于 10m/s,以防进气管积尘。 粉尘真密度、粒径、气体温度、粘度、含湿量、进口含尘浓度等。 : ( 1)入口型式: 切入进入式、轴向进入式 ( 2)筒体直径:筒体直 D 一般在 150~1000mm 之间。 ( 3) 排出管直径 : 一般 dp=( ~) D ( 4)筒体和锥体高度 : 筒体高度一般为( ~)( ~) D; 锥体高度一般为( ~) D。 运行工况上: ( 1)旋风除尘器的直径改变: D 增大,η降低 ( 2)被处理风量改变: L 增大,η升高 ( 3)气体粘度改变:μ增大,η降低 ( 4) 粉尘真密度改变:ρ增大,η升高 旋风除尘器的清灰方式 挡板式、双翻板式、回转式布袋式、水槽式、 压板式 : 过滤式除尘器是利用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时,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 (截留)效应 : 除尘过程: ( 1)空气电离 ( 2)粉尘荷电 ( 3)荷电粉尘向集尘板移动并沉积在上面 ( 4)尘粒放出电荷 ( 5)清灰 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粉尘的比电阻 Rb : 104~5 1011Ω cm 烟气湿度: t=c,φ↑, Rb↓ ,击穿 U ↑,η ↑ 烟气温度 : t ↑,气体μ和ρ ↓,击穿 U ↓,η↓ 烟气成分:对负电晕放电特性影响很大 烟气压力:放电电压与气体压力成正比关系 粉尘浓度:浓度过高,发生电晕闭塞 粉尘粒径分布: 20~25 μ m 之前,粒径↑,η ↑ 20~40 μ m 阶段,η max,然后粒径↑,η ↓ ~ m 之间, η min 粉尘密度、粘附力: 容积 ρ ↓(二次扬尘), η↓ 附着力大不易清灰,附着力小易二次扬尘,η↓ ( 1)电极几何因素:极板间距、电晕线间距、电晕线半径、极板面积及电晕线的粗糙度。 ( 2)气流分布程度: ( 3)漏风 ( 4)气流旁路 ( 5)设备的安装质量 ( 1)气流速度: ~( 2)振打清灰 ( 3)供电条件 ( 4)伏 安特性 ( 5)粉尘二次飞扬: ( 6)电晕线肥大:电晕线积尘变粗降低 电晕放电效果 影响电除尘器效率的因素 ; : 交流电晕放电η =50%; 直流正电晕放电η =70%~80%; 直流负电晕放电η =95%~98%。 : U=35000~70000V; :电场风速通常取 ~; ,颗粒不能太细;。 Rb=UA/Ⅰδ 粉尘的比电阻: 比电阻是长度和截断面积各为 1 时的电阻 低比电阻 ( cmRb 10 4) 粉尘导致电除尘器效率下降的原因: ( 1)低比电阻粉尘到达收尘极后,很快释放出其上的电荷,成为中性,易于从收尘极上脱落,重新进入气流,产生二次气流; ( 2)由于静电感应获得与收尘极同性的正电荷。 如果正电荷的斥力大于粉尘的粘附力,沉积的尘粒将离开收尘极,重返气流。 中比电阻( cmRb  1010 114): 这类粉尘到达集尘集后, 会以正常速度放出电荷。 对这类粉尘(如锅炉飞灰,水泥尘,高炉粉尘,平炉粉尘,石灰石粉尘等)电除尘器一般都能获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