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方米 4~ 6 克,每盒 50 克, 15 平方米的接种帐用二盒。 消毒前把菌种、栽培袋及接种工具预先放入接种帐,准备完毕,点燃消毒盒,密闭消毒 7~ 8 小时达到灭菌效果。 要求接种工人进帐前,保持个人卫生清洁,指甲一定要修剪干净,并在预先配制好的 5%~ 10%甲酚皂水溶液里消毒。 进帐时鞋子留在帐外,进帐后再用 75%的酒精棉消毒接种工具,在帐内不许说话,无特殊情况在未接完前不许出帐,防止带进杂菌。 采用双袋接种方法。 双袋法制作菌袋是用装袋机装完袋后,外面再 套一层外袋,接种时把外袋解开打五孔或四孔。 打孔 2~ 3 厘米,将菌种块接入孔内,再立即把外袋扎严,接种完毕。 、时间、温度要求 一般一帐放 1000 菌袋,用菌种 18~ 20 袋,应在 3~ 4 小时内完成,帐内以 22~ 26℃ 最佳。 如接种时白天温度过高,应选择在夜间进行。 接种后的菌袋按 “井字形 ”重叠,每行 3 袋,摆放 10 层。 温室内温度保持在 22~ 26℃ ,温室上面覆盖草帘防强光。 接种 15 天左右解去外套袋扎绳, 20 天左右脱去外套袋。 每隔 7~ 10 天翻堆 1 次,使菌袋通风透气,发现杂菌污染袋及时处理。 污 染轻的用 1∶ 2020 倍的克霉灵局部注射,污染严重的菌袋,需破袋重新拌匀,装袋使用。 六、搭架 菇床宽 米,长度视温室宽度而定,每隔 17 厘米拉一道 16 号铁丝,共拉 10 根,两头用 50 厘米的木桩固定铁丝,中间每隔 3 米用横档板支撑铁丝。 七、出菇管理 接种后 70~ 80 天菌丝由白色转深褐色,香菇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 此时便需脱内袋上架。 排放方式是立式倾斜 80℃ 放于搭好的铁丝架上,菌棒间距 3~ 5 厘米,边脱袋边排放。 、湿度要求 出菇温度维持在 15~ 21℃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85%~ 90%,每采完一茬菇后,及时注水,使菌棒含水量达 55%为宜,上午采完菇后,用喷雾器往菌棒表面喷水,阴雨天不喷,菌棒湿润不喷。 香菇成熟的标志是: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成伸展,少许内卷,形成 “铜锣边 ”,此时为最适采收期。 八成熟时开采:一手按住菌棒,一手捏住菇柄轻轻旋转摘下。 采收时要注意不留菇脚,轻采轻放,防重压破朵变形。 八、香菇病害防治 绿霉又名木霉,与香菇菌丝争营养,造成菌袋减产。 防治方法:用 1∶ 2020 倍的克霉灵局部注射,或 800 倍液的克霉灵喷施。 链孢霉俗称红色面包霉, 7~ 9 月份盛发高峰期,该菌来势猛,蔓延快,危害大,使栽培袋成批报废,是高温季节发生的最主要的杂菌。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在发病处注射可湿性托布津或者在发病处涂抹上烷烃类煤油、柴油。 北方香菇架式栽培技术 由于近几年春、夏香菇价格较好,因此北方香菇的生产开始初具规模,但由于技术、环境等原因,往往造成生产量很大,产量却不高。 我们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掌握了北方香菇架式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时间的选择 一般选择 2~ 4 月份接种,此时北方气温刚刚回升,杂菌活动 较少,可降低污染率,同时,发菌时室温易较控制有利于发菌。 出菇时间在当年的秋季和第二年的春、夏季。 春、秋季出的菇质量好,夏季稍差。 