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体。 要做好吹扫记录,给气点、给气和停气时间、操作员姓名等均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落实责任。 ~吹扫置换合格后 ,如果要打开设备人孔 ,应使其内部温度降到 40℃以下,然后从上至下依次打开。 要打开底部人孔前,应先打开底部排放阀,确认内部没有残余物料后,方可打开最下一层入孔。 ~氮气置换的排气口应设在高处,以防止人员接近时发生窒息;射线区域、有堕落危险物的区域、检修设的临时变压器和开关板等均应设置安全围栏。 ~含油污水下水井漏斗、检察井均要封死盖严;装置界区内的明沟、地坑地面、平台及设备管道外表面的油污、物料要吹扫干净,避免动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 ~铜在高温下对热媒(联苯 — 联苯醚)裂解有催化作用,易生胶状物,影响传热和设备 安全。 所以,热媒系统严禁使用含铜密封圈。 氮气使用安全规定 ~使用 N2时如果用临时胶管, N2连接点要牢固。 吹扫流程打通后开 N2给足阀时,严禁人员正对 N2出口呼吸。 ~ N2排空时排空管不准设在室内,亦不得向人经常活动的通道排空,以防止 N2浓度过高引起窒息。 ~在使用 N2前,应由厂部制定好吹扫方案,对盲板的拆装指定专人负责,并须做好详细记录。 ~在用 N2吹扫前,应检查确认被吹扫系统已与其它系统隔离效果良好,以免串气。 作业前值班长应与生技部值班调度联系好。 ~ N2排放点应有明确醒目的标记,应有专人看管,禁 止无关人员靠近。 工作人员应在 N2排放点的上风处,严禁对着排放呼吸。 ~吹扫结束后,装置内各 N2线出口加盲板,确保与其它管线隔离。 危险物料处理规定 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版序: B/0 JD/QWJ002 16 ~停车后检修前,装置内不应残留有可燃性物料:原料 EG 退回罐区;燃油退回罐区燃油罐; 343S01中 PTA 用完;吹扫设备管线、蒸釜、洗釜、清除可燃物料。 ~装置用的润滑油脂、密封液、杀菌剂等收入库房、统一管理。 ~初级和次级系统中的热媒排入 046D04 内。 ~对反应釜进行检修前,要将 CsB7 放射源取下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并在安放处设置明显标志 ,指定专人 负责。 ~在检修过程中,如需动火,应先向生技部申领动火许可证,在封好地沟和地漏,采取必要的电缆保护和消防保护措施后,方可动火。 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版序: B/0 JD/QWJ002 17 聚酯装置停车检修期间,进入缺氧或有毒等特殊环境作业应严格遵守如下规定: ~进入容器、设备、下水井或其它密闭设备及空气长期滞留不畅的场所(本名下称特殊环境)作业前,必须向生技部申领进容器许可证。 如需动火,还必须办理动火证。 ~进入特殊环境作业前,必须对环境气体进行定时采样分析,间隔较长分析结果不得作为环境气体状况的证明。 如 果氧气含量或有毒气体含不合格,则严禁人员入内。 ~进入特殊环境作业的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胶鞋、手套、安全帽、安全带等劳保用品,并不得让其遗留在设备内。 ~当必须进入有毒、有害或缺氧的场所进行作业前,厂部应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报公司生技部批准后,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联系信号。 在安全预防措施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进入该场所作业。 ~在塔,反应釜等容器内作业前,必须确认放射源已拆下转移到安全地点,必须打开设备上所有的入孔,确保容器内空气畅通,必要时可向内强制送风;进入容器内作业的时间不宜 太长,可每小时一次轮换休息。 ~清除塔、反应釜等容器内可燃物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击。 ~在离基准面 2 米的地方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在检查安全带缝制部位和挂钩部分完好后,将安全带系在腰部,挂钩须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可靠处,不能扣在作业者下方位置,以防止坠落时加大冲击力,使人受伤;作业者须系牢所带工具,以防工具坠落伤人。 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版序: B/0 JD/QWJ002 18 火灾的预防和补救 发生火灾的基本条件 要发生火灾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 是必须有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可燃物,如 EG、 TEG、 HTM、燃油、 PTA 等;二是必须帮助和支持燃烧的助燃物,如空气中的氧、 Cl KmnO4等氧化剂;最后还必须有导致燃烧的能源,如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及机械能等,这样当可燃物与空气(氧气)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遇火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火灾的预防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组织网络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观念,不断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严格执行现场巡检制度,及时发现泄漏并加以 处理;及时了解设备异常噪声、振动、过热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泄漏和跑料按 条要求处理。 ~严格遵守仓储管理制度,严禁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存在一起。 ~严格遵守动火管理制度,进入厂区严禁吸烟,机动车无阻火器也禁止进入厂区。 ~未经设计部门和消防部门的批准,严禁随意改动建筑物的结构或挪用、拆除消防设施和器材;严禁随意关停送、排风机。 对所有的消防器材要经常进行检查、保养,要按要求定期更换消防药剂,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训练,以确保发生事故对所有消防设施和器材功能完好、人人会使用。 ~定期检查设备接地情况 (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防止静电积累;定期检查设备的防爆功能,如防爆隔离材料出现老化、损坏,要立即予以更换。 ~所进入厂区的人员要按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带铁钉的鞋子。 火灾的扑救 ~发现火灾或大量跑料、泄漏应立即报警。 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版序: B/0 JD/QWJ002 19 ~一定要在火灾初期,根据具体情况,用身边的消防器材抓紧时间补救,切莫惊慌失措而延误时间,使火灾扩大。 ~一旦发生火灾,应关闭往火灾现场送料的阀门,停泵、停电或采取紧急措施,应关闭门窗,防止形成对流而扩大火势,如火灾现场有大量可燃物外流,应立即组织力量迎火头拦 截灭火,或用砂子、粘土等设堰堵截,限制火灾蔓延。 ~一旦中控发生火灾,火灾报警器会开启 CO2排放阀,中控操作人员应迅速离开中控室,以防止缺氧窒息。 ~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应牢记“人员安全第一”的原则,即先救人后救火,先保证自己能脱离危险后再帮助他人脱险。 特别是如果罐区着火、罐内有响声,且烟发黄或烟呈蓝色,那么贮罐将有爆炸危险,应立即撤退。 ~灭火剂选择不当会扩大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应严格按要求选用灭火剂: EG、 HTM 及 TEG 引发的火灾可选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 CO水雾、蒸汽进行补救,严禁用水 喷射灭火,聚酯切片引起的火灾可用水喷射、水雾、泡沫灭火剂补救, PTA 引发的火灾可用水雾、蒸汽、泡沫灭火剂补救;木材、纸张引发的火灾可用水喷射、水雾、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补救;电器设备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剂、最好选用 CO2灭火剂进行扑救。 工业创伤的预防和急救原则 工业创伤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外界各原因直接用于人体,引起的局部组织破坏并造成局部性或全身性的损伤。 为了及时正确地做好现场急救工作,每个员工都应掌握一些最常用的急救知识,更应该知道怎样预防工业创伤的发生。 工业创伤的预防 ~ 健全制度、完善规程、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杜绝违章指挥和作业。 ~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注意劳逸结合,操作时注意应集中。 ~配备和使用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在作业中加强工序间联系,操作人员在操作前都应先考虑操作对本人和上、下游工序的安全有何影响,注意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 先救命、后治伤:迅速使受伤者脱离致伤现场,立即报告上级主管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版序: B/0 JD/QWJ002 20 部门。 已发生休克使心脏停止跳动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胸外挤压等方法进行抢救。 ~按止备、包扎、固定、救运的顺序实施急救。 ~如伤者出血,应按出血量多少、 性质及部位的不同,进行暂时压迫、止血。 伤口不能用水冲洗,要用清洁的绷带包扎好。 并用毛巾(必要时可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上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 10cm 的木板或竹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 ,将骨折处肢干轻轻牵直,扎绑固定好。 ~轻微的碰伤可用冷湿布敷在伤处;较重的碰伤,应将伤员小心放在担架上,送医院治疗。 ~当眼睛中混入杂质时,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同时翻开上下眼睑;当眼睛为碎屑所伤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等东西揩擦眼睛。 ~烧烫伤者应尽快脱去燃烧或热液浸湿的衣服,必要时用剪刀除去,同时应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止创面感染。 受伤员工渴时可给饮适量的含盐饮料或水。 现场处理完毕后应立即将伤员送医院治疗。 ~严重的创伤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应及时给预止痛剂或镇痛剂。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断电或用干木条等绝缘物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拨开。 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 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应使其仰卧地上,解开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如触电者已停止呼吸,则应进行人工呼吸。 ~在将受伤者转送医院途中,应有保暖措施,防止休克。 要 密切观察受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创口情况,运送时应尽量减少颠簸。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 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低于 1GY 的剂量的辐照时,少数人会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当辐射照剂量达 1— 10GY 会出现造血系统损伤为主的放射病。 如果受大剂量的辐照,不仅当时会产生机体病变,而且辐照停止后还会产生远期效应或遗传效应,如诱发癌症,后代患小儿痴呆症等。 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版序: B/0 JD/QWJ002 21 长期接受超容许剂量的慢性辐照,可引起收慢性放病,如皮肤损伤,造血和生育能力受损、白内障等。 辐射的预防 要防止辐 射引起的放射性疾病,首先要控制好辐射源的质量,尽量减少辐射源的用量,选择危害小的辐射源;其次要做好外照射保护、设置防护屏蔽和相应的警告标志,尽量减少人员受辐照的时间;此外辐射源维护、操作有关的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严格掌握职业禁忌症。 放射标准不得超过 5rem/y。 中毒及危害 聚酯厂常见化学物品的特性 聚酯 1)来源及用途 聚酯是聚合工厂的最终产品,它以切片和熔体的形式存在。 熔体供直接纺POY、 FDY 等,而切片则经检验分析后包装出厂,可用来纺长丝、短纤等。 2)化学纤维 聚 酯的结构式为 H— [OC2H4— CO2— C6H4— CO2— C2H4]n— OH,式中的 n 为 100— 108,平均分子量为 19000 左右,英文名称为 poiyesterchlp。 聚酯是化学性能稳定的物质,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与一般的酸碱不起反应,但在热的强碱(如NaOH)溶液中会发生皂化反应。 3)物理性能 ~外观 :白色或透明的Φ 3 4mm 左右的切片 ,无异味 ~熔点 :250— 260℃ ~沸点、闪点:无 ~密度:切片为 ;熔体约 ;切片松密度为 750kg/m3 ~极限氧指数(维持燃烧所必需的 最低氧气体积百分含量): 4)危险特性 聚酯熔体温度为 285℃左右,要防止烫伤,特别是停车后重新开车时,铸带头处可能会喷出黑色降解产物,要注意防护。 聚酯切片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会产生爆炸,是一种安全的产品。 5)事故处理措施 聚酯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版序: B/0 JD/QWJ002 22 ~火灾:可用水、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蒸汽等将火扑灭。 ~烫伤:送医院处理。 6)贮运要求 防止破包而使杂物混入,否则会对后加工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精对苯二甲酸( PTA) 1) 来源与用途 PTA 是由外面购入的,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之一。 在 PTA 输送及浆料配制岗 位会接触到 PTA。 2) 化学性能 ~分子式: HOOC— C6H4— COOH ~英文名称: Pure Terephalic acid ~反应特性:它是一种弱酸,能与醇、碱反应 3)物理性能 ~外观:白色粉末状晶体,无异味 ~熔点:封管中熔点均 425℃,常压下在 300℃时升华 ~自燃温度: 600℃ ~密度:晶体为 ;松密度为 1015kg/m3。 ~溶解性能,难溶于水,微溶于乙二醇。 ~ 20℃时蒸汽压: 4)燃烧爆炸危险性 ~当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 克 /升时能产生爆炸 (最大压力升高率为 )。 ~当温度操作中要注意排风及输送设备的防静电触地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