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装备制造方向及群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 标 准 见专 业 带 头人 考 核 标准) 从企业引进 1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并 且具有行业背景和一定影响的高级技术职称者作为专业带头人。 (标准见专业带头人考核标准) 通过国外进修、企业锻炼培养 1名 具 有较 强的专 业课 程开发能力、理论与 实践 教学水 平较 高的专业带头人; 达标验收 专业 骨干 教师 培养 通过出国培训、参加企业短期技术培训、现场锻炼、产学结合项目研发等措施,培养骨干教师 6人,逐步建成一支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队伍,成为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及产学结合的主力军。 启动教师培训项目 1.参加国内外 学术研 讨会 4人次; 2.到机电装备 制造集 团等 3家企业顶岗实践。 选派 1名教师到国内 (外 )院校进修培训时问3个月以上,并获得相应的 毕 业 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选派 2名教师到国内 (外 )院校进 修培训时间3个月以上,并获得相应的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1.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10人次; 2.到机电装备制造集团等 3家企 业项岗实践。 3.参加国内外学术 研 讨会 lO人次; 达标验收 建设项目 预期目标 2020. 10~12月验收要点 2020. 1~3验收要点 2020. 4~6验收要点 2020. 7~9验收要点 2020. 10~12验收要点 2020 验收要点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兼职 教师 聘任 在现聘任企业高级技术人员6人的基础上,通过机电产品生产集团、沈阳光谷有限公司等,聘任企业高级技术人员 7人,使企业技术专家达 13人次,充实教师队伍,逐步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聘任企业技术专家 2人,使企业兼职高级技术人员达 8人 从事课程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 环节教学; (兼职教师条件见兼职教师考核标准) 兼职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计划论证和研讨 活动; 兼 职 教 师在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聘任企业高级技术人员1人: 使企业技术专家达9人。 ( 兼 职 教师条件见兼职教师考核标准) 聘任企业技术专家 2人,使企业技术专家达12人。 (兼职教师条件见兼职教师考核标准) 聘任企业高级技术人员 1人:使企业技术专家达 13人。 (兼职教师条件见兼职教师考核标准) 达标验收 双师 素质 培养 通过进修培训、挂职实习等方式,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学习,拜实践工作人员为师跟班见习,熟悉生产过程,开发实训课程,并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努力搞好产学结合,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选派 5名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培 训时间 3个月以上 , 并获得 相应的毕 业证书 、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1.参加国内 外 学 术研讨会 5人次; 2. 3名到沈阳 光 谷 集团等 3家企业顶岗 实践。 1.参加国内 外 学 术研讨会 8人次; 2. 6名到沈阳 光 谷 集团等 3家企业顶岗 实践。 选派 4名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培训 时间 3个月以上,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 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1.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5人次。 2.通过进修,青年教师中“双师”素 质 教 师 达90%。 达标验收 建设项目 预期目标 2020. 10~12月验收要点 2020. 1~3验 收要点 2020. 4~6验收要点 2020. 7~9 验收要点 2020. 10~12验收要点 2020 验收要点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电气 自动 化及 过程 控制 技术 实训 室 1.对学生进行过程控制技术的实验及实训项目训练; 2.对学生进行自动化仪表技术的实验及实训项目训练; 3.进行“维修电工”中、高级技能训练与考试; 4.每年提供教学实训 1OO0学时以上,对外培训和职业 鉴定 400人以上。 场地建设及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 1.完成实训室建设方案 2.设备采购投标 设备清点验收 设备安装 设备调试 达标验收投入实训 电子创新实训室 1. 对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方面能力训练 2. 对学生进行单片机设计能力训练 3. 对学生进行电子综合能力训练 4. 对 每年提供教学实训 1OO0 学时以上,对外培训和职业 鉴定 400人以上。 场地建设 1.完成实训室建设方案 2.设备采购投标 设备清点验收 设备安装 设备调试 达标验收投入实训 建设项目 预期目标 2020. 10~12月验收要点 2020 . 1~3验收要点 2020 . 4~6验收要点 2020. 7~9验收要点 2020. 10~12 验收要点 2020验 收要点 训 基 地 建 设 校外 实 训 基地 建设 与沈阳特变电正、沈阳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沈北新区、浑南产业园等15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与沈阳特变电工等 5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 基地协议,校外实训基地达 24家。 与沈阳吴诚电器有限公司等 5 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校外实训基地达 29家。 与沈北新区、浑南产业园等 10家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校外实训基地达 39家。 达标验收 实 验 实 训 内 涵 建 设 校企 共建 实训 基地 运行 管理 机制 与企业合作,共同完善和 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 制定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 1.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细则。 2.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实 施细则。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实施 细则。 与企业共同制定实验实训教学方案,完善顶岗实习考核标准。 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专项技能分析报告。 2.学生校外实习考核办法。 达标验收 实习实训 教学 改革 开发制订能力标准、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 1门实训项目教材、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 1 门实训 项 目 教材、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 2 门实训 项 目 教材、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 2门 实 训项目教材、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 4 门实训项目教材、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 达标验收 建设项目 预期目标 2020 . 10~12月验收要点 2020. 1~3验收要点 2020. 4~6验收要点 2020. 7~9验收要点 2020. 10~12验收要点 2020 验收要点 人才 培 模式 的研 究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加大“订单培养”、“任务驱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力度,完 善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制定管理办法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产学合作长效机制,及时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对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并发聘书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成本专业能力开发,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1.