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分割点距两界址点距离后,计算分割点坐标,或用申请者给定的条件计算坐标后,于实地放样埋设界桩。 ②分割点在宗地内部时,依申请者埋设 的分割界桩勘丈分割点的坐标。 ( 9)、图解法分割宗地的要求 ①分割点在原界址线上时,经勘丈其分段长度之和应与原界址线长度相符,并按分段长度展绘分割点于图上。 ②分割点在宗地内部的应按申请者所指点位,根据图上相关地物距离和实地相关地物距离的关系确定实地分割点位后,精确勘丈界址边长及几何关系长度。 ( 10)、面积量算 一宗地分割成数宗土地,其分割后宗地土地面积之和应与原宗地面积相符,如存在不符值时,其误差在限差范围内,按分割宗地面积比例配赋。 ( 11)、地籍图、表修正 地籍调查结束后,应对有关地籍图、表进行修正。 当在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内宗地变更面积超过 1/2 时,应对该图幅或街坊进行地籍图的更新测量。 七、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依据有关的技术规程,把整理好的外业测量图形、记录表进行数据交换(含图形数据、属性数据),通过内业处理形成新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添加到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项目中,建立具有工程查询、统计、汇总、输出、变更功能的新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库流程如下: 建库流程: 图 3 土地利用库体建设流程图 数据库设计原则 ① 一致性原则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严格按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执行,在数据库结构、数据格式等方面与 “数字国土工程”土地利用数据标准相一致。 ② 实用性原则 数据库建设的实用性是最基本原则。 保证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实用,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是系统的基本目标,不求大而全,力求系统界面简洁明了,使非专业人员易于学习和操作。 工作准备及资料预处理 正射影像图 内业判读点线分层矢量化及属性赋 值 转绘、矢量化数据检查 外调工作底图 点线面数据拼接处理 出图检查 点线数据分层 技术报告、自检报告 整理作业文档 建立数据索引 结 束 数据入库 外调成果底图 内业成果 检查 ③ 信息共享原则 在统一的建库标准和技术规范前提下,采用分布式、分级式建设管理,实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数据共享。 ④ 开放性原则 系统提供与 其它流行的 GIS 软件有良好的数据接口能力。 数据库设计依据 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依据 1)《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 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资源部 2)《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 3)《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 4)《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国土资源部 5)《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源部 6)《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 7)《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试 行)》,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化委员会 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土资源部 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国土资源部 1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GB/T 18507- 2020 12)《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B/T 18508- 2020 13)《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 [2020]15号 14)《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国土资发 [2020]174号 15)《关于进一步推行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通知》 ,国土资发 [1999]30号 16)《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 号 17)《关于印发试行 土地分类 的通知》,国土资发 [2020]255号 18)《关于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222 号 19)《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国土资发 [2020]8 号 20)《关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 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2260— 2020 2)《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7798— 1999 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 1992 4)《城市地理要素 — 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 GB 14395- 93 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3989— 1992 6)《 1∶ 5000 1∶ 10000 地形图图式》, GB/T 5791— 1993 7)《 1∶ 500 1∶ 1000 1∶ 202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 14804- 1993 8)《 1∶ 500 1∶ 1000 1∶ 2020,地形图图式》 , GB/T 79291995 9)《 1∶ 500 1∶ 1000 1∶ 202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1997 10)《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 CH 50021994 11)《地籍图式规范》,国家测绘局 CH 50021994 12)《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成图规范》, GB 149121994 1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 14)《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 15)《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 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17)《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 18)《矿产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 19)《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 20)《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国土资源部 2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验收标准》,国土资源部 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依据 1)《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1989 