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的强度校核软件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库 查找数据 使用数据 关闭数据库。 输入代码后,运行程序便可在程序中的 Flex Grid 控件查看到轴段数 据。 当轴段数据有更新,如:输入、插入、删除, Flex Grid 也会更新显示,保证其显示的是当前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即用户通过操作后想要保存的数据。 首先 , 需要引用 ADO。 在 工程 引用 中 ,找到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 Library, 然后 在程序中创建 对象 , 常用的对象有两个 ,Connection 和 Recordset。 对象程序为: Dim con As New Public myrs As New 创建了对象之后 , 下一步打开数据库。 下面的代码 ,可以成功的打开数据库。 Provider=。 Data Source= amp。 amp。 \acc。 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 ,它将传递给系统的数据库引擎 .前半部分 Provider= ,它表示了数据库的类型 .不同的数据库可能会 12 不同 .后半句 amp。 \。 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 它表示了数据库所在 的相对 路径。 打开数据库之后 , 还要打开表。 数据库中有 若干个 表 ,需要确定表的名称,使用以下代码打开 acc1 中的 cxtext3 表 SELECT * FROM cxtext3, con, adOpenKeyset, adLockOptimistic 输入轴段功能 输入轴段是指用户按照校核阶梯轴从左到右的结构顺序输入每段轴的数据,每当用户单击“增加轴段”按钮时 ,弹出“结构输入”窗口,用户按照窗口所显示的内容,选择该段轴的外形结构,并按照图例,输入相关数据。 轴段编号需要通过软件设定,在“结构输入”窗口弹出时,判断下一段轴的编号,自动为该段轴编号。 软件提供了阶梯轴,实心 /空心轴,圆柱 /圆锥轴段数据的输入,用户需要输入左端外径,右端外径,左端内径,右端内径,长度。 单击“确定”后系统会自动连接数据库,将数据保存至数据库,方便校核的下一步进行。 图 结构输入窗口 插入轴段功能 当用户漏输或错输一段轴时,需要修改时,软件为用户提供了插入轴段 的功能。 漏输时,用户在轴段显示列表中选择要插入轴段的位置并单击“插入轴段”按钮,系统自动判断要插入轴段的编号,弹出“插入轴段”窗口,当用户输入相关数据后单击“插入”,系统会将该段之后的轴段编号自动加 1,并将该段轴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这样,轴段的编号仍为从 1 至 X 的升序排列,不会有重复,便于用户查看以及后续校核时调出轴段数据的准确。 错输时, 用户需要删除错输的轴段,并在相应 位置插入一段新轴。 13 由于 数据库并不是把所有记录全部放到一个变量中备用的 , 而是以 当前记录 的形式来返回一个值 , 所以 要 想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就必 须要对信息进行定位 ,数据库中定位数据的指令有以下几条: 移动到下一条 移动到上一条 移动到最后一条 移动到第一条 每当 数据指针移动一个位置,便可将该处轴段编号与插入轴段的编号进行比较,如果该处轴段号≥插入轴段编号,那么使该处轴段号 +1,循环,即可实现插入轴段之后的轴段编号加 1。 运行程序如下: Ac = ‘ 记录表中数据的个数定义为 Ac ‘数据指针移动到最后 For i = Ac To 1 Step 1 If (轴段编号 ) = zdbh Then‘如果当前轴段号大于插入轴段编号 zd = (轴段编号 ).Value (轴段编号 ) = zd + 1 ‘使当前轴段编号加 1 ‘数据指针向上移动一次 End If Next i 删除轴段功能 当用户错输或多输了某段轴时,单击该段轴,并点击“删除此段”按钮,系统自动检测此段轴的编号,删除此段轴的数据,并将以后的轴段编号依次减 1,来保证编号的连续性,以便于后续校核对数据调出的准确,保证校核的正确性。 14 4 轴上载荷输入模块的设计 载荷输入模块的功能包括:输入轴上载荷、输入轴支撑点位置 、 载荷的显示等。 由于此模块包含内容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将几个功能集成到一个窗口中来,方便用户的输入,查看。 图 为载荷输入模块的窗口。 图 载荷输入模块窗体 难点分析 由于几个功能都集中到一个窗口中,对窗口的结构布局需要合理设计,为用户的输入查看提供方便。 支撑点输入结果的保存,支反力的计算,是一个难点。 方案设计 载荷的显示功能仍沿用轴段数据显示的方法来实现,即使用 Microsoft FlexGrid Control 控件,并与 Access 数据库链接。 载荷数据的输入内容包括:载荷编号,载荷类型,载荷方向,载荷位置,载荷的数据等。 载荷的类型有:弯矩、转 矩、集中力三种,载荷的方向有:水平面内,垂直面内,以及轴向三种。 VB 与数据库的链接沿用轴的结构输入模块中的链接方法,当单击“输入”或者“插入”按钮时,程序运行程序,将用户输入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之中。 支撑点位置是轴校核计算弯矩图中重要的数据,由于一般轴的支撑点只有两个,数据结构简单,用户输入后将左右两个支撑点距轴左端的距离保存的到公共变量 Public中,两个变量在计算支反力时直接调用,这么做比存储在数据库中再调用方便很多,并且由于数据量非常小,也很适合直接保存在公共变量中。 15 5 弯矩图和扭矩图的绘制 方法 界面设计 弯扭矩图的绘制需要求点连线,来表示出弯扭矩图。 因此使用 VB 中的 picture 控件来完成。 在用户点击绘制按钮时,各个方向上的弯矩图,扭矩图即可自动绘制,便于用户查看并选择截面处的弯矩,扭矩数据,来完成轴的校核。 图 弯扭矩图绘制界面 重点难点 轴段,载荷参数的调用是弯扭矩图绘制之前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不将各段参数定义出来之前是无法进行支反力和弯扭矩图绘制的。 支反力的计算也是绘制弯扭矩图之前需要计算出来的,根据支反力,轴上载荷,才能确定各个点上载荷的大小,然后连 线绘图,完成弯扭矩图的绘制。 轴段 /载荷参数变量的定义 轴的弯矩图绘制需要使用到轴的数据和载荷数据的调用,因为用户校核的每一根轴的轴段数是不一样的,每一次校核的所需的中间变量数量也不同,无法实现代入 VB 程序中已编号的通用公式中。 因此需要用到 VB 中的数组技术。 由于数组的存在,用户可以再 Visual Basic 中使用相同名字引用一系列变量,并用数字索引来识别它们。 使用数组可以缩短和简化程序,因为可以设计一个循环,高效处理多种情况。 因为无法确定数组的大小,需要再程序运行的时候在改变数组的大小,因此 需要用到动态数组。 动态数组最方便,有助于内存的管理。 以下以轴段数据的调用来说明数组的使用方法。 在校核窗口运行时,首先声明动态 16 数组: Public E() As Double 39。 定义 D1左端外径 Public F() As Double 39。 定义 D2右端外径 Public G() As Double 39。 定义 D3左端内径 Public H() As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