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工段、班组、工作地等)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它对工艺规程的制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生产类型一般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不同的生产类型有着完全不同的工艺特性。 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按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和产品特征来确定的。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年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某产品的年产量。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N 可按下式计算 %)1% ) (1( baQmN 其中 N—— 是零件的生产纲领(件 /年); w w w. 88doc 88. c om w w w. yanzie du. Q—— 产品的年产量(台、辆 /年); m—— 每台(辆)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 /台、辆); a%—— 备品率,一般取 2%3%; b%—— 废品率,一般取 %%; 根据上式结合题目给定数据,即可算出 轴承架 的生产纲领,进而确定出其生产类型。 Q=8000 台 /年, m=1 件 /台,取 a%=3%,取 b%=%,由公式 (11)有: 80 00 1 ( 1 3% ) ( 1 0. 5% ) 82 81 .2N (件 /年 ).按 照 设 计 计 划 要求,生产类型定为大批大量生产。 确定毛坯的 类型和制造方法 轴承架的材料为灰铸铁 ( HT200) ,适于铸造。 又 因为轴承架结构较复杂,要求大批量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因此采用机器造型。 机器造型铸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加工余量小, 机械性能好 完全满足轴承架的生产要求。 3 拟定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拟定包括:定位基准的选择;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集中程度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 考虑到实际经验的缺乏,加之时间的限制,主要进行了定位基准的选择、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和工序顺序的安排工作。 定位基准的选择 拟定工艺路 线的第一步是选择定位基准,为使所选的定位基准能保证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顺利进行,通常应先考虑如何选择精基准来加工各个表面,然后考虑如何选择粗基准把作为精基准的表面先加工出来。 粗基准主要是第一道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选择轴承架顶部端面w w w. 88doc 88. c om w w w. yanzie du. 为粗基准。 因此要求铸造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顶部端面的精度要求和尺寸要求。 以此精加工左、右端面和后端面。 再以各端面精加工各孔。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工件上的加工表面往往需要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才能逐步达到质量要求,加工方法的选择一般应根据每个表面的精度要求,先选择能够 保证该要求的最终加工方法,然后再选择前面一系列预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和顺序。 表 2 各加工面加工方案 加工表面 精度要求 / m 加工方案 轴承架左端面 粗 铣 半精铣 轴承架右端面 粗 铣 半精铣 轴承架后端面 粗 铣 半精铣 Ф60 孔 25 粗 镗(或扩孔) Ф50H7 孔 钻 镗 扩 铰 Ф30 孔 钻 扩 Ф35 孔 25 粗镗 4ХФ11 孔 25 钻 铰 2ΧM12 螺纹孔 车螺纹 B 向平面 粗刨( 粗铣) Ф60 外圆面 粗车 半精车 Ф54 外圆端面 粗车 半精车 Ф60 外圆端面 粗车 半精车 加工阶段的划分 1)粗加工阶段 加工各端面平面,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并且加工出精基准。 2)半精加工阶段 消除主要表面粗加工后留下的误差,保证其达到一定的精度,完成精度不高的表面加工 工艺线路方案 根据表 2 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考虑加工过程中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确定工序顺序。 在工序顺序安排中,不仅要考虑机械加工工w w w. 88doc 88. c om w w w. yanzie du. 序,还应考虑热处理和辅助工序,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先 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最终确定的工序顺序详见表 4,以此为依据,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表 3 加工工序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I 备料热处理 II 铰孔 机动铰孔加工 Ф6 锥销孔 III 粗铣 半精铣 Ф54 外圆端面 IV 粗铣 半 精铣 粗铣左端面、右端面, 然后 半 精铣 V 粗铣 半 精铣 后端面 VI 粗铣 半精铣 Ф60 外圆端面 VII 钻 镗 扩 铰 加工出 Ф50H7 孔 VIII 扩孔 加工 Ф60 孔 IX 粗车 半精车 车 Ф60 外圆面 X 粗铣 B 向平面 XI 钻 扩 镗 先加工 Ф30 内孔再加工 Ф35 内孔 XII 钻 铰 先分别加工出四个Ф11 通孔,再加工四个 Ф16 的沉头孔 XIII 车螺纹 以轴承架的上端面为基准加工 2ΧM12 螺纹孔 XIV 车 加工各倒角 XV 钳 去毛刺 XVI 终检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根据表 16 至 111 和 215 至 240,将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工序(或工步)余量,工序(或工步)尺寸及其公差、表面粗糙度填入表 4 中。 w w w. 88doc 88. c om w w w. yanzie du. 表 4 各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表面 工步名称 工步余量 基本尺寸 公差等级 粗糙度/ m 精度公差 工序尺寸及 偏差 轴承架左端面 半精铣 1 67 IT8 粗铣 4 68 IT11 毛坯 5 72 72177。 轴承架右端面 半精铣 1 67 IT8 粗铣 4 68 IT11 毛坯 5 72 72177。 轴承架后端面 半精铣 20 IT8。轴承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相关推荐
如下: 铣:由参考文献 [5]《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 1卷》表。 其余量值规定为 ~ ,现取。 表 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 ?。 铸造毛坯的基本尺寸为 24+3+1=28,又根据参考文献 [7]《机械加工工艺手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册》表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选用 CT7,再查表 可得铸件尺寸公差为。 毛坯的名义尺寸为: 24+3+1=28 毛坯最小尺寸为: = 毛坯最大尺寸为:
....................................................... 125 交通导行 协调措施 .............................................................................................................. 126 拆迁配合协调措施 .....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方案 2 第二部分:文字部分 1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及特点 工程 总体规划 厂址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交通运输条件 水文地质气象资料 取水 出线 燃料与运输 灰场 主要设备简介 系统设计简介 现场施工条件和要求 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分析 3 工程合同 工程规模 合同概况及要点 合同范围主要工程量 4 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施工组织机构及设置原则 主要管理部门职能及人员职责
强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便满足粗车时大背吃刀量、大进给量的要求。 (2) 精车时,要选精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保证加工精度的要求。 (3) 为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应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刀片。 合理选择夹具 (1) 尽量选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 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2) 零件定位基准重合,以减少定位误差。 确定加工路线 加工路线是指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零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1)
of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reference manual and related to the use of surface fi xture design book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ixture design program to develop design efficient,
.................... 15 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 19 的工艺 分析 该设计是轴承零件的加工工艺和 Φ 4x12 孔的工艺装备 要求:Φ 4x12 在轴承零件底座的左右 2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