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十二五辽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108 附件 7:辽河水体主要污染指标特征性研究证书 ...............................................109 附件 8:辽宁省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证书 ............. 110 附件 9:辽宁省典型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成分时空分布与特征研究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件 10: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 .............................................. 110 附件 11:辽宁省第 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及排污现状分析与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证书 111 1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十一五”末流域管理现状与态势分析 辽河流域概况 ( 1) 辽河流域概况 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包括辽河水系和大辽河水系。 辽河全长 1390公里,流域面积 ,由西辽河、东辽河以及发源于吉林、内蒙古的招苏台河、条子河等支流在辽宁省境内汇合而成,于盘锦市入海,河流干流主要在辽宁省境内;大辽河(全长 97公里)由发源于抚顺的浑河( 全长 415公里)、本溪的太子河(全长 413公里)汇合而成,于营口入海。 辽宁省境内辽河流域覆盖铁岭、沈阳、鞍山等 8个省辖市和锦州市黑山县等 4 个县(市)。 辽河流域辽宁省境内是经济较发达的工业集聚区和都市密集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形成了以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有北方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国家级精细化工和催化剂生产基地。 2020 年,区域人口 3300 多万,占全省的 %,平均人口密度 352 人 /平方公里,城区 1240 人 /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5739亿元,占全省的 62%。 辽河流域属水资源贫乏地区。 多年人均地表水资源量 535 立方米,仅为全国的 1/5。 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多年平均在 2 350~ 12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 6~ 9月,约占全年的 80%。 地表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为 15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 8月份,占全年的 60%,最小为 2月,只占年径流量的 %。 图 11 辽河流域示意图 辽河流域辽宁省境内水污染严重,近年来综合污染指数一直居全国七大流域前列,流域水资源匮乏,供求矛盾突出,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剧了 污染,水环境功能下降。 受辽河、大辽河带入的陆源污染影响,盘锦、营口地区的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功能区达标率低。 ( 2) 辽河流域水污染特征 ① 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超过流域 水环境容量 辽宁省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表水环境容量,是河流 3 水质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020年全省废水排放量为 ,其中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 ,分别位居全国第 11位和 12位。 辽河流域水质污染程度仅次于我国海河流域 ,位列全国七大流域第二。 2020年辽 河流域化学需氧量入河总量 39 万吨,而通过水质模型计算的环境容量只有 万吨,排放量超过容量的 倍,氨氮排放入河量超过容量的 4 倍以上。 ② 流域工业城市密集,城市河段污染突出 辽河流域内工业城市分布密集,河流流经城市后,接纳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城市段污染十分严重。 仅境内辽河流域 400平方公里区域内,就分布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盘锦和铁岭 8座大型或特大型城市。 这些城市人口合计占全省的 %,总产值占全省的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 占全省的 %、 %。 河流污染沿程逐渐加 重,城市河段污染突出,浑河流经抚顺、沈阳两市后,水质由Ⅱ类恶化为劣 Ⅴ类。 2020年浑河下游沈阳出市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是上游抚顺入市断面的 、 ;太子河流经辽阳、鞍山两市后,水质 由 Ⅳ类恶化 为劣 Ⅴ类,下游鞍山出市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是上游辽阳入市断面的 、 倍。 ③ 河流 高度 受控,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辽河流域各河流多属受控河流,干流上建有水库和堤坝,用 4 于城市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河流水量高度受控。 另外,辽宁省地表径流季节、地区分布不均,春季占年径流量的 3%- 4%,夏季汛期径流量占 70%- 80%。 2020年 和 2020年 枯水期水质为近几 年最好, 26 个 干流 断面枯水期均值符合Ⅴ类水质标准,但枯水期个别断面个别月份有超Ⅴ类标准现象,超标比例 分别 占 % 、%。 平原地区多数中小河流属于季节间歇性河流,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 90%,非汛期河道经常出现干涸断流。 在全省监测的42 条支流中 26 条为超Ⅴ类水质,占监测总数的 %。 ④ 水资源开发 程度高, 水生态环境 失衡 辽河流域辽宁省境 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8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人均十二分之一,属重度缺水地区,浑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小于 500立方米,属极度缺水地区。 全省多年水资源总量为 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供应量为 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 40%。 水资源开发程度超过 20%,就会对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辽宁省浑、太流域城市密集,工业集中,水资源开发率高达 92%。 