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施工技术规格书内容摘要:

量 ≤ 15 长度大于 ,且厚度小于 ( D为平均粒径) 局部风化或污染颗粒 (山皮水锈) ≤ 25 风化面积大于骨料表面积的 1/6 至1/4 颗粒单位密 度( g/cm3) ≥ ③ 杂质含量须按下表执行: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6 杂 质 名 称 重量百分比最大值( %) 粗骨料 过 水溶性硫酸盐及硫化物( SO3) 有机物 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 ④ 粗骨料粒径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1/钢筋最小间距的 3/4 或 80mm。 当保护层厚度为 5cm 时,应不大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 4/5。 ( 4)混凝土拌和用水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用不含有影响水泥 正常凝结、硬化或促使钢筋锈蚀的饮用水。 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00mg/L;当采用天然矿化水时 PH 值不小于 4, 硫酸盐含量不大于 %。 禁止使用海水。 ( 5)外加剂 外加剂的使用应按《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的规定执行。 在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剂,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承包人应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试验,以确定外加剂的用量和效果。 钢筋混凝土中不得使用任何含氯盐的外加剂。 同一次拌合中,使用了一种以上的外加剂时,需要弄清一种外加剂对另外一种外加剂的影响,防止离析,并得到监 理工程师的批准。 必须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入量。 2)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符合设计、技术规格书的规定,承包人应按《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第 4 章的规定和步骤进行配合比设计,经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 施工现场属于高温地区,承包人在施工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设计要求,依次对混凝土的“水灰比”,“用水量”,“最佳砂率”、“水泥用量”和“砂石用量”进行设计和选择。 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必要的试验,最后选定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7 混凝土最大水灰 比及最小水泥用量 钢筋混凝土允许的最大的水灰比及水泥最小用量的要求,详见下表。 如果采取规范规定的措施,允许的水泥最小用量可根据规范相关规定调整。 部位 标高范围 (m) 最低水泥用量( kg/m3) 大气区 ~ 360 浪溅区 ~ 400 水位变动区 ~ 360 水下区 及以下 300 注 :高程从当地秀英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表中数据按有掩护条件计算。 3)混凝土原材料取样和试验 ( 1)总体要求 取样和试验须遵守 节中提及的相关的混凝 土试验标准(或规范)。 ( 2)原材料 a 水泥 在保管正常情况下,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对于库存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有潮结现象的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应随时进行检测。 b 水 如果使用非饮用水,施工前须化验水质,当水源变化或水质易变时,应随时化验。 c 骨料 骨料应每周检查一次或每运送批次检查一次。 d 外加剂 外加剂质量检查以 2吨为一检查单位,那些总重不够 2 吨的外加剂,亦作为一个检查单位。 每三月检查一次液态减水剂的固体物含量。 ( 3)配料检查 原材料称量按以下规定的频率进行检测: a. 水泥:使用散装水泥时,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使用袋装水泥时,对包重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8 则应经常进行抽查。 b. 水: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c. 粗细骨料: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二次。 d. 外加剂: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e. 掺合料: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原材料称量应用已校准的磅秤进行。 生产前将校准文件上报给承包商。 磅称应每年重新校准或在任何一方怀疑其精度时校准。 ( 4)混凝土生产 用于混凝土质量检测的试块要从现场采料制作,抗压强度试块采样频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每 100m3取一组,若混凝土总体积不足 100 m3同样取一组。 ,体积少于 40 m3时每 20 m3或每工作班取一组;混凝土体积超过 40 m3的构件,试块应按以上“ a”要求取样。 ,每班或每 30m3采一组样