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化,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大空间建筑迅速兴起。 根据以往的经验为基础整理制订出来的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已难以适应这些新式建筑的需要,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 许多建筑物的设计形式是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包括或规范的条文无法解释的情况。 本文对大型综合性商业 高层 建筑的特点、 消防安全设计中的问题 进行了分析, 针对消防安全设计的中的问题,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 在高层消防安全中, 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逃生是建筑消防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消防设计的重中之重。 但是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各个部分功能多样极不利于人员的疏散 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在文中做出了分析,然后根据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特点,对于安全疏散的设计提出了几点意见。 安全工程专业学年论文 6 第 1 章 现今高层建筑消防的特征 1. 1 现代高层建筑消防的特征 现代高层建筑相对于以往的单体建筑,整体建筑趋于大型化,裙房的数量越来越多,住宅用房也增多,房屋的分布设计形式多样化,而高层建筑的功能也不再是单一性的。 高层建筑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就决定了其消防特性,具有以下特点: ① 易燃商品、可燃装修多,内部空间大,燃烧猛烈,特别是化工品用量极大,这些材料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和烟尘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严重影响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 ② 人员集中,人员组成复杂,流动量大,以及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都 对人员的疏散造成了困难。 ③ 而高层建筑各种风道、管道和竖井加快了燃烧速度,也使得火势蔓延迅速。 ④ 消防用水量大,消防供水以及排水的困难。 ⑤ 排烟排尘难度高。 ⑥ 消防员登高困难,地面消防行动缺乏展开的场地,扑救难度大。 ⑦ 大空间多。 第 2 章 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的问题 当前,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国家规范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全面,导致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 等人员疏散场所的消防设计、施工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工程在设计、施工 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火灾隐 患。 2. 1 选址的消防安全要求 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大型商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消 安全工程专业学年论文 7 防水源等。 大型商业建筑不应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 (库 )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 2. 2 避难层的缺失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征之一就是垂直高度较大,使得高层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消防云梯达不到火灾楼层高度,那么想从建筑外面实施救援的难度就会增大很多,所以对于高层居民来说,火灾时,自救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高层设置避难层,居民就能更好的自救。 但由于避难层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建筑 商的成本,而且避难层对建筑设计和整体美观效果都有影响,因此,导致了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但避难层的设置的缺失更加显著。 2. 3 防火间距及 消防通道的问题 1) 由于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建设的商用建筑之间密度高、空地少,没有 留出足够消防间距和 在 必须的位置设置消防车通道 ; 2) 一些 高层住宅建筑 区 ,虽然按规定设置 了 消防车通道,但不是环形车道也没有供消防车通行的 平坦空地,更 没 有回车场 (通道 )。 3) 很多高层住宅小区内 居民为了方便停车便占用了消防通道 ,或者是 小区为了便于管理和防盗,在 消防通道中设置 永久的挡车柱 ,使火灾中消防车辆不能顺利通过,而疏散通道和安全通道 长期封堵,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与火灾扑救工作的顺利进 行。 2. 4 高层建筑中装修及配套设施的问题 1) 幕墙问题。 高层建筑有许多采用玻璃幕墙作外装修。 但有些人认为玻璃幕墙平时造成城市中光污染,火灾时是上下蔓延的通道,同时玻璃坠落,对下面人员造成很大的威胁。 2) 潜在隐患。 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和美观,集中的供应空调和 高负荷的用电量 、冷热水供应 ,必然会加大建筑本身的负担,由此带来 的 电器 以及 燃气、锅炉、燃油等 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 3) 消火栓箱问题。 很多在 建楼的消火栓箱为了美观直接镶嵌在墙体里,导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符合要求。 安全工程专业学年论文 8 第 3。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论文
相关推荐
楼 西餐厅 372 4 5 舞厅 578 4 总 和 五 楼 桑拿池 86 10 夜总会 930 4 中餐厅 230 2 5 贵宾房 800 10 总 和 公共 设施 m2 (m3/D) (m3/D) (m2/p) (m3/h) 次 /D 道 路 16346 2 绿 化 863 2 泳 池 总 和 累计总和 注: 裙楼及主体建筑部分用水量小时变化系数均为 K 时 =2;
护;通道出入口搭设 35 米长、 3米宽的防护棚,棚顶满铺竹跳板,竹胶板;楼层临边设钢管防护栏杆,并按间距 500 刷黄黑相间油漆以作警示。 室内楼面各预留孔(给排水、通风),采用木栅上钉 10mm厚以上竹胶板封闭。 模板的支撑体系必须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验算,并规定模板的装拆程序。 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拆除后从楼层内运出,不得用塔吊横向拉出,并应设置悬挑卸料平台
4. 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的施工顺序,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5. 支撑系统直接支设在 基土上时,立柱支撑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基土亦应充分夯实,并应有适当的排水措施,防止在施工期间基土沉陷,导致模板系统下沉,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6. 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设置必要的临时连杆和斜撑,来保证模板系统的空间稳定性,以防施工中产生位移甚至倾覆。
础工程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地质情况复杂地区,尤其是在滨水带,常会出现地下的淤泥层,如果开挖方法不当,引发淤泥涌动,轻者导致桩位偏移,重者造成折桩。 发生这类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未采取必要的支护和防淤泥涌动措施。 压桩施工前应清除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应对每个桩位进行钎探清查一遍。 对桩 平直度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度超过 1/1 仪旧桩长,并大于 20~
夹具间距为 6d7 d (d 为钢 丝绳直径 ),钢丝绳甩出卡具的自 由端长度不小于 120mm 且 ≥12d。 固定端要用木契子契紧。 8 检查验收 验收程序 悬挑卸料平台安装完成后,在使用前,应进行荷载试验,由项目 技术负责人按黔建施通 [2020]329 号文第四条规定,组织施工单位项 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工程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专项方案编写人员和施工员、质检员
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通往卧室、起居室 的 过道净宽不应小于1m;通往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 ,过道在拐弯处的尺寸应便于搬运家俱。 (实际设计尺寸应含抹灰厚度 5cm) 户内门洞 类别 洞口尺寸( m) 洞口高度( m) 入户门 单扇≥ ,子母门 ≥ 起居室 单扇 ≥ 卧室门 单扇 ≥ 厨房门 单扇 ≥ ,推拉 ≥ 卫生间门 单扇 ≥ 外墙门窗 类别 洞口尺寸 ( m) 洞口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