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班组应急处置方案内容摘要:

压 逆转的措施 [可以在风路上布置消防集中水幕 ]和灭火人员能迅速摆脱高 温烟火危害的条件,否则,消防人员不可在火源的上风侧灭火。 要在发 生火灾的巷道中增置强力喷雾区,以减小火风压。 井下发生火灾,必须对主通风机进行正确调度,防止灾情扩大。 封闭火 区时,对采用先进后回或先回后进,同时封闭,要根据火区 是否与瓦斯积聚区联通、老塘瓦斯情况、着火点下风侧易燃物情况、通风系统的稳定性,风流中瓦斯浓度变化趋势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b)具体地点发生火灾时的处理方法: 主井或副井底及车场发生火灾,在确保着火点上风侧无人员时,回 风井主要通风机反风。 采区人员可通过回风井升井。 救灾人员由回风井进入火区救灾。 运输巷发生火灾时,在确保着火点上风侧无人员时,回风井主要通 风机反风。 采区人员可通过回风井升井。 救灾人员由回风井下井。 根据 火灾发生的地点,若其下风侧有联通回风巷的风门时,可通知风门就近人员立即打开两道风门,使风流短路。 回风井和采区回风道发生火灾时,风井主要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转, 通风方式不变,救灾人员由主斜井进入灾区救 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7 报警电话: 调度室: 8001 3 水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 a)水灾事故主要有地表水溃入井下、老空突水、灾害性天气等。 b)事故多发生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中。 c)水灾事故有有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汛期,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 d)井下水灾事故的预兆: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挂汗、挂红;煤层变 凉;工作面温度降低、有雾气;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有水声;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打钻时钻孔底松软或有水。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 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 负责察看 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 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 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 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应急处置 8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水害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a)水灾事故处理原则 : 在生产过程中,当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 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 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 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人员。 发生突水后,区队长、班组长要立即向矿调度汇报突水地点、涌水量、影响范围等情况。 矿救灾指挥部下令撤出受水害威胁地区的人员, 组织人员抢救。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注意事项: 1 透水后,应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班组长要指挥现场人员沿规定的避水灾路线撤退到透 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 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 ,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 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3 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 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 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 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 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 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登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9 6 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 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