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质污染十分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状况。 ⑤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 不容忽视 近年来,辽宁省农 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总产值由 亿元增至 亿元,年均增幅 %。 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与此同时,农业废弃物和农用投入品使用量也有大幅 5 度增加 ,并且 有的地方 管理 措施不力 , 农业面源污染呈加重态势,进而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威胁 ,进一步引发了广大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问题。 立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 辽河流域水环境现状 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母亲河,辽河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遭到严重污染,近年来综合污染指数一直居全国 七大流域前列,是国家“三河 三湖 ”治理的重点流域。 同时,由于流域水资源匮乏,供求矛盾突出,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加剧了流域水体污染,水环境功能下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辽河流域将面临更大的水环境压力。 水污染控制成功与否已成为决定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辽河流域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质得到一定改善,特别是 自 2020 年辽河干流断面化学需氧量达标率首次达 100%,干流化学需氧量污染明显减轻,辽河、浑河、太子河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在 12mg/L~24mg/L之间,为 2020年以来历史最低值,同比分别下降 %~%; 42 条主要支流中, %的支流 COD 浓度下降 %~%。 但是,辽河水质污染依然严重,“十二五”水质持续改善面临巨大挑战。 2020 年,仍有 %的干流断面和 %的支流超Ⅴ类水质标准,氨氮为首要污染因子。 辽河流域干流断面氨氮浓度达标率较低,年均值呈现波动变化趋势, 2020~ 2020年干流氨 6 氮达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百分比分别为: %、 %、 %、%、 %和 %。 氨氮污染主要集中 在辽河铁岭和盘锦段、浑河沈阳段、太子河鞍山段以及大辽河全河段,以辽河铁岭段三合屯断面污染最为严重,超标 倍。 辽河流域水库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 2020年,如果总磷、总氮参加评价,参窝、清河和白石 3座水库均为劣Ⅴ类水质,大伙房水库为Ⅴ类水质。 大伙房、桓仁、参窝、柴河、清河 5座水库总氮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倍~ 倍;参窝水库总磷超标 倍。 此外,辽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2020年,辽河流域干流断面藻类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 25个监测断面中,中污染占 %,轻污 染占 %,清洁河段仅占 %。 太子河本溪段的老官砬子断面为轻污染,兴安断面为中污染,辽阳段下王家、下口子断面为轻污染,鞍山段为中污染;浑河沈阳段为轻污染;辽河铁岭段朱尔山断面为轻污染,沈阳段为轻污染,盘锦段盘锦兴安、赵圈河为中污染,其余断面为轻污染;大辽河全河段为轻污染。 ( 2) “十二五”辽河流域水生态污染发展趋势 随着“十一五”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 发展 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给水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年均增长 11%以上,城镇化率将达到 6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 7 氮排放量将增加约 15%,水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生态污染发展趋势体现了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降低,氨氮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质量不高且面临较大风险等特点。 因此,水污染治理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采用的水污染控制策略、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与治理措施落实程度,以及适合辽河流域水生态特征的环境保护及管理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十二五”科技需求 辽河流域水环境监控管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以目前的水平,很难应对辽河流域水环境严峻形势的需求,难以做好流域污染防治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决策的技术支撑,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 1) 监测断面布设不尽完善 尽管目前辽河流域主要河流均设置了监控监测断面,实施了定点、定期的水质监测,形成了重点流域重点断面水质周报、地表水水质月报等数据信息上报、公布平台。 但以往断面设置更多地考虑地域行政划分,为便于地方行政部门环境责任目标的落实,侧重监测流域的“出、入境断面”,忽略了区域水质代表点位的布设,表现在: 没有基于流域水环境生态特点,实行“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控制策略;缺少流域内行政区之间、水系两岸之间、上、下游之间协调互动关系,缺少流域整体环境监控管理体系,监测数据和信息不能全面表征流域在不同区域水质特征的现象。 8 ( 2) 监测指标缺乏代表性,不足以反映水生态状况 地表水水环境安全包括很多因素,不仅涉及水质中各项污染物理化指标,还包括河流水库底质监测指标、生态监测指标,以及保持河流水质的正常的生态用水量等方面内容。 目前辽河流域河流水质监测指标均为常规的 25 项理化指标,水库监测 27 项理化指标,监测项目偏重无 机、理化、有机综合指标,缺乏生物、有机单项及 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指标,尚未掌握地表水有机物污染状况,而河流和水库的底质及生态监测基本上是空白,无法对流域水质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不能满足环境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 3) 辽河 流域水生态监控系统 尚未建立 全流域宏观层面的 水生态监测 网络尚未形成,无法满足流域环境与生态管理的需要。 