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动技术学习包内容摘要:

  xgxf  答:     xxxxxgxf  234     125  xxxxgxf     13  xxxgxf 3— 试述循环码的特性。 答:循环码特性: ( 1)、在一个( n , k)循环码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 nk 次的码多项式 g(x),即   1111   xgxgxxg knknkn ( 2)、( n , k)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 g(x)是 xn+1 的一个因式,即    xhxgx n  1 ( 3)、若 g(x)是一个 nk 次多项式,且是 xn+1 的因式,则 g(x)生成一个( n , k)循环码。 3— 为什么伴随式即可以检错又可以纠错。 答:由式        xsxgxpxR  和式           xsxgxpxqxR  可以看出:接收码字 R(x)的伴随式 s(x)等于错误图样 E(x)除以生成多项式 g(x)所得的余式 xs。 可见伴随式中包含有叠加在发送码字上的错误图样的信息,所以不公可以利用伴随式进行检错,还可以用伴随式完成一定范围内的纠错。 3— 请画出除式 g(x)为 nk 次多项式的除法电路的电路图 答: 3— 设信息序 列 0121 mmmmm kk   ,欲对其编码,软件表算法Ⅰ 的步骤是什么。 答:( 1)、把 k 位信息序列 m 分成长度为 nk 位的 p 个信息段,记为 pMMMm  21。 ( 2)、在第一个信息段 M1后面添加 nk 个零,然后除以生成多项式 g(x)得余数 r1。 再将„„ ro r1 r3 rnk1 被除式 商 g0=1 g1 G2 g0k1 gnk=1 … 15 余数 r1与第二个信息段 M2模 2 加得 2M。 ( 3)、在 2M 后面添加 nk 个零,然后除以生成多项式 g(x)得答余数 r2,将 r2 与三个信息段 M3 模 2 加得 3M。 ( 4)、对 3M 按步骤( 3)进行得 4M ,如此下去直到对 pM 按步骤( 3)进行得到 rp,它就是信息序列 m 编码应得的余数。 这时信息序列 m 对应的码字是 pp rMMMc  21 3— 8 位校验码的报文在规约中有几种。 答: 8 位校验码的报文在规约中只有两种,一种是类别询问报文,报文固定为四个字节;另一种是重复询问报 文,报文固定为五个字节。 这两种报文都包含一个 RTU 地址字节、一个报文类型字节和一个校验码字节。 第四章 远动信息的时序及同步 第一节 远动信息的时序 信息在信道上的传输通常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制和时分多路制等。 在频分多路制中,各路信号的传输频率不同。 在时分多路制中,被传输的信号按先后顺序在各自占用的时间间隔中传送。 远动信息在远动信道上的传输采用时分多路制。 一、远动信息的位 微机远动装置中,远动信息通过串行接口电路发送和接收。 串行接口电路向信道发送或从信道接收的一位数据就 是远动信息的一个码元,也称为一位。 远动装置通过串行接口电路每秒钟向信道发送或从信道接收的码元数 ,称为码元传输速率或波特率。 这时分频电路的分频系数δ应满足 cfclk 8253 作分频电路 微机远动装置中远动信息的码元传输速率由串行接口电路的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进行控制。 同步通信时,串行接口电路发送 /接收时钏频率等于远动信息的码元传输速率,即波8253 CLK1 OUT1 G1 串行接口电路 TxC CPUCLK +5v 16 特率。 这时,发送 /接收时钟信号的周期等于一位码元的时间宽度。 异步通信时,发送 /接收时钟频率和远动信息的波特率之间有一个 系数关系。 二、字节和码字 串行接口电路完成并行 /串行转换和串行 /并行转换。 远动装置发送远动信息时, CPU每次通过数据总线并行地向串行接口电路输出一个字节,串行接口电路接收到一个字节后,再一位一位地向信道串行输出。 CDT 规约中每个码字固字妈 48 位,划分为 6 个字节进行发送和接收。 因此发送端设有发送字节计数器。 同进接收端有接收字节计数器。 对 polling规约,发送和接收的远动信息以报文格式出现。 三、同步的必要性 远动装置的同步,就是要保证收发两端码字计数器和字节计 数器的计数值一致,并且使接收时钟的相位与发送时钟的相位差不超过允许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收端对接收信息识别的正确性。 远 动装置中实现同步的方法有帧同步和位同步两种。 第二节 帧同步 一、帧同步 如果发送端在每帧发送信息字之前,先发送同步码字,即每帧以同步码字开头,标明一帧的开始。 接收端从接收信息中检测到正确的同步码字后,将接收端的码字计数器和字节计数器置成与发送端相同的计数状态,这种同步方式叫帧同步。 