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晶闸管才被称为半控型器件。 只有门极触发是最精确、迅速而可靠的控制手段。 可关断晶闸管 可关断晶闸管简称 GTO 1) 可关断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图 GTO 的结构、等效电路和图形符号 GTO 的导通机理与 SCR 是完全一样的。 GTO 一旦导通之后,门极信号是可以撤除的,在制作时采用特殊的工艺使管子导通后处于临界饱和,而不像普通晶闸管那样处于深饱和状态,这样可以用门极负脉冲电流破坏临界饱和状态使其关断。 GTO 在关断机理上与 SCR 是不同的。 门极加负脉冲即从门极抽出电流(即抽出饱和导通时储存的大量载流子),强烈正反馈使器件退出饱和而关断。 晶闸管具有驱动简单 第 3 章 主电路的设计 系统总设计框图 系统原理方框图如 所示: 图 系统原理方框图 系统主体电路原理及说明 带电阻负载的电路图及波形图 单相电源输出 驱动电路 负载电路 保护电路 整流电路 带电感负载的电路图及波形图 假设 ,工作于稳定状态,负载电流连续,近似为一平直的直线。 (1) 工作原理 在电源电压 2u 正半周期 间, VT VT4 承受正向电压 , 若在 t 时 触发 ,VT VT2 导通,电流经 VT负载、 VT4和 T二次侧形成回路,但由于大电感的存在, 2u 过零变负时,电感上的感应电动势使 VT VT4 继续导通,直到 VTVT2 被触发导通时, VT VT4 承受反相电压而截止。 输出电压的波形出现了负值部分。 在电源电压 2u 负半周期间,晶闸管 VT VT2 承受正向电压,在 t 时触发, VT VT4 导通, VT VT2 受反相电压截止,负载电流从 VT VT4中换流RL至 VT VT2中在 2t 时,电压 2u 过零, VT VT2 因电感中的感应电动势一直导通,直到下个周期 VT VT4 导通时, VT VT2 因加反向电压才截止。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 2 时,负载电流 di 才连续,当 2 时,负载电流不连续,而且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均接近零,因此这种电路控制角的移相范围是 20 。 ( 1) 输出电压平均值 dU 和输出电流平均值 dI (321) (322) ( 2)晶闸管的电流平均值 dTI 和有效值 TI (323) (324) ( 3)输出电流有效值 I和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 2I (325) ( 4)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均为 ddT 21II dIII 222U c osπ22ds i n2π1 222d UUttUU RUI dddT 21 II 原理图的分析 Ti 2i dLRu dV T 3V T 1V T 2 V T 4u 1u 2单 结 晶 闸 管 触 发 电 路 1单 结 晶 闸 管 触 发 电 路 2单 结 晶 闸 管 触 发 电 路 3单 结 晶 闸 管 触 发 电 路 4 该电路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电源,过电保护电路,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构成。 输入的信号经变压器变压后通过过电保护电路,保证电路出现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不至于伤害到晶闸管和负载。 在电路中还加了防雷击的保护电路。 然后将经变压和保护后的信号输入整流电路中。 整流电路中的晶闸管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动作,以发挥整流电路的整流作用。 在电路中 ,过电保护部分我们分别选择的快速熔断器做过流保护 ,而过压保护则采用 RC 电路。 这部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电 路的简单性,所以才这样的保护电路部分。 整流部分电路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的我们学过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该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利用晶闸管的开关特性实现将交流变为直流的功能。 触发电路是由设计题目而定的,题目要求了用单结晶体管直接触发电路。 单结晶体管直接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变化较大,而且由于是直接触发电路它的结构比较简单。 一方面是方便我们对设计电路中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第 4 章 辅助电路的设计 驱动电路的设计 对于使用晶闸管的电路,在晶闸管阳极加正向电压后,还必须在门极与阴极之间加触发电压,使晶闸管在需要导 通的时刻可靠导通。 驱动电路亦称触发电路。 根据控制要求决定晶闸管的导通时刻,对变流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 触发电路是变流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流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与触发电路有直接关系,因此,正确合理地选择设计触发电路及其各项技术指标是保证晶闸管变流装置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 触发电路 晶闸管触发主要有移相触发、过零触发和脉冲列调制触发等。 触发电路对其产生的触发脉冲要求: ① 触发信号可为直流、交流或脉冲电压。 ② 触发信号应 有足够的功率(触发电压和触发电流)。 