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探讨内容摘要:

域迅速向高技术含量的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工业制造业、电力工程、矿山建设等转变;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快速增长。 以“中国中铁”为首的一批总承包企业快速成长,已有能力承建国际重大工程,实力跻身世界同行前列,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国际工程承包“第一梯队。 ”这些为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探讨 我国工程总承包事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既缺乏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又未得到政府、公众的普遍认同。 但由于工程总承包在项目建设和管理上的优越性,在今后将越来越得到彰显。 21世纪初期 国际 工程 承包市场发展趋势 进入 21世纪,国际国内经济和政治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工程承包产业内部分工体系进一步形成,导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影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外部环境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影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良好,对国际工程 建筑 服务出口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预期全球经济在未来 5年的增长率可稳定在 3%左右,其中发展 中国 家未来 20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可达 5%以上。 建筑业投资规模扩大。 受世界 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全球建筑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统计, 1999年世界主要的 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业投资规模为 35000亿美元。 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预测分析, 19992020年全球工程 建设 市场将保持 %的年均增长率, 2020年将达到。 据此推算, 2020年全球建设支出将达到。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建筑业市场扩大开放。 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使资本、 技术 、货物和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服务等各种 生产 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趋势,工程和建筑服务作为WTO 服务贸易的重要行 业得到促进和发展,尤其是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生效,成为工程和建筑服务自由化的催化剂,各缔约方政府项目市场更加开放。 按 1991年国际建筑周刊刊登的国际招标项目数量分析,全球建筑工程市场的开放度约为 25%,当时日本、韩国等建筑市场还没有对外开放, 1995年《服务贸易总协定》和《政府采购协定》生效以后,国际建筑市场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而开放度得到提高,约达 30%左右,所以,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实际规模约为 8750亿美元。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分析,工程建筑业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大的服务部门之 一。 信息技术发生革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重大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呈现跳跃式发展势头,因而对建筑服务需求增加,土木建筑 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探讨 和 基础 设施承包市场。 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中东建筑市场有望再度兴旺。 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对能源的消耗增长迅速,自 1999年末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飚升,一度达到 30美元 /桶的高水平,尽管一些人士担忧原油价格长期保持高价位将大幅度增加制造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成本,但是石油进口国 与欧佩克成员的谈判成效微弱,国际原油价格可望在未来 3到 5年保持在约 20美元 /桶的水平上。 石油输出国外汇收入急剧增加,将促使中东建筑市场复苏和再度兴旺。 二、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内发展趋势受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工程规模大型化。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包的单项工程规模正在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发包项目的投资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项目总承包可节省业主的成本和时间,所以发包的形式发生变化;此外承包商经营和 管理 大型项目的能力不断提高,也使服务的范围不断延 伸。 科技革命与标准化。 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科技开发投入加大,科技含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的杠杆;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 使工程管理技术日益提高。 预期未来几年,国际服务贸易的标准化对工程承包商的资质要求和对服务的 质量 标准要求,将成为市场准入的新的技术壁垒。 产业分工体系深化。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产业分工体系。 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基本上控制了高科技含量的制高点;日本由于工业制造技术的发达和相对低廉的成本,基本控制了建筑工程相关的 设备 供应的主动权;韩国、南斯拉夫 和土耳其等早期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在大型项目的实施总承包市场已经占据优势的基础上,正在向技术含量高的项目 设计 和咨询方面发展。 承包和发包方式发生变革。 由于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对建筑服务的需求扩大,因而,全球建筑市场的投资者主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增长缓慢,各国政府项目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有所减少,而伴随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私人资本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增加。 业主结构的变化,也使承发包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带资承包成为普遍现象,项目融资在 21世纪将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 这 将大大提高业主对承包商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探讨 国际承包商之间的兼并与重组愈演愈烈。 国际承发包方式的变化,使得承包商的角色和作用都在发生变化,承包商不仅要成为服务的提供者,而且要成为资本的运营者和投资者。 尤其在对大型和超大型项目的运做方面,一般 企业 很难独立承担。 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兼并和重组不断发生,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兼并中获得了新的金融和技术支持,竞争力不断提高。 为工程建筑服务的金融业日益发达。 国际工程建筑服务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正在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商界的重视。 金融服务国际 化和自由化的发展,为工程建筑服务提供了日益增多的跨国金融服务,包括跨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服务。 另一方面,由韩国、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发起的国际工程担保联盟正在酝酿之中,这将为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推动力。 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探讨 第 2 章 电力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的含义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以下简称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 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 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 工程总承包的具体方式、工作内容和责任等,由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合同中约定。 工程总承包主要有如下方式: 设计采购施工( EPC) /交钥匙总承包。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2.设计 — 施工总承包( D— B) 设计 — 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 — 采购总承包( E— P)、采购 — 施工总承包,( P— C)等方式。 工程总承包的项目风险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 工程项目作为集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它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人们将它称之为风险。 风险是项目系统中的不可靠因素,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最终导致了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