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内容摘要: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t/s 0 T 2T 3T 4T 5T 6T v/(ms1) B C D s1 s2 s3 A 互成角度度两个力的合成 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题 : 在 “ 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 ” 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实验时图板应该 __________( “ 水平放置 ” 、 “ 竖直放置 ”或 “ 任何方向放置 ” );用两只弹簧秤分别挂在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 O 点静止。 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字母表示 ________和 _______以及 _________。 A、 O 点的位置 B、两只弹簧秤的计数 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 D、橡皮条的伸长长度 E、两条细绳套间的夹角 F、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用描迹法) 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另一个 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任一点的坐标 x 和 y,利用 vtx 、 221gty 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该试验的注意事项有: ⑴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⑵用重锤线检验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 ⑶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 ⑷如果是用白纸,则应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在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先以重锤线方向确定 y 轴方向,再用直角三 角板画出水平线作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⑸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摆长的测量:让单摆自由下垂,用米尺量出摆线长 L/(读到 ),用游标卡尺量出摆球直径(读到 0. 1mm)算出半径 r,则摆长 L=L/+r 开始摆动时需注意: 摆角要小于 5176。 (保证做简谐运动);不要使摆动成为圆锥摆。 必须从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测出单摆做 50 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算出周期的平均值 T。 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再求这些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 例题: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 (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要超过 5176。 (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0 1 2 3 4 5 l 光电门 1 光电门 2 定滑轮 砝码 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