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高专: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及群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 500 人次。 18 ( 2)对外交流 ①扩大校际合作与交流,在专业 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改革、对外服务、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②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走出国门,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经验。 ③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拓宽视野,扩大服务领域。 (二)探索系统培养 推进中高职衔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和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 帮助校内辽宁广播电视学校(中专)进行专业 建设,利用焊接专家组帮组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焊接实训》、《焊接工艺》等教学资源,对其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辅导和鉴定。 (三)强化实践育人。 推进“ 2+1”顶岗实习制度,完善其内涵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比例;开展“项目化”教学。 完善“ 2+1”教学机制,两年内 100%核心专业课程采用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进行项目化教学,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根据岗 19 位能力需求考核。 一年的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协同管理,共同设计教学方案,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要接受 200 学 时的现场教学指导,同时每名学生均有一项和现实工作密切相关的课题始终贯穿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和定期检查进度。 (四)转变培养方式。 建设期内,以优质核心课程为重点,重点建设《压力容器焊接工艺》、《压力容器焊接结构》、《焊接工装设计基础》、《压力容器检验》 4 门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教学课件、多媒体库、专业图片库、试题库、案例库等立体化教学资源,使这些资源在辽沈地区压力容器行业推广使用并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职业院校。 力争把《压力容器焊接工艺》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压力容器焊 接结构》、《压力容器检验》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焊接工装设计基础》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网络课堂、网络答疑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并构建“焊接之家”论坛供校内师生、往届毕业生乃至社会各界焊接人士交流学习。 根据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焊接岗位需求和岗位核心能力对特殊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的要求,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岗位群及岗位核心能力,确定焊接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以压力容器制造、锅炉、压力管道焊接工作过程和任务为载体,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以《压力容器焊接 结构》、《压力容器焊接工艺》、《压力容器检验》、《焊接工装设计基础》四个核心课程为重点,引入压力容器制造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建立以满足压力容器制 20 造企业焊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标准,把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作为导向,以真实焊接产品为载体,采用生产车间的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特种材料焊接产品和特种设备的质量检验能力、焊接操作能力以及焊接设备的维护能力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焊接生产的全部工艺过程,再经过一年的顶 岗实习,使学生上岗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并独立进行操作。 充分利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丰富的网络和电视教学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发《焊接实训》、《压力容器焊接工艺》网络视频教学,企业高级技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在生产一线共同录制,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辅导、网络课堂、网络答疑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和学院信息工程系、通信学院合作开发“焊接之家”交流论坛,丰富教学方法,提供学生交流学习机会,更多的接触焊接实例。 表 7 课程建设规划 建设内容 合作企业 建设内容 负责人 经费预算 (万元) 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 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 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 公司 建设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及其专业群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张 巍 3 建立课程标准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 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 公司 铁岭陆平机器集团 建立核心能力模块(单元)的课程标准 裘荣鹏 3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编写特色教材,完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 裘荣鹏 11 压力容器焊接结构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建成开放共享 型课程, 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 刘 徐 11 21 焊接工装设计基础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 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 王丽辉 9 压力容器检验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 制作多媒体课件、 检验试板 展柜等 冯 旭 9 网络资源建设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三一重装 建设网络课堂、网络答疑、网络视频等 冯 旭 12 网络论坛建设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三一 重装 建立可供社会服务的专业交流学习论坛 冯 旭 16 合计 74 (五)建设教学团队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1)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培训、进修和引进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结构,提高现有教师的水平,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以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聘请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和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科研咨询队伍。 拟培养或引进 5 名专业带头人( 2 名焊接专业、 1 名材料专业 、 1 名模具专业、 1 名无损检测专业), 10名骨干教师,并聘请名企业专家作为校内兼职教师,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1: 1。 ( 2)建设内容 ①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通过安排出国或到重点高校培训、到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挂职锻炼、主持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科研经费倾斜等方式,培养 1 名焊接专业带头人、 1 名模具专业带头人、 1 名材料专业带头人、 1 名无损检测专业带 22 头人。 同时,在校外以优惠政策引进 1 名在焊接自动化、特种材料焊接、压力容器工艺设计等方面的领军人物作为焊接专业带头人。 