首先,目前 辽河 流域的监测点位设置已较为完善,每月对例行水环境监测点位(国控、省控、市控和县控)和 辽河 流域重点监控断面开展监测,但监测因子侧重于化学需氧量、总磷等常规项目,对有机、生物、环 境毒理学指标等尚未开展系统性的监测;其次,先进的监测手段虽已开始应用,但仍有许多缺憾,如遥感遥测尚处于起步阶段,自动监测因子偏少,监测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尚不能作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的依据,藻类、生物急性毒性等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更是严重不足;再次,信息采集与传输手段落后,信息加工与集成反馈的效率较低;最后,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典型生态类型的 水 生态 监测 网络 9 尚未形成。 ( 4) 水质监测自动化水平较低,达不到预警监控目的 辽河流域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水系,共有 24个国控断面、 36个省控断面。 目前,只在 8个河 流断面和 4座水库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余均为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自动化水平较低,而且部分自动站设置位置不尽合理,不能反映监控水系整体污染状况,起不到预警监控的目的。 ( 5) 缺乏流域水环境综合监测技术体系与水质安全评价体系 辽河流域水质常规监测系统经历了 20 余年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常规监测技术方法和路线,但环境监测发展趋势要求由单纯的浓度信息转向浓度与总量、污染物形态、生态风险、环境安全信息相结合。 目前,流域水质监控和评价缺乏一套包括水质、藻类、水生生物和底质等介质在内的综合监测体系,缺乏适合各流域水 体特征的综合分析及安全评价模型。 缺乏生物、有机、遥感等先进监测技术手段,各部门之间缺乏资源信息共享,单一部门很难做到全面评价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未形成流域水环境立体监测体系。 ( 6) 尚未建立完善的全流域水环境风险预警技术体系 水环境风险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人力、物力,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来减少、杜绝水环境风险。 “十一五”期间,重点研究了点源风险的评估方法以及典型 10 事故性风险评估技术,针对典型示范流域的预警开展了探索性的工作。 因此,在“十二 五”期间,应从流域角度出发,针对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大、突发性污染事件将集中呈现的状况,迫切需要建立农业及城市非点源污染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 同时,针对水体的不同使用功能来开展预警。辽宁省十二五辽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八)未列入投资管理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 第五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施行后,负责实施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发生变化的(已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除外),原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将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实施情况通报根据本实施细则负责实施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第五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辽宁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的通知
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讲座贯穿于每个学期, 并将其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只有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有好的工作状态、好的生活状态。 把“财务人员违法、 违规案例分析 ”、“企业设立基础知识”加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有计划地把职业 诚信 道德教育纳 入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之中 ,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表 3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主要岗位 岗位技能 对应课程 职业技能 证书 收银员 出纳
简至繁的原则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选取充分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因素。 在内容的构建过程中,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循序渐进。 深入与本钢集团公司企业合作,按照钢铁生产工作过程中岗位需要,共同开发冶金技术专业课程和教材,将《职业技能标准》、《企业规范》融入课程中。 通过引进企业实际案例分析和选用实际生产项目的重现
应依据试验室配合比计算配料仓各料斗的输送带转速,即施工配合比初始值。 生产混合矿料进行级配分析,试验结果符合级配范围时输送带转速比即为矿料施工配合比。 5 试验结果与级配范围不符时,应调整输送带转速直至混合矿料级配满足要求。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普通稀浆封层改性稀浆封层可拌和时间 不小于 S 120 120手工拌和稠度 cm2~32~3T0751粘聚力试验30
........... 82 夜间施工措施 ..................................................... 82 台风、汛期、雾天气的施工措施 ..................................... 82 六、施工资源需用量计划 ................................................. 84
项施工方案 钢结构施工方案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辛集化工项目部 8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翼板与腹板缝隙 对接间隙 177。 腹板偏移翼板中心 177。 对接错位 t/10 且不大于 翼 缘板垂直度 b/100(且≤ )( b为翼板宽度) 构件组立后,须堆放平整,工序转移过程中慢起慢放以减小构件变形。 ( 4)变形矫正 本工程焊接变形矫正在翼缘矫正机和压力机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