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方案内容摘要:

为 自来水 , 按照调配水用量可计算出纯水装置浓水的排放量约为。 本项目 总的用水量及排放量见表 9,水平衡图见图 3。 表 9 项目用排水量一览表 序号 用水项目 新鲜用水量 损耗量 m3/d 排 水量 备注 m3/d m3/d 1 煤气发生 炉 5 1 1 m3/d 为焦油池废水,全部 喷洒粉煤进入煤气发生炉 ,循环使用 合计 5 1 17 图 3 本项目 水平衡图(单位 t/d) 固体废弃物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煤气发生炉炉渣、煤气发生炉 旋风除尘器 除尘灰和焦油。 类比同类行业相同规模项目可知, 煤气发生炉炉渣年产生量为 1200t/a,这些固废全部综合利用(铺路或填坑), 焦油产生量为 192t/a,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 录,焦油属于危险废物(编号为 HW11),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集中收集处置 ,本次环评 建议焦油需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要求建设单位 需有焦油处置协议。 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是风机和 软化 水泵,源强为 7590dB(A)。 噪声源强表见表10。 表 10 噪声源强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台 ) 强度 (dB(A)) 1 风机 2 8090 2 软化水泵 2 7585 煤气发生炉 收集喷洒粉煤 1 新鲜水 软化水泵 软化水制取废水 泼洒抑尘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加煤箱 粉尘 1040mg/m3, 5t/a , 煤堆场 粉尘 t/a 水 污 染 物 焦油收集池 焦油废水 200 t/a 0 软化水水泵 软化水制取废水 240 t/a 0 固废 煤气发生炉 炉渣 、炉灰 1200 t/a 综合利用 焦油收集池 焦油 192 t/a 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噪 声 本项目 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源强为 75~ 90dB(A),对各个生产装置采取减振、消音等降噪措施, 再通过距离的衰减, 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其 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 , 在土建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过程中,会对原有地表产生一些扰动和破坏,从而对局部生态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由于本项目施工 工程量 小,施工周期短, 故对生态 影响 的 程度和范围相对较小。 19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已完成,此次为补办环评手续,故不再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所产废水主要是煤气冷凝水(即焦油废水) 及软化水制取废水。 本项目煤气冷凝水的产生量为 200 m3/a, 集中收集后 泼洒粉煤 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软化水制取废水的产生量为 240 m3/a, 该废水 属于清下水, 不含有机物, 水质接近自来水水质 , 集中收集后用于道路泼洒抑尘 , 不外排。 因此,本项目 没有外排废水产生。 对周围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本项目废气为点火试运行期间和应急停送气时排放的少量废气、 煤仓上煤时产生的粉尘 及煤场粉尘。 ① 粉尘 类比同行业相同规模项目可知,本项目煤仓上煤时产 生的粉尘量为 5t/a,项目采用布袋除尘器,集尘效率为 96%,风机总排风量约为 1000 m179。 /h,风机年运行天数为 300 天,每天运行 24 小时,则项目产生的粉尘排放浓度为: 5 109mg/( 1000 300 24) m179。 =179。 收集到的粉尘量为 , 全部回用于生产, 故本项目 产生粉尘经 布袋 除尘器处理后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中二级排放标准通过 15米高的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为 120mg/m3) 标准。 ② 煤场粉尘 本项目堆煤场会产生粉尘,属无组织 排放,项目年用煤量为 4800t/a, 经计算,本项目煤场粉尘的产生量为 ,环评建议在堆场周围修建挡墙并加盖顶 棚,使其以半开放的形式堆存原料,并通过泼洒水等方式抑制表面起尘,若建设单位按我们建议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可减少 ,无组织排放量仅为。 ③ 废 气 20 )10lg(10 1  ni L A iL)10lg(10 1  ni L A iL本项目在点火试运行期间和应急停送气时排放的 极 少量废气,可打开煤气放散管, 使其扩散,且本项目地处农村,经扩散至大气稀释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项目粉尘和废气在正常排放情况下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噪声主要来 源于风机、 软化 水泵等设备,噪声源强介于 8191dB(A)之间。 主要噪声设备及采取的降噪措施见表 11。 表 11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及其降噪措施 序号 噪声源 数量 噪声级 所在位置 处理措施 处理后声级 1 风机 2 91 煤气发生炉项目区 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基础减震 71 2 软化 水泵 2 91 71 本项目经治理后噪声源强及距厂界距离见表 12。 表 12 项目投产后噪声源及源强参数 噪声源 治理后声级 [dB(A)] 与临近厂界距离( m) 东 南 西 北 煤气发生炉 15 20 30 10 预测模式:采用点声源衰减预测模式和声压级叠加模式,预测噪声源对各厂界噪声评价点的贡献值。 ① 点声源衰减模式: L(r)=L(r0)- 20lg(r/r0)- △ L 式中: L(r)—距声源 r 处预测点噪声值, dB(A); L(r0)—参考点 r0处噪声值, dB(A); △ L—声源与预测点之间障碍物隔声值, dB(A),单排房及砖围墙取(A),双排房取 (A); r—预测点距噪声源距离 ,m; r0—参考位置距噪声源距离, m。 ② 声压级合成模式: 21 式中: Ln—n 个声压级的合成声压级, dB(A); Li—各声源的 A 声级, dB(A)。 厂界预测点昼间和夜间噪声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 13。 表 13 厂界噪声贡献值预测结果 单位: dB(A) 预测点 位置 贡献值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东厂界 60 达标 50 达标 南厂界 60 达标 50 达标 西厂界 60 达标 50 达标 北厂界 60 达标 50 达标 根据表 26 的 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在对设备安装基础减震,设置隔声 和消声等措施后,本项目厂界噪声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0)厂界外环境功能区为 2 类标准要求。 故 该项目对周边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煤气发生炉炉渣、煤气发生炉除尘灰和焦油。 类比同类行业 相同规模 项目可知, 煤气发生炉炉渣年产生量为 1200t/a, 这些固废全部综合利用(铺路或填坑)。 