对人才培 养 方 案和 相 关 管理 办 法 进行论证; 2.完成电气 自 动 化能力标准 1.完成电气自动化模块化项目教学改革中项目开发工作; 2.顶岗实习学生比例达 100% 1.进一步完善应用电子能力标准; 2.对电气自动化模块化项目教学改革中项目开发工作进一 步细化 达标验收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工学 结合 优质 核心 课程 以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开发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等材料。 精品课建设。 开展《电路基础》、《电气控制与 PLC》两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完成《电路基础》、《电气控制与 PLC》两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论证《电机 与 变 压器》省级精品 课 程 建设方案; 2.论证《变压 器 制 造工艺》省级精 品 课 程建设方案。 1.完成《电机与变压器》省级 精品课程建设; 2.完成《变压器制造工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建成网络平台, 5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上网 达标验收 配套 教材 建设 完 成 《 电 气 控 制 与PLC》、《电路基础》等 5门特色教材建设 完成《电气控制与 PLC》 1.完成《电路基础》特色教材建设; 2.完成《电机与变压器》特色教材的完成 《电机与变压器》 、 《 电气 自 动 化技能实训》教材建设 1.完成《 电气自动化 系统设计》等 特色教材建设; 2.完成《变压器制造工艺》特色教材建《高压电器》特色教材建设,完成《电气控制与 PLC》实训教材建设 达标验收 建设 设 建设项目 预期目标 2020 . 10~12月验收要点 2020. 1~3验收要点 2020. 4~6验收要点 2020. 7~9验收要点 2020. 10~12验收要点 2020 验收要点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精品 课件 建设 完 成 《 电 气 控 制 与PLC》、《电路基础》等 5门精品课件建设 完成《电气控制与 PLC》、《电路基础》课件制作 完成 《电机与变压器》课件制作 完成《变压器制造工艺》、《高压电器》课件制作 《 电气自动化 技能实训》和《 电气自动化 系统设计》 课件制作 达标验收 教学 质量 保障 体系 建设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临摔机制,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对实践教学的质基监控;建立企业、学校、学生的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系内教学督导制度的建设。 筹建教学质量保障管理机构 1.结合项目建设修订专业教学标准; 2.完成系内教学督导制度。 1.完成质量 规 章 制度建设; 2.初步建立 教 学 质量 信 息 系统。 1.结合专业教学标准修订课程标准; 2.完成教学标准建设; 3.完成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设 达标验收 社 会 服 务 技术 培 训 开展技术培训 2020人次 /年以上,技能鉴定450人次以上。 对大学生进行“回炉”培训,平均每年培训 100人次以上,选派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协助制定教学方案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选派教师到贫困、欠发达地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当地的职业能力水平,为科技服扶贫提供条件。 1.开展技术培训学习的相关资料、学员考评资料; 2.教师支援贫困地区及对口支援的 有关资料及证明 材 料 的 收集。 1.开展技术培训学习的相关资料、学员考评资料; 2.教师支。辽宁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装备制造方向及群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学和实践教学在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替进行。 1.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行工学结合班 级 培养 ; 2. 开展 2 门核心专业课程建设 ; 1 本教材、 1本校内讲义 ; 4. 初步 完成 2 门 核心专业 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制作及 教学资料 的 收集。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进行总结 ; 2. 开展 1 门核心专业课程建设 ; 3. 完成 2 本教材出版 和 1 本校内讲义编写 ; 4.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对专业结构实施动态管理,使招生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为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重点建设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 头,打造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专业。 ( 2) 工学结合, 深 化培养模式。 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 “ 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同步
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下,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研究和制定我院《专业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规章 制度,对专业建设的程序、内容、进度安排、资金使用等进行明确规定,以加强项目管理、协调和检查。 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要求,具体划分任务,落实项目责任人,保证每个项目均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各个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施。 使每项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 检查、有记录、有考核。 质量控制
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 500 人次。 18 ( 2)对外交流 ①扩大校际合作与交流,在专业 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改革、对外服务、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②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走出国门,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经验。 ③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拓宽视野,扩大服务领域。 (二)探索系统培养
泵的类型,掌握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及操作方法,了解本行业国内外高速、精密的大型机组新产品、新技 术新工艺的发展动向。 职业 素质、安全意识 5 大型管道施工 或管理岗位 管道施工 或管理 能布置管道施工作业 面的开展,能做管道竣工资料,能做施工的预案,掌握水网段、丘陵段、平原段、公路、铁路管道施工方法,能进行管道严密性、强 度性试验。 能看懂管道施工图纸,熟悉管道施工的作业程序
,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水平,承担理论教学及实践指导工作。 验收要点: ; ; 职教师参与教学任务相关资料; 责任人:全占茂 20 3.“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及实践能力,教师队伍的 “双师 ”素质得到提升, “双师 ”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 95%。 验收要点: 3 人次以上; 责任人:魏翠娥 课程体系与 教学内容改革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项研究 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