二、同步字的检测 接收端对同步字的检测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接收端正确接收完一帧 信息后,在下一帧的同步字应该出现的时间间隔内寻找同步字,这种工作状态叫惯性同步状态。 另一种情况是收发两端 处于失步状态,比如接收端刚开机工作,这时,接收端必须从接收信息中首先寻找出同步字,才能进入对后续码字的接收,这种工作状态叫搜索同步状态。 第三节 位同步 位同步是批收发两端的位相位一致,即码元和码元的起止时刻对剂。 由于码元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发送映和接收端串行接口电路的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控制,所以位同步就是要使发送端串行接口电路的发送时钟和接收端串行接口电路的接收时钟始终保持相位一致。 保 证收发两端同步工作,不公需要帧同步,还要有位同步措施。 一、数字锁相原理 发送端发送时钟的周期等于一位码元的时间宽度,因此接收端收到的数字信息中含有 17 发送端发送时钟的相位信息。 接收端可以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以接收到的信息相位为基准,不断调整 收端接收时钟的相位,减少收发两端的位相差,从而不至于出现因位相差的积累而失步的现象。 这就是用数字锁相实现位同步的原理。 它包括校正脉冲发生器、相位比较器、分频电路和计数脉冲控制电路四部分。 ua 是收端接收到的经解调后的信息序列,它是校正脉冲发生器的输入信号,当 ua 中的码元从 “ 0”变成“ 1”或者从“ 1”变成“ 0”,即 ua出现变位时,会使校正脉冲发生器输出位只可能出现在发送码元的开始或结束时刻,所以 ua 也只会在发送端位的起始或结束时刻出现,它可以代表发送端的位相位。 数字锁相原理框图 二、 数字锁相电路 数字锁相电路的功能一是完成对收发两端位相位的比较,判断其超前和滞后状态;二是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接收端分频电路物分频系数,使收端的位,即码元的宽度变长或变短,从而达到缩小两端位相差的目的。 三、通信方式与位同步 部颁 CDT 远见约要求远动信息的传送采用同步通信方 式。 异步通信时,接收 /发送时钟频率 =n接收 /发送码元速率 其中 n= 1 3 64 第四节 同步的性能 通过检测同步字完成帧同步时,由于信道的干扰,可能出现漏同步和假同步。 一、漏同步和假同步 当同步字在信道中受到干扰,使其中某些码元发生变位,致使收端检测不出同步字时,称为漏同步。 漏同步概率为   nrrneo erppnrcp11 fCLK 接收时钟 校正脉冲 发生器 相位比较器 计数脉冲 控制电路 分 频 电 路 18 当接收到的信息序列中,出现与同步字相同的码序列时,在对同步字检测时会把它误判为同步字,造成假同步。 为了有效地降低假同步和漏同步概率,在搜索同步状态时,由于假 同步出现的可能性大,应严格防止假同步出现,通常取 m=0。 在惯性同步状态时,为了尽量减少漏同步出现可选择 m≠ 0,允许同步字发生 m 位差错。 二、位同步的反校 数字锁相电路实现位同步的目的是:通过对接收端接收时钟相位的调整,使接收端接收基本一个码字第 i位码元时的接收时钟和发送端发送同一个码字第 i位码元时的发送时钟相位相同。 当收发两端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的相位差  时,数字锁相电路能达到上述调整目的。 但收发两端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的相位差  时,数字锁相电路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相位调整,会使两者的相位差继续增加,直到  2 ,造成两端时序错一位,这种情况称为反校。 数字锁相必须和帧同步措施相配合,方能实现同步通信时对同步的要求。 习 题 4— 远动装置中实现同步的方法是什么。 答:远动装置中实现同步的方法有帧同步和位同步两种 4— 接收端对同步字的检测分为哪两种情况。 答:接收端对同步字的检测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接收端正确接收完一帧信息后,在下一帧的同步字应该出现的时间间隔内寻找同步 字,这种工作状态叫惯性同步状态。 另一种情况是收发两端 处于失步状态,比如接收端刚开机工作,这时,接收端必须从接收信息中首先寻找出同步字,才能进入对后续码字的接收,这种工作状态叫搜索同步状态。 4— 试述数字锁相电路的功能。 答:数字锁相电路的功能一是完成对收发两端位相位的比较,判断其超前和滞后状态;二是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接收端分频电路物分频系数,使收端的位,即码元的宽度变长或变短,从而达到缩小两端位相差的目的 4— 试述数字锁相电路实现位同步的目的是什么。 