由闸管的门极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同一型号的晶闸管的门极伏安特性的分散性很大,所以规定晶闸管元件的门极阻值在某高阻和低阻之间,才可能算是合格的产品。 晶闸管器件出厂时,所标注的门极触发电流 Igt、门极触发电压 U是指该型号的所有合格器件都能被触发导通的最小门极电流、电压值,所以在接近坐标原点处以触发脉冲应一定的宽度且脉冲前沿应尽可能陡。 由于晶闸管的触发是有一个过程的,也就是晶闸管的导通需要一定的时间。 只有当晶闸管的阳极电流即主回路电流上升到晶闸管的掣住电流以上时,晶闸管才能导通 ,所以触发信号应有足够的宽度才能保证被触发的晶闸管可靠的导通,对于电感性负载,脉冲的宽度要宽些,一般为 ~1MS,相当于 50HZ、 18 度电度角。 为了可靠地、快速地触发大功率晶闸管,常常在 触发脉冲的前沿叠加上一个触发脉冲。 ③ 触发脉冲应有一定的宽度,脉冲的前沿尽可能陡,以使元件在触发导通后,阳极电流能迅速上升超过掣住电流而维持导通。 触发脉冲的宽度要能维持到晶闸管彻底导通后才能撤掉,晶闸管对触发脉冲的幅值要求是:在门极上施加的触发电压或触发电流应大于产品提出的数据,但也不 能太大,以防止损坏其控制极,在有晶闸管串并联的场合,触发脉冲的前沿越陡越有利于晶闸管的同时触发导通。 ④ 触发脉冲必须与晶闸管的阳极电压同步,脉冲移相范围必须满足电路要求。 例如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要求触发脉冲的移项范围是 0度 ~180 度,带大电感负载时,要求移项范围是 0度 ~90度;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时,要求移项范围是 0 度 ~90 度。 ⑤ 触发脉冲与主电路电源必须同步。 为了使晶闸管在每一个周期都以相同的控制角 被触发导通,触发脉冲必须与电源同步,两者的频率应该相同,而且要有固定的相位关系,以使每一周期都能在同样的相位上触发。 触发电路同时受控于电压 uc 与同步电压 us 控制。 保护电路的设计 在电力电子器件电路中,除了电力电子器件参数要选择合适,驱动电路设计良好外,采用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 du/dt 保护和 di/dt 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
相关推荐
图 23 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串、并接 七 种 常 用红外发射电路 红外光发射器电路有支流电流驱动电路,交流电流驱动电路和麦冬电流驱动电路三种。 按照构成发射电路所用之器件的不同,可分为分立元件组成的发射器电路、以通用集成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发射器电路和由专用红外集成电路构成的发射器电路等。 基本的红外光发射器电路、分立元件无稳态多谐振荡红外光发射电路、与非门振荡红外光发射电路 、 20kHz
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 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 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 555 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分别如 下 图 2: 图 2 555 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 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 T 及功率输出级。 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 VCC /3 和
给 U3一个下降沿, U3 就开始减计数,从而秒的个位实现十进制。 图 3 十进制电路图 8 要想实现六十进制,则一开始要 将 U3 置成六,必须使 LD=0,才能置数;但要实现减计数,又必须使 LD=1。 所以我使用了 CR的清零功能,总开关闭合时,CR=1,此时显示为 0,总开关断开时, CR=0,减计数开始, U4 上 BO 输出借位为0, LD 接 BO=0,给 U3 置数, 下一瞬间,
即S =R =1 时 ,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2. 置 0 状态。 当 S =1, R =0 时,如果基本 SR 触发器现态为 Q =Q =0,因 R =0,会使 Q =1,而 Q =1 与 S =1 共同作用使 Q 端翻转为 0;如果基本 SR 触发器现态为 Q =0、 Q =1,同理会使 Q =0,Q =1。 只要输入信号 S =1, R =0,无论基本 SR 触发器的输出现态如何
双通道型 交流毫伏表外观及 面板如图 19 所示。 ① — 电源开关 将按键按下接通电源;按键弹出为 “关 ”的位置。 ② — 量程旋钮 开机前,应将此旋钮调至最大处。 当输入信号送至输入端后,调节此旋钮,使表头指针指示在表头的适当位置。 左边为 CHI 的量程旋钮,右边为 CH2 的量程旋钮。 ③ — CHl输入端口 输入信号由此端口输入。 ④ — 方式开关 当此开关弹出时, CHl和
殊功能寄存器的编程,可以方便的选择定时器 /计数器两种工作模式和 4 种工作方式。 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在方式 0 时,为 13 位的计数器,由 TLX(X=0、 1)的低 5位和 THX 的高 8 位所构成。 TLX 低 5 位溢出则向 THX 进位, THX 计数溢出则置位 TCON 中 的溢出标志位 TFX. 当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于方式 1,为 16 位的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