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系统组建方案论文内容摘要:

宽 20M,长 53M 的综合现代化办公场所。 办公楼距其他建筑距离如下表: 表 221 办公楼距其他建筑距离表 楼名 与办公楼距离 职工宿舍一栋 236M 职工宿舍二栋 267M 食堂 445M 门卫室 612M 建筑物管理间位置、结构 主机房设置在办公室的里端(储藏室和空调机房的隔壁)。 面积大约 12 个平方米。 地面安装全钢结构的防静电地板(离地面 15公分高),并安装机房等电位系统。 机房强电防雷系统(由贵集团公司选择安装,如有需要,方案另送)。 考虑到机房电源、接地、照明、防水、防尘等等。 同时安装防尘天花板。 水平布线路径 水平布线采用 100*80 的铁皮桥架。 使用吊装形式。 下线用直径 25 的 PVC 管地埋到办公间的隔间底下,通过隔间的空隙穿接到工作平台,并打接模块。 沿总经理办公室的一排办公间,水 平采用 80*60的铁皮桥架,并通过直径 20的 PVC管送至桌面。 某集图电话系统组建方案 第 4 页 共 22 页 第三章 电话系统系统布线 电话布线也属于 综合布线系统 的其中一个类别,综合布线 由 6 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 由于采用星型结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独立地接入综合布线中。 因此,系统易于扩充,布线易于重新组合,也便于查找和排除故障。 工作区子系统 电话 布线工作区子系统是一个可以独立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该子系统包括水平配线系统的信息插座、连接信息插座和终端设备的跳 线以及适配器。 工作区的服务面积一般可按5~10 平方米估算,工作区内信息点的数量根据相应的设计等级要求设置 , 工作区的每个信息插座都应该支持电话机 、数据终端、计算机及监视器等终端设备 , 图 31 水平 区子系统 电话布线 水平区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楼层分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楼层配线设备等组成。 一般情况,水平电缆应采用 大对数 电缆。 在水平子系统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应采用光缆,即光纤到桌面。 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 电话布线 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电 话、数据、电视系统和监视系统,并方便地进行管理。 电话布线 水平子系统的电缆长度应小于 90米,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某集图电话系统组建方案 第 5 页 共 22 页 Plenu mC a b l e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i o n sC l o s e tI n fo r m a ti o nO u tl e t (I O )IOIOIO 图 32 管理间子系统 电话布线 管理间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配线设备的房间内。 管理间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 /输出设备等组成,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中。 管理间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 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 电话布线 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 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 在管理点,应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 垂直干 线子系统 电话布线 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分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在确定垂直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 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 2对,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 大对数电缆 ,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或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语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机房,则应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语音和数据的需要。 当必要时,也可以采用 光缆系统予以满足。 设备间子系统 电话布线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 电话布线 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建筑群子系统 电话布线 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监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 电话布线 系统,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 统应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 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 此外安装时至少应予留 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 建筑群子 系统 采用直埋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个沟内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 某集图电话系统组建方案 第 6 页 共 22 页 第四章 电话 布线系统的设备配置 电话布线 系统的主干线路连接方式均采用星型拓朴结构,要求整个布线系统的主干 大对数 电缆的交接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两次。 即从楼层配线架到建筑 群配线架之间,只允许经过一次配线架,即建筑物配线架,成为 FD— BD— CD 的结构形式。 这是采用两级干线系统(建筑物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进行布线的情况。 建筑物配线架至每个楼层配线架的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 大对数 电缆一般采取分别独立供线给各个楼层的方式,在各个楼层之间无连接关系。 这样当线路发生障碍时,影响范围较小,容易判断和检修,有利于安装施工。 缺点是线路长度和条数增多,工程造价提高,安装敷设和维护的工作量增加。 如上所述, 在在本次方案中根据该集团的建筑物情况其中 职工食堂采用 FDBD 结构,职工宿舍 采用 FD/BD 结构,办公大楼采用 FDBDCD 结构。 职工食堂与 标准 FDBD 结构 图 411建筑物标准 FDBD结构 在本次方案中根据该集团的建筑物情况其中 职工食堂采用这种结构 , 因为该 建筑的楼层面积不大,用户信息点数量不多时,为了简化网络结构和减少接续设备, 所以采用该结构。 某集图电话系统组建方案 第 7 页 共 22 页 职工宿舍与 FD/BD 结构 图 421建筑物 FD/BD结构 在本次方案中根据该集团的建筑物情况其中的职工宿舍采用这种布线结构,原因有以下两点: ( 1)小型建筑物中信息点少且 TO至 BD之间的电缆的最大长度不 应超过 90m,没有必要为每个楼层设置一个楼层;( 2)当建筑物不大但信息点很多, TO至 BD之间电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 90m时,为便于维护管理和减少对空间占用的目的采用这种结构。 比如高校旧学生宿舍楼的 电话布线 系统,每层楼信息点很多,而旧楼大多在设计时没有考虑 电话布线 系统,如果占用房间作楼层配线间,势必占用宿舍资源,很不经济;学生宿舍都没有吊顶且楼高都不超过 3m,在公共走廊吊装挂墙式机柜,既不安全,又不便管理。 因此,许多高校旧学生宿舍楼 电话布线 系统采用这种结构。 某集图电话系统组建方案 第 8 页 共 22 页 办公大楼与 FDBDCD结构 在本次 方案中根据该集团的建筑物情况其中办公大楼采用了这种布线结构原因是, 当建筑物是主楼带附楼结构,楼层面积较大,用户信息点数量较多时,可将整幢智能建筑进行分区,各个分区视作多幢智能建筑群。 在智能建筑的中心位置设置建筑配线架,在各个分区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