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报告内容摘要:

3。 在任意 30 分钟内,局域网的平均负荷率 ≤ 15%。 2)电网事故状态下 在任意 30 秒内,服务器 CPU 的平均负荷率 ≤ 30%; 在任意 30 秒内,工作站 CPU 的平均负荷率 ≤ 60%; 在任意 30 秒内,局域网的平均负荷率 ≤ 30%。 系统实时响应指标 画面调用响应时间:实时画面 3s;非实时画面 5s;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时间: 2s10 s 可调 ; 从数采装置输入 值越死区到配调工作站 CRT 显示 ≤ 2s; 从数采装置输入状态量变位到配调工作站 CRT 显示 ≤ 2s; 全系统实时数据扫描周期: 25s; 事故时遥信变位传送时间: ≤ 3s 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 ≤ 4s 双机故障切换时间: ≤ 30s 事故变位推画面时间:从收到 RTU 信息到画面推出 ≤ 5s 脉冲电度扫描周期: 5 N( N=1, 212 分) ; 控制及调节命令传送时间(从按执行键到 RTU 输出) ≤ 2s 定时报表打印周期:按需整定 可靠性指标 双机热备用,保证实时任务不中断。 5 系统中任何设备故障,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使用寿命 十年。 主站端系统可用率不小于 %。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25000 小时。 系统时间指标 系统时间误差〈 1ms。 PAS主要精度指标 状态估计收敛精度(电压误差) < (可调) 调度员潮流收敛精度(功率误差) < (可调) 无功优化收敛精度(功率误差) < (可调) 18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