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内容摘要:
标: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复杂而迅速发展变化的信息环境的特点,增加对信息和信息检索的理性认识,培养敏锐的情报意识;掌握科技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情报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学会独立科学主动系统地获取知识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和有效加工利用信息,有效地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 创造性多思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未来科技人员必备的科研素质,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 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基本要求 :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概况;掌握有关科技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认识科技信息检索对于科技人员的重要意义;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存贮和检索文献信息的规律,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系统的主要结构内容和特点;掌握利用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查找相关文献情报的基本技能;掌握文献信息利用的基本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如 CNKI、 WIP、 EI、 EBSCO 等)。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权威检索系统(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及查找原始文献的方法等。 难点:分析检索课题的主题概念,确定检索策略;选择检索数据库和检索途径、检索方法;找出原始文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着重通过教学演示、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培养提高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意识以及自如地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能力、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 、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章序 讲 授 内 容 学时 实 习 内 容 学时 总学时 1 信息素质与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2 2 7 2 电子与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2 2 3 计算机检索基本知识 2 2 4 中文数字资源检索利用 2 利用 VIP、 CNKI等进行检索 2 4 5 EBSCO 及英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利用 2 利用 Springer、 EBSCO 等进行检索 2 4 6 Ei 及英文综合参考数据库 检索利用 2 利用 Ei等进行检索 2 4 7 CA 及英文专业参考数据库 检索利用 2 自选有关专业数据库检索 2 4 8 INTERNET 网络信息资源 与搜索引擎的利用 2 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2 4 9 CALIS 与数字图书馆信息 资源检索利用 2 利用数字图书馆等进行检索 2 4 教学内容与要点 1. 信息素质与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了解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等基本概念、特点及其类型,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并掌握一般文献和特种文献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信息素质的涵义与意义 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 2. 电子与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了解数据库的含义、类型、构成与发展;了解美国、中国以及其它各国数据库的生产现状以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网上图书馆等电子网络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其使用。 数据库概述 联机数据库 联机馆藏书目数据库 电子图书 电子报纸 网上图书馆 其它电子网络信息资源 3. 计算机检索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了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检索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及其检索策略的构建与调整。 计算机检索基本原理 计算机检 索策略的构建与调整 计算机检索的基本类型 单机检索 光盘数据库检索 国际联机检索 网络检索与搜索引擎的利用 全文检索 4. 综合性参考数据库及其检索利用 SCI— 《科学引文索引》 SSCI Aamp。 H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8 EI《工程索引》 STTP— 《科学会议录索引》 SA— 《科学文摘》 5. 专业性参考数据库及其检索利用 INSPEC— 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 BA生物学文摘 OCLC 系统 CSA— 科学文摘 MA— 金属文摘 EA— 环境文摘 PA— 污染文摘 其它各专业使用 WINSPIRSD 的数据库 6. 中文参考数据库及其检索利用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万方数据库系统 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 复印报刊资料总汇 7. 中英文全文数据库与全文服务 全文数据库概述 英文全文数据库及其检索利用 互联网上的全文链接服务与全文传递服务 8. INTERNET 信息资源与搜索引擎的利用 9. CALIS 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检索利用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hina Academic Library amp。 Information System) 超星数字图书馆系统 “ 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推广单位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方正 Apabi 数字图书馆 中国数字图书馆 10. 检索结果的综合分 析与利用 文献情报资料阅读方法论。 科技情报的分析研究方法论。 情报分析研究报告的写作。 综述与述评的写作。 科技译文的翻译。 四 、 其它 教学环节的要求 学生都必须按照教学统一要求,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检索室或校园内的其它任何一台电脑上校园网进行检索实习,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规定的研究型课题实习作业。 9 一周内通过校园网交结业作业,并从中牢固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具体操作技能; 了解和掌握各类电子文献(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电子报纸等)和各类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掌握检索、浏览和有效下载利用电子 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五 、 本课程与其 它 课程的联系 学生应具备以下课程的基础知识 a)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b) 数据库基础知识 c) 专业基础知识 d) 英语 六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方法:考勤:作业:考试比例为 2: 4: 4 对学生的考核以平时作业和最后的综合实习作业为主,以课堂听讲、网上阅览讲义为辅。 只要选修到本课程,并在教师集中辅导和个别指导下,按要求独立完成每次课后的作业(总计 9个),掌握获得有关文献信息的基本检索技能,即可获得学分。 学生自行到图书馆进行实习,由检索室值班老师负责答疑、指 导。 七 、教学参考书目 《电子数字资源检索与利用》肖珑、张春红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 1版 《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教程》 王梦丽、张利平等编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20 第1版 《信息检索》张惠惠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 1版 《电子信息源与网络检索》谢新洲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第 1版 《电子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利用》(自编讲义) 卢胜利、赵团、高景山等编著 《科技信息检索》 沈传尧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第 1版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原理与技术》张明珍主编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符绍宏、雷菊霞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 1版 《科技文献检索》赖茂生、徐克敏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 2 版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潘卫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 第 1版 10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Computer culture base 课程编号: 学时数: 40 学时 学分数: 4 学分 适用 专业: 各学院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以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原则,要求达到计算机教学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第三个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信息管理基础层次的教学要求。 