二、菌种的确定 适宜的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菌种要根据销售途径、栽培时间、气候条件来选,而且菌种的活力一定要强,以保证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达到高收入的目的。 目前在北方多使用 13 6 939 等品种。 三、培养料的选择 北方生产香菇的培养料主要有阔叶林木屑占 78%、麦麸子 20%、石膏、红糖各占 1%。 在木屑料中,椴木、桦木等硬质木屑应占 60%~ 70%,这样,培养料 中有充足的营养,利于后几潮出菇。 杨木、柳木等软质木屑可占30%~ 40%,目的是利于菌丝早吃料,降低污染,有软质木,菌丝易生长,有利于早出菇。 麦麸子一定要新鲜、无霉变,以大片麸子为宜。 四、选择场地和搭建菇棚 北方香菇出菇场所是立体层架式菇棚,因此,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场地,搭建架式菇棚。 为保证出菇的产量和质量,应选阳光充足、冬暖夏凉、地面干燥、通风良好、交通方便、环境卫生靠近水源、排水性好的地点来搭建菇棚。 搭出菇棚要求:棚中高 ~ 米,菇棚立柱间隔 1~ 米,埋地力求牢固,单架宽 80 厘米,中间走道 85厘米,棚边走道 50~ 60 厘米,层高 25~ 35 厘米,底层离地面 10 厘米,每层横四条细杆,间隔 25 厘米,排放两行菇袋,每两架合成一出菇棚,棚盖塑料膜,并要用绳线绑牢,以防大风吹破塑料膜。 为了便于调节菇床内的温度、湿度、塑料大棚四周的薄膜要活动,可掀又可盖。 五、菌袋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 按比例将所需原料(木屑、麦麸、石膏)干料充分混合均匀,红糖溶于水中,并把配比的水倒入料中,边倒水边搅拌,反复搅拌若干次,使上下、左右的料干湿均匀,成团料要打散。 另外要灵活掌握培养料的含水量,如木质 硬与软、木屑颗粒粗与细、木基质的含水量、空气湿度的大与小、拌料地表情况及其它不同环境,配比的水量要予以相应调整。 一般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 55%~ 60%即可。 将拌好的料装入长 55 厘米宽 厘米的袋中,然后把装袋后的料放入灭菌锅内灭菌。 方法是先用猛火升温至 90℃ ,然后打开冷气孔,排放 10 分钟左右,将冷气放尽,关闭冷气孔。 继续升温到 100℃ ,保持 12~ 14小时。 灭菌时要注意猛火升温,稳火保温,经常检查锅内的温度,切不可间断,并防止漏气,以防灭菌不彻底。 灭菌后的菌袋趁热搬进接种室, 并检查是否有破孔(如有破孔趁热用胶布贴注),菌袋进入接种室冷却一定时间后,将所需菌种、接种用 75%酒精消毒后放入接种室内,待接种室内料温降到 30℃ 以下时,进行药物消毒,并注意一定要将接种室封闭好。 3~ 4 小时后,接种人员进入,按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 接种后的菌袋放入培养室内,其温度控制在 25℃ 左右,菌袋以四袋 “井 ”字型摆放,堆高 10 层左右,最好就地培养。 当菌丝萌发至 5 厘米左右时,第一次翻堆,并使菌穴侧向。 菌丝萌发至 10 厘米左右时,第二次翻堆,菌袋三袋井字型摆放,加大通风换气,并在菌丝萌发内 部刺孔。 菌袋发满后就应二袋井字型摆放,常通风常翻堆,勤检查;及时挑选出污染袋,而且要进行菌袋刺孔,放出发菌产生的红水。 到菌丝开始扭结形成原基时,这时北方空气温度已偏高,尽可能不要动袋以防压损原基形成烂袋。 香菇菌袋经数月的营养生长,正常情况已达到生理成熟,但由于受环境条件、栽培时间、发菌温度、品种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入棚时间也不完全相同。 