焦油产生量为 192t/a,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焦油属于危险废物(编号为HW11),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集中收集处置, 本次环评 建议焦油需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要求建设单位 需有 焦油处置协议。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废治理措施可行 ,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2 清洁生产的目的 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它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1)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2)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安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3)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实行清洁生产可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的枯竭,节水、节能、省料,并 且在生产过程中,消减甚至消除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生产和产品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减少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本项目清洁生产评述 清洁燃料 本项目生产中所用原料为甘肃华亭矿区煤。 华亭矿区所产的长焰煤质地优良,具有低灰分、低硫、低磷、高挥发份、高化学活性、 高发热量的“三高三低”特点,是优质的气化和化工用煤。 工艺先进性 ( 1)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紧凑,生产流程更加合理,收率高,大大减少了投资。 ( 2) 节约资源: 本项目通过工艺改进,将原有项目以煤做还原剂改为以 CO作为还原剂,从而可节煤约 5%。 ( 3) 煤气出口温度 400550℃ ,热能利用率极高。 ( 4) 采用该工艺不污染环境。 煤气净化部分采用管道自然冷却,少量的酚水可用于喷洒粉煤后焚烧处理,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确保不污染环境。 废物综合利用 本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废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以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3 (1) 焦油收集池煤气冷凝水全部喷洒粉煤后循 环使用,一方面节约了用水,同时减少了外排的废水量。 (2) 对收尘下来的粉尘、煤气发生炉炉渣全部综合利用。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指标分析 本项目投产运行后,实现了废水零排放,也不会产生废气排放,废渣全部综合利用,与现有工艺直接以煤作为还原剂情况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 清洁生产建议 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新思路,其实质就是由过去单纯的末端治理转变成以“预防为主” 的全过程污染物排放控制,因此,在工程设计的始终都要贯彻清洁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选用“无废”、“少废”的工艺、技术、设备,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根据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实践经验,建议厂方考虑如下建议 : (1) 生产设备、加料设备和产品包装设备要自动化、密闭化。 加强设备的检查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防止物料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2) 对生产工艺过程采取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从而减少原料的损耗和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 (3) 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杜绝人为事故发生。 (4) 加强防护措施和个人 劳动保护,预防职业中毒。 (5) 加强废水、废气的监控,严禁超标排放。 原辅料和产品按规定存放,禁止随意存放,以免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6) 对本工程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摸清污染物产生的具体部位、产生的原因及产生量,制定消除污染物产生的方案。 24 事故风险通常是指原辅材料及产品等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物料在失控状态下发生的突发事件。 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其物料泄漏量、污染程度和范围等与多种因素有关,较难用数字准确计算,如与突发事件的大小,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否快速、合理等均有关。 但事 故一旦发生,将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害有毒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风险类型及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对同类项目类比调查,项目事故风险类型确定为 煤气 泄漏、火灾、爆炸。 本项目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为: 火灾、爆炸因素分析 煤气燃 烧无烟,不污染环境,火力强,热效率高,但煤气的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决定了其在生产和输配过程中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一 旦 煤气产生泄漏,设备 遭灾停产,不仅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和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并且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所以,必须重视 煤气产生设备的 防火 防爆 工作。 产生的火灾、爆炸因素主要有: (1)煤气发生炉中空气与蒸汽混合不好,或煤气发生炉中火层控制不好,形成风洞或温度过高造成结焦,可能使炉内产生的煤气中氧气含量过高,在煤气管道中发生爆炸事故。 另外,如出现意外停车,煤气倒入空气系统,在开空气风机时发生火灾 、爆炸事故。 (2)煤气发生爆炸的情况与点火源在煤气生产中,煤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火灾爆炸的危险情况一般在开炉时、停炉时、闷炉时、煤在炉中悬挂下坠时、突然断电时、突然断水时、检修时,以及发生煤气泄漏时发生。 其间主要的点火源有生产设备 L 的高温物体;检修时的焊割、喷灯和明火;雷击、静电;电气设备及线路产生的电火花;铁器碰击、摩擦产生的火星;吸烟、纵火等。 (3)煤气发生炉系统的动、静密封点损坏,煤气管道膨胀节损坏及管道腐蚀、煤气风机在运行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