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论证后修改上报内容摘要:

4 省道庆元黄坛至菊水及 55 省道菊水至松源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5 施工标段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第 8 页 共 50 页 路堑高边坡防护 路堑高边坡防护工程主要有路堑挡土墙( Ⅱ )型、框格锚索 +厚层基材、框格锚杆 +厚层基材、厚层基材等工程项目。 路堑高边坡防护施工,根据路基主体施工进度及施工工序展开,原则上“路堑开挖一级、 防护一级”。 路堑挡墙施工 本标 2 处路堑高边坡第一级坡率为 1:,均采用挡土墙( Ⅱ )型进行支挡,墙高3m。 采用 浆砌块石砌筑,端部嵌入路堑原地面的深度,土质地层应不小于 ,风化软石地层应不小于 ,微风化岩层应不小于 ,且应低于路堑边沟底 50cm 以上。 ( 1)工艺流程 ( 2)挡墙施工方法 1) 、材料要求。 石料抗压强度不低于 30Mpa;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 150mm。 镶面石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具有较平整表面,且应稍加粗凿;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 石料厚度200300mm,石料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 1~ 倍和 ~3 倍;墙身采用 号砂浆砌筑。 2)、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前对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的地面标高测量。 首先对挡土墙基础位置进行清表或清淤泥,并将表层土体清除运走;为便于开挖后检查校核,基础的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开挖过程中要认真对照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判别土体的地质情况,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放好边坡度,并做好边坡可靠的支撑防护,基坑宽度每侧要较设计基底宽 50cm左右。 若实际开挖情况不符,请 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做进一步处理,最终的开挖深度要依设计期间所进行的触探和土工试验,并结合基础开挖的实际调查资料来确定。 在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对基坑内四周松散土体清除干净。 对于深挖方路段,应跳槽开挖,间隔长度不小于 20 米。 基坑在雨季开挖后未能及时施工时,应采取防浸泡措施,必要时雨后应对基坑的地施工准备 坡面修整 基础开挖 基础砌筑 基础回填 墙身砌筑 养 护 54 省道庆元黄坛至菊水及 55 省道菊水至松源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5 施工标段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第 9 页 共 50 页 基承载力再次检测,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不够应采用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加强措施,检验同意后,可开始砌筑。 基础开挖至图纸规定基底标高后,应进行验槽,及时检测地基承载力,其承载力应满足设计。 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排水,并 使地面排水畅通。 不宜长时间暴露,应及时铺筑,以防止坑内积水,影响地基承载力。 3)、挡土墙砌筑 挡土墙砌筑前先进行施工放样,砌筑时应先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砌筑过程中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位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砌体应自下而上逐层砌筑,直至墙顶。 砌体应分层座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不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 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片石应表面清洁干净,必要时用水冲洗,表面不得有水锈面及泥土石粉。 对于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砼基础,应先 将基底表面清洗、 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块片石宜 2~ 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平缝与竖缝宽度不应大于 40mm;可以用厚度不比缝宽大的石片填塞宽的竖缝,且石片应被砂浆包裹。 砌块要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缝隙和假缝。 挡墙砌筑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要求,砂浆拌和宜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宜为 35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 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 30℃ 时,宜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 拌制 砂浆所用中粗砂含泥量不能超过 3%,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宜为 50~ 70mm。 在运输过程或在储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从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每 50m3砌体取试件 1 组,砂浆中砂料宜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5mm。 挡土墙施工应根据地基和墙高的变化情况,每隔 1015 米设置沉降缝或伸缩缝,缝宽 2cm。 缝内填塞浸沥青软木板,填塞深度不小于 20cm。 砌体完工后及时清除积土,疏通排水沟,整理现场。 砌体外露面应进行沟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 露面预留深约 2cm的空缝备作钩缝之用。 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钩缝。 挡墙砌体坡度要保证与设计相符,每一工作层挂线砌筑,用木条制作成坡度与挡墙坡度一致,用以辅助施工,确保坡度符合要求。 挡墙背后回填应及时跟上,回填时应挖抗滑台阶,每层厚度、压实度符合要求。 54 省道庆元黄坛至菊水及 55 省道菊水至松源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5 施工标段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第 10 页 共 50 页 挡墙砌筑时要及时养护,采用麻袋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 养护不及时会影响整个砌体工程质量。 系统锚杆及框架施工 挖方路段边坡根据不同的山体石质、边坡率,经稳定分析判断后,采用不同的坡面防护措施。 对于坡面稳定性较差的边坡,采用了系 统锚杆防护、框格锚杆植被防护或放缓边坡坡率或两者相结合等工程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另外积极做好排水设计,排水包括地表水的截、防、排水系统及地下水系统。 ( 1)施工工艺 1)、边坡分级开挖应自上而下,开挖前应准确施工放样。 2)、锚杆孔测量放线 先按设计坡比整平坡面,按施工平面图,复核岩层角度,将锚杆孔位置准确测量放线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177。 50mm。 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加固,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 3) 、钻机就位 利用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角支架提升到平台上。 锚 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177。 50mm。 锚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为 15176。 4) 、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5) 、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做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 钻进现象时,须及时做好现场施工记录。 