菌袋放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1)菌袋培养的积温要达到; ( 2)菌袋转色较好,绝大部分转成棕褐色; ( 3)气温在适宜香菇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为了便于管理与收购,菌 袋棚要统一时间,选择晴天的早晚入棚,中午温度高时尽量不入棚,高温使菌皮损伤,推迟和减少出菇。 切不可雨天入棚,雨淋会使菌袋表层污染,甚至烂袋。 菌袋边刺孔,边轻微振动,边上架,振动要依菌袋的发菌转色情况而定,转色好菌袋较硬振动可大一点,否则要轻。 菌袋上架每层并列排放两排,袋与袋之间距离相隔 5~ 6 厘米,菌袋入棚后要盖塑料薄膜,防止雨淋。 六、出菇管理 菌袋入棚后,白天利用散射光照提高温度,日落掀膜通风,同时进行喷水,加大昼夜温差,促使菇蕾发生。 当菌袋中菇蕾生长至 1~ 厘米时,要及时割袋开袋,用刀片或 手术刀在菇蕾边划三刀,留一小角,或划两刀,留一面,薄膜仍覆盖在菇体上,让菇蕾自然生长即可。 每袋留菇蕾 4~ 8 朵,去畸形弱小,留圆正粗壮的,而且要分布疏散均匀,尽量形成搭形。 刚划口的小菇蕾应放底层或棚中间通风弱处,保证棚内的湿度达 85%~ 90%,待菇蕾长至 2 厘米以上时,要加强通风,降低温度、湿度,以利形成高质量的菇。 七、及时采收 架式香菇栽培主要以生产花菇为目的,销售途径是保鲜出口,所以当花菇长 5~ 6 分成熟,有卷边,不开伞,菌盖直径 ~ 6 厘米,就要及时采摘。 采摘时可将菇脚根部的锯沫带下,切不可摘断 菇脚,而且随采、随分等级,采收后的香菇要尽快进入保鲜库保存。 八、菌袋的休菌和补水 菌袋出菇后,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养分,重量明显减轻,菌丝活力减弱,这时菌袋进入休菌阶段。 此期间须清除菌袋残留菇柄与杂菌,加强通风,恢复菌丝生长,积累养分,拉大温差,促进菌丝扭结,为下一潮生长菇蕾打下基础。 菌袋休菌较好体现在三个方面: ( 1)采菇处菌丝恢复健壮; ( 2)菌棒结实有弹性; ( 3)菌袋重量达到标准;休好菌的菌袋要注水准备出菇,注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北方常用的有注水法和浸水法两种。 注水法是将注水针接头与胶管 连接,胶管与高压喷雾器或自来水、水泵连接,然后把水针插入菌袋中央,用水压力将水注入菌袋。 浸水法是把菌袋刺若干个孔搬入池内,叠高 5~ 8 层,然后,铺上木板压上石头或用棍捆扎牢固,放水放池将顶袋淹 7~ 8 厘米,放水时间越短越好,池内水温不要超过 20℃ ,超过时加换冷水。 另外要浸泡几袋做标准以便检测吸水量。 菌袋补水应根据不同时期补充不同的水量,第一次补水恢复制袋时的含水量,以后逐渐减轻。 但要注意的是休菌好以后再注水,而且注水量不可过多,以防烂袋。 春管香菇做到 “ 六要六防 ”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 子实体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是香菇长菇高峰期。 但春季气候多变,时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如果管理不当,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霉筒烂菇。 因此,春季香菇必须精心管理,做到 “六要六防 ”,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1 喷水管理要看天,防霉菌 春菇生长期喷水,要在连续晴天而且菌筒表皮稍干时进行,防止湿度过高,造成霉菌烂筒。 上午采完菇后,用喷雾器向菌筒表面喷水,晾 30 分钟后覆盖薄膜。 阴雨天不喷,菌筒湿润不喷,采前不喷。 2 菇床盖膜要灵活,防缺氧 春季湿度偏大,每天要结合采菇揭膜通风,防缺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