答:数字锁相电路实现位同步的目的是:通过对接收 端接收时钟相位的调整,使接收端接收基本一个码字第 i位码元时的接收时钟和发送端发送同一个码字第 i位码元时的发送时钟相位相同。 当收发两端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的相位差  时,数字锁相电路能达到上述 19 调整目的。 但收发两端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的相位差  时,数字锁相电路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相位调整,会使两者的相位差继续增加,直到  2 ,造成两端时序错一位,这种情况称为反校。 第五章 远动信息的信 源编码 第一节 遥信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在电力系统中,遥信信息可以表示设备的启停、断路器的投切、隔离开关的开合、告警信号的有无、保护动作与否等。 一、遥信对象状态的采集 遥信信息通常由电力设备的辅助接点提供,辅助接点的开合直接反映出该设备的工作状态。 提供给远动装置的辅助接点大多为无源接点,即空接点,这种接点无论是在“开”状态还是“合”状态下,接点两端均无电位差。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提供的就是这一类辅助接点。 别一类辅助接点则是有源接点,有源接点在“开”状态时两端有一个直流电压,是由系统蓄电池提供的 110V或 220V直流电压。 一些保护侣提供此类接点。 通常采用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器作为遥信信息的隔离器件,采用继电器隔离,当断路器在断开时,其辅助触点 QF 闭合使继电器 K 动作,其动合触点 K 闭合,输出的遥信信息 YX为低电平“ 0”状态。 反之,当断路器闭合时,其辅助触点 QF 断开,使继电器 K 释放,产生高电平“ 1”状态的遥信信息 YX。 同样,采用的光电耦合器隔离也有相似的过程。 当断路器断开时, QF闭合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光敏三极管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 0”状态。 当断路器闭合时, QF 断开使发光二极管中无电流通过,光敏 三极管截止,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1”状态。 双触点遥信就是一个遥信量由两个状态信号表示,一个来自末茁壮成长的合闸接点,另一个来自开关的跳闸接点。 因此双触点脸信需用二进制代码的两位来表示。 “ 10”和“ 01”为有效代码,分别表示合闸与跳闸;“ 11”和“ 00”为无效代码。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遥 20 信信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遥信状态的输入电器 接收遥信量的输入电器可以采用三态门芯片、并行接口芯片和数字多路开关芯片三类接口芯片实现。 通信信息在采集和处理上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定时扫查和变位触发。 三、提高遥信信息可靠性措 施 要求在硬件和软件两个环节加以充分的保证。 在硬件方面首先要保证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的信号隔离,通常采用继电器隔离和光电耦合器隔离。 还可以并入适当容量的电容,以消除或削弱高频干扰和抖动,也可以在光电耦合器后面接入专用的防颤滤波电路。 在软件方面不能以一次读取的遥信状态为准。 别外辅助接点在闭合和断开时都不同程度产生抖动,因此不能以一次瞬间的状态来表示遥信状态,必须连续多次读取状态,保证遥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四、事件顺序记录 事件指的是运行设备状态的变化,事件顺序记录是指开关或继电保护动作时,按动作的时间 先后顺序进行的记录。 事件分辨率指能正确区分事件发生顺序的最小时间间隔。 站内分辨率和站间分辨率(或系统分辨率)是事件顺序记录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二节 遥测量的采集 遥测信息是表征系统运行状况的连续变化量,分为电量和非电量两种。 电量指的是一次系统中母线电压、支路(输电线和变压器)电流、支路有功和无功等,非电量指的是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