6) 、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为确保锚杆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比设计深度多加深 ~。 7) 、锚杆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 1~2 分钟,防止孔底尖灭,不到设 54 省道庆元黄坛至菊水及 55 省道菊水至松源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5 施工标段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第 11 页 共 50 页 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渣及水体粘滞,如果有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 洗。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8) 、锚杆体制作及安装 锚杆杆体采用直径为 25mm 的 HRB335 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 中支架。 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处理。 施工时,若锚杆与地梁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的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 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 计算孔内锚杆长度,确保锚固长度。 9) 、锚固注浆 注浆材料必须经过实验室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砂浆配合比应严格按照 M30配合比拌制;现场施工可按砂的含水量调整砂的用量。 注浆采用一次孔底返浆法注浆。 一次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用压浆泵将水泥浆经胶管压入拉杆管内,再由拉杆管端注入锚孔,管端保持高于底 50mm。 灌注压力一般为 左右,随着水泥浆或砂浆的灌入,应逐步将灌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在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中。 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吹散浆液或砂浆。 待浆液回流到孔口时,用水泥袋纸等捣入孔 内,再用湿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再以 的压力进行补灌,稳压数分钟即告完成。 10)、框架制作 框架采用 C25 砼浇筑,框架嵌入坡面 10cm,先按照坡比用人工修整好坡面后,在采用人工开挖,石质地段使用风镐开凿,超挖部分采用 C25 砼调整至设计坡面。 框架外露坡面 20cm。 横梁、竖肋基础先采用 2~5cm 水泥砂浆调平,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 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m。 模板采用小块钢模板,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砼浇 筑时,锚杆外露弯折 5cm,采用厚 5cm的 C25 砼封闭;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锚头应与框架梁同时浇注,纵向每隔 6m 设伸缩缝一条,缝宽 2cm,用浸沥青软木板填塞 ,伸缩缝置于两排节点中间。 ( 2) 技术保证措施 54 省道庆元黄坛至菊水及 55 省道菊水至松源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5 施工标段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第 12 页 共 50 页 1)、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选择合理的钻进方法,认真操作,防止发生钻孔坍塌、掉块、涌砂和缩颈,保证锚杆顺利安插和灌注。 2)、按设计要求正确组装锚杆,正确绑扎,认真安插,确保锚杆安装质量。 3)、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砂浆配合比,掌握搅拌质量,并使注浆设备和管路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9m、 12m的锚杆设计拉力分别为 120KN、 150KN。 预应力锚索施工 ZK18+922ZK19+114 右侧边坡第二级边坡采用了框格锚索 +厚层基材防护。 预应力锚索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钻造、锚筋制安、锚孔注浆、砼结构钢筋制安、砼浇筑、锚孔张拉锁定和验收封锚等工作流程。 其中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锚孔成孔,二是锚孔注浆,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钻;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土)沉渣和地下水排出孔外,保证注浆饱满密实。 ( 1)施工工艺流程 1)、锚孔钻造 参 照前“系统锚杆及框架施工”。 2)、锚索制作和安装 锚筋下料应整齐准确,误差不大于177。 50mm,预留张拉段钢绞线长度为 , 锚索下料应注意各单元体长度的不同值。 各单元锚索的无粘结钢绞线应绕承载体弯曲成U 型,并用钢带与承载体绑扎牢固。 注浆管与隔离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设,注浆管底端距孔底 20cm。 各单元锚杆的外露端应做好永久性标记。 制作好的锚索体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死弯折,不得损坏隔离架、注浆管及钢绞线外包的塑料层。 3)、锚孔注浆 锚索注浆采用水灰比 ~ 的纯水泥浆,其中锚固段遇上土质或砂土 状强风化岩层且富水时,应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法来提高地层锚固力。 注浆材料要求严格按照经试验合格的配比备料,注浆浆液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均匀,随拌随用,浆体强度不低于40Mpa。 锚孔注浆必须采用孔底返浆方法,直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液,严禁抽拔注浆管或孔口注浆;如发现孔口浆面回落,应在 30 分钟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 2~3 次,确保孔口浆体充满。 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作业时,应用水或水泥稀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注浆过程应认真做好现场注浆记录,每批次注浆都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试件不得小于两组。 浆体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时,不得在锚筋体端头悬挂重物和拉绑碰 54 省道庆元黄坛至菊水及 55 省道菊水至松源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5 施工标段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第 13 页 共 50 页 撞。 当采用二次劈裂注浆提高地层锚固力时,以浆体强度控制开始劈注时间,需在二次注浆管的锚固段内设花孔和封塞,二次注浆的高压注浆管应采用镀锌铁管或钢管。 当锚索张拉锁定后,应向锚头与自由段间的空隙实施充填灌浆。 4)、锚索张拉锁定 当注浆体强度和传力系统(框格梁、墩座)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 80%以上时,并经验收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张拉作业。 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筋的轴向方向垂直。 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筋体同轴一线,确保承载力 均匀。 锚筋的张拉必须采用专用设备,设备在张拉作业前应进行标定,锚具、夹片等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锚索正式张拉前,取 3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张拉 1~2 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钢绞线完全平直。 对于压力分散型锚索,因各单元锚索长度不同,张拉应严格按设计次序分单元采用分布补偿张拉法,根据设计荷载和锚索长度不同,张拉应严格按设计次序分单元采用分布补偿张拉法,根据设计荷载和锚索长度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