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 通过参与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 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选择 8 名教学水平高、有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专业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并从企业、科研院所或高校引进 2 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焊接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要求骨干教师承担至少两门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能够完成主要实践教学任务;能够进行面向压力容器制造行业职业岗位技能辅导和技能培训,参与实训基地、实验室的建设与组织管理,并不断提高管理协调能力。 骨干教师轮流到压力容器制造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中进行定期的生产实践,并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工作,掌握关键生产技术 ,参与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 通过在企业和生产实训车间的生产实践锻炼,使中级以上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教师达到技师以上技能水平,至少取得一个压力容器制造相关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并且通过不间断的生产实践保持和提高技能水平。 ③专业教师技能培养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力争使专业教师在 2 年内全部接受“双师素质”培训。 每年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职教能力测试大赛和教工技能大赛,促进教师推广项目化教学和提高教师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通过参加生产实践、与压力容器制造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参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产品研 发和技术改造,掌握本专业关键性生产技术,提高教师的素质。 继续执 23 行“以老带新”制度,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专题小组,对专业教师进行科研、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与压力容器制造和压力容器检验相关的技术培训,深入企业挂职锻炼。 同时,定期聘请校外教学、科研和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来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和借鉴他们在生产实践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先进经验,提升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表 8 焊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项目名称 人数 培养或引进 基本条件 经费(万元) 培养人才途径 /引进人才 用途 专业带头人 2 引进 1 人 正高级职称、工学硕士、行业专家 15 专业建设,侧重于校企合作和技术研发工 作 培养 1 人 副教授、硕士、考评员 10 国内外培训、研修、企业顶岗实践、参与 行业职业标准制定 骨干教师 6 引进 1 人 高级以上职称、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5 课程开发、技术服务、生产实训 培养 5 人 中级以上职称、工学学士、实践能力较强 10 国内外培训、企业顶岗实践、技术服务、 职业资格考评 教师培训 20 人次 双师素质、考评员 10 企业生产实践、双师素质培训、国内外进 修 合计 50 ④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人才优势明显。 通过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聘请他们参与校内教学工作,确认教师资格,形成稳定的本专业群的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并在企业的支持下,纳入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使学生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名副其实。 24 表 9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承担教学课程 人 数 兼职教师主要来源 建设方式 建设 经费 校内 教学 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 机械制图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 焊接生产管理 压力容器焊接结构生产 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焊接实训 顶岗实习 6 20 沈阳装备制造协会 沈阳 捷众零部件有限 公司 沈阳 铸造研究所 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东方昆仑不锈钢有限公司 沈阳前进锅炉厂 沈阳广汽日野公司 沈阳三一重装 兼 职教师 参与课程开发,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学院为兼职教师提供工作条件保证。 20 万元 通过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建设,带动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无损检测技术等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形成学 科交融、相互支撑、能力扩展的专业格局和特色,满足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对焊接、钣金、模具、无损检测等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提高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群的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 1)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走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道路,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满足压力容器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②课程体系建设 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开展整个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重点建设 《模具制造技术》、《工程材料》、《钣金工艺学》、《材料成型原理》、《无损检测技术》等专业群优质核心课程,力争把《模具制造技术》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成型原理》、《无损检测技术》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 25 表 10 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规划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负责人 经费预算 (万元) 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 建设以模具、材料、无损检测等专业群职 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张 巍 2 建立课程标准 建立核心能力模块(单元)的课程标准 裘荣鹏 2 模具制造技术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编写特色教材,完 成多媒体 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 李运杰 1 工程材料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编写特色教材,完 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 冯 旭 1 钣金工艺学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 制作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 伞晶超 1 材料成型原理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 制作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 刘 波 1 无损检测技术 建成开放共享型课程, 制作 多媒体课件、标准金相图片库 等 刘 徐 1 合 计 9 万元 ( 2)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 该专业群拟培养 3 名专业带头人;培养 3 名、引进 1 名骨干教师,培养 4 名“双师”素 质教师,校外聘请 10— 15名兼职教师,建设 3 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表 11 专业群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专业名称 人才层次 培养 /引进 基本条件 经费(万元)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专业带头人 培养 1 人 副教授、硕士、考评员 6 骨干教师 引进 1 人 高级以上职称、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培养 1 人 中级以上职称、工学学士、实践能力较强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带头人 培养 1 人 副教授、硕士、考评员 6 骨干教师 培养 1 人 中级以上职称、工学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