1. 计 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 2. 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 3. 掌握 Windows 操作 系统的使用方法 ; 4. 熟练掌握 中英文 汉字输入方法; 5. 熟练掌握 Office 的主要软件 Word; 6. 熟练掌握 Excel 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 基本要求:最终具备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简单应用和继续学习计算机的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 知识方面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 Windows2020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 Word、Excel 的基本知识和应用;了解计算机中数据安全和控制的应用。 技能方面 掌握一种汉字的输入方法,并获得较快的文字录入速度;熟练掌握 Windows的文件(文件夹)的相关操作及功能设置; 熟练掌握 Windows 运行环境的设置和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熟练掌握 Word 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操作;熟练掌握 Excel图表和表格的操作。 2. 课程重点: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数制系统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计算机系统的组 11 成,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Windows2020 的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Word2020 的基本操作,文本的输入、编辑、 排版、打印及表格制作。 Excel2020 的基本操作,图表、公式、函数的使用,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3. 课程难点:数制的概念,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五大部件的作用。 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排版技术及图文混排功能的应用。 图表、公式、函数的使用,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4. 综合性设计作品: ( 1) 利用 word 基本功能,如段落的排版、图片的嵌入等,要求学生 设计一个 word 文档,主题可包括:报纸、海报、贺卡、个人简介、自荐书等形式,在主题上不可以限制,学生可任意发挥。 ( 2) 利用 excel 的基本功能,如公示的使用及计算,函数 的应用等,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 excel 表格,内容涵盖所要求的基本功能,主题如:工资表,奖学金表,通讯录、成绩表等。 四、 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讲解与互动的教学方式。 对于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采取多列举实例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趣味化。 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融于实用性较强的案例中,并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相应的操作,积极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分配: 课次 授 课 内 容 课时 授课 方式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讲练 2 熟悉键盘、指法练习 (使用 CAI 软件 XDZ) 2 讲练 3 讲制数及其转换 2 讲练 4 Windows 桌面管理、应用程序的管理 2 讲练 5 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 2 讲练 6 写字板和记事本、汉字输入方法 2 讲练 7 习题课 2 讲练 8 Word2020 的启动和退出、窗口组成 2 讲练 9 文件的基本操作 2 讲练 10 文本编辑方法 2 讲练 12 11 格式及排版操作,打印技术及插入对象 2 讲练 12 Word 综合设计作品 2 讲练 13 EXCEL2020 基本操作、数据输入 2 讲练 14 工作表编辑、格式化工作表 2 讲练 15 公式(运算符、引用方式) 2 讲练 16 函数( SUM、 AVERAGE、 IF、 COUNT、 COUNTIF、 MAX、MIN、 RIGHT、 LEFT、 MID、 ROUND) 2 讲练 17 排序与数据筛选 2 讲练 18 Excel 综合设计作品 2 讲练 总复习 讲练 19 结课考试 2 机试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完成各章节的实验任务 教学过程中安排阶段测试和结课考 试,针对学生接受知识、教师教学的情况予以评价,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学生针对自己的知识漏洞予以弥补,并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效率,真正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后续课程是《 C 语言程序设计》、《 VB 程序设计》。 因此,本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 上机考试采用自动上机考试系统,实践操作占 80%,理论考试占20%。 七、教学参考书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郝长胜,内蒙古人 民出版社, 第三版 13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C Language Programming 课程编号: 21000102 学时数: 60学时 其中实验学时数: 26。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相关推荐
土壤和水体中化学农药的去毒与净化是治理化学农药污染的有效方法 [8],并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途径 有机磷农药被微生物降解是它们在土壤中转化的重要途径,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主要存在以下过程 : 一种是微生物本身含有可降解该农药的酶系基因,当有机磷农药进人土壤后,微生物马上能产生降解有机磷农药的降解酶,在这种情况下,降解菌的选育较为容易 ;
三、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十 四 章 碳水化合物 (3 学时 ) 教学要求 掌握: 单糖的结构及变旋光现象,糖苷的形成,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了解: 双糖,多糖的结构及性质。 教学内容 一、 分类和命名 二、 单糖的性质 三、 单糖的变旋光现象及环状结构 四、 糖苷 五、 二糖和多糖 第十 五 章 氨基酸 、多肽与 蛋白质 (2 学时 ) 教学要求 掌握: 氨基酸的构型、命名
Products 2 36 36 2 1013009 生物农药 Biopesticide 2 36 36 2 植 物 生 产 模 块 1014010 杂草学 Weed Science 2 36 36 2 1114046 作物学通论 Introduction to Crop Science 2 36 36 2 1413026 园艺学通论 Introduction to Horticulture 2
处理,由事故责任方承担发生的费用。 ,应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定处理。 六、合同价款与支付 2合同价款及调整 承包人依据中标通知书中的中标价格在协议书内约定。 非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由发包人承包人依据工程预算书在协议书内约定。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 下列三种确定合同价款的方式,工程施工合同 17 双方可在专用条款内约定采用其中一种: (1) 固定价格合同。
母家标准《生产主去农 安全 nt 亵求总要号主已忘 12部 i 衷 1 11 丫 .illt. l[v 设计 J] 哇标准》 GBZl 的嫂 2言。 转送盘西应在榴应位置设置交通管制指示、炮火管制提示 等安全标志。 机械设备的旋转仲、肩闭装置 E等零部件应设置防护罩或 警示标志。 13 填装、起捕、倒车等工序的相关设施、设备上 Jillt 娃黛曹哥 尔栋建豆、警报装置。 转运作 iI: 现场 J
300~ 500 kg/(),取 350 kg/(),求:单台焚烧炉排面积 :A A=G/=500*103/(24*350)= ㎡ 故:单台焚烧炉炉排面积不小于 平方米,炉排总宽度取 6米,炉排总长度为 10 米,隔墙为 米。 ( 3)燃烧室热负荷 qv 燃烧室热负荷是衡量单位时间内单位容积所承受热量指标,燃烧容积为一、二次燃烧室之和。 燃烧室热负荷的大小即表示燃烧火焰在燃烧室内的充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