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法、英、德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了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新中国建立后确立起了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 9月)、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根本政 治制度)( 1954年 9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共同纲领》首先提出,1954年宪法中正式确认) 2. 1954年人大召开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54年人 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1956年提出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八字方针,标志政协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4. 1947年, 建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65年,建立了最后一个民族自治 区:西藏自治区 5. 文革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 制建设方针 7. 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 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 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 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9. 第一次提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 1979年元旦《告台湾 同胞书》 10. “一国两制 ”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在香港。 “一国两制 ”实 施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11. 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2. “九二共识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3. 国共两党关系经过了:合作 —破裂 —再合作 —再破裂 —再合作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 ”、 “一边倒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特 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 2. 新中国建立第一年与苏联等 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 3. 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有好关系, 1953年 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 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5. 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 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上的矛盾加剧 2.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是: 1947年 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 “遏制共产主义 ”, “冷战 ”,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 美国 “冷战 ”政策的内容:杜鲁门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 控制西欧)、北约(军事, 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 1949 年,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 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 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5. 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 6. 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 1951年,《巴黎条 约》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 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 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 8. 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召开 9. 不结盟运功的特点是:非集团、不结盟, 20世纪 70年代的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 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1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 尔巴乔夫改革 12.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13. 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14.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中心的转变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从 ( ③ 层层分封 作用: ① 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 形成了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 “天下共主 ”地位 (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 ① 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 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 ① 保证了贵族 “世卿世禄 ”(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表现: ① 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 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 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 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超级!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级网规网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_RSCP大于 85dBm时,信号为强导频信号。 2. 某地是否存在足够强的主导频 ,是通过判断该点的 多个导频的相对强弱 来决定的。 3. 导频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基站选址 ,天线挂高, 天线方位角 , 天线下倾角 ,小区布局, PCCPCH的发射功率 ,周围环境影响等等。 4. 导频污染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呼通率降低 , 掉话率上升 , 系统容量降低 , 高BLER。 5.
ccsa——视频监控总体技术要求
................................................................... 16 8 性能要求 .........................................................................................................................
coem委托加工协议书模板
三、 产品生产授权: 甲方正式授权乙方在乙方 生产场地按照甲方的质量文件加工。 四、 质量责任: a) 甲方是该产品的质量保证方,产品质量由甲方负责 b) 甲方认可乙方的质量文件,并对乙方的生产过程实施监控; c) 甲方每半年对乙方的运作情况进行一次第二方审核;
超低排放脱硫增容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更新统( Qpl3)洪积物,岩性以卵石为主,夹黄土状粉土或黄土状粉质粘土。 按其岩性及工程性能将厂区地层划分为 5 层,部 分厚度较小的夹层及透镜体归并在所处大层中。 以下是各层的岩性描述及分布特征: ① - 1 素填土:颜色以褐黄~黄褐色为主,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卵石混黄土状 粉土,为前期场地整平形成,零星分布于厂区地表,厚度 ~ ,平均厚度约。 ① 卵石( Qpl3):颜色较杂,以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