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T 85661988 3)《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85671988 4)《计算机软件需 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93851988 5)《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期过程》, GB/T 85661995 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 7)《计算机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41990 8)《计算机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1990 系统功能与要求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提供多种方式的查询功能 1)定位查询:按照地名定位到用户所关心的区域; 2)图形与属性互查:根据图形查询其属性以及根据属性显示与属性相对应的图形,如查询任意地块的土地分类、级别等信息; 3)综合查询:查询、显示任意区域内符合某类别的地块和线状地物。 统计功能 1)能够按辖区(村、镇区、县、市各个级别行政区域)、自定义区域或按地类汇总统计各类用地面积,在进行面状地类的面积汇总统计时,可将线状地类以及零星地类的面积在地块中的面积扣除。 2)可统计汇总各种上报表格:土地利用现状平衡表、土地利用台帐等。 提供各类图、表的标准格式输出功能 1)能够输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该图应 既可在完成分幅矢量化建库后输出,也可在无缝空间数据库中分幅输出; 2)可输出任意行政区域现状图,图形表达方式与上面相同; 3)可输出国家标准交换格式数据。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基本内容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等信息。 总体要求 ( 1)系统以 GIS 平台为基础,满足互联共享和日常变更登记。 ( 2)系统应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的管理,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以及输出等功能。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数据采集 :提供一系列批量建库工具,属性 数据可以通过成批录入或从其它系统转换到系统中;图形数据可以扫描矢量化,也可以从其它系统转换到系统中;支持国家最新标准地籍数据交换格式。 日常办公 :提供可自定义的工作流,案件流程进度随时显示;图表录入方便;提供多种日常数据查错工具;提供严格的权限管理,从系统层次提供数据安全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性。 历史管理:历史与现状之间可随时切换,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连续的历史追溯,能查询单宗地或整图的历史。 查询统计 :图数互动查询,方式灵活多样;提供自定义条件查询统计,并以多种形 式表示出来;可对城市建筑进行三维浏览、模拟飞行、三维查询。 数据输出 :可按标准图幅和任意图幅输出 六、 组织实施 成立领导小组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十分繁重,为加强该工作的组织领导,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辉南县人民政府成立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为确保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对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成立技术组 本次调查技术组由 有关人员组成。 专业队伍 因辉南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外 业调查人员力量的限,难以在短时间完成辉南县外业调查。 四维航遥建议该项目采用以下一种方法进行实施: 外业调查、内业数据库工作实行一次性全部对外承包。 辉南县国土资源局牵头组织实施,对项目的质量跟踪检查,时间进度跟踪。 七、 质量控制 验收程序 ( 1)全县通过作业组自检、互检,技术组抽检合格后,于项目工作完成时,提出书面申请报省国土资源厅进行质量检查; ( 2)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组,对成果进行质量检查; ( 3)由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及延边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组成验收组,对成果进行预检和验收,并将 验收合格的成果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 ( 4)核查确认。 经省级验收合格的成果,由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分批向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提出核查确认申请,由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人员对成果进行核查,形成核查报告并确认。 验收内容及要求 (1)、验收内容 ①正射影像图的制作程序及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②地类划分的准确性; ③图斑界线标绘的准确性; ④土地所有权界、使用权界线调查的准确性; ⑤权属界线协议书内容是否齐全,说明、附图、签章是否符合要求; ⑥线状地物的属性及宽度; ⑦田坎系数测算的准确性; ⑧土地利用数据 库内容的齐全程度及运行情况; ⑨基本农田上图依据; ⑩调查成果是否齐全; ( 11)数据成果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楚; ( 12)调查报告的内容是否齐全,表述是否清楚,数据分析是否合理等; ( 2)、验收要求 ①数据库一致性检查按照《正射影像图一致性核查技术规定》(试行)要求执行。 以影像为依据,将土地利用数据库和正射影像图套合,100%检查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图斑、线状地物与对应影像图上是否一致、界线位移是否超限。 ②对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运行检查,检查数据输入、输出、变更、分析处理和管理等各项功能。 ③境界、权属界要按照 20%比例实地核查。 ④线状地物宽度、田坎系数进行外业抽查。 ⑤对预检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预检表》和《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中,作为外业实地核查的重点。 ⑥内业要求 100%检查,当预检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大于等于检查总量(包括图斑、线状地物、权属界线等) 5%时,应返回重新自查和修改,当小于 5%时予以通过。 ⑦外业检查应随机抽 20%的图幅,每幅图检查的总面积,不得少于图幅面积的四分之一。 ⑧土地利用数据库检查标准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成果检查验收办法》执行。 ⑨外业检查合格率 地类 合格率:耕地、建设用地 98%以上,其它类型 95%以上符合《规程》要求为合格。 线状地物宽度相对误差限差为 20%,合格率达到 80%以上为合格; 权属界线正确率 100%为合格。 十、主要成果 数据成果 ( 1)辉南县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 2)辉南县基本农田面积数据; ( 3)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据; ( 4)辉南县各类土地的权属信息数据。 图件成果 ( 1)辉南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 2)辉南县基本农田分布图; ( 3)土地权属界线图; 文字成果 ( 1)综合报告 ①辉南县第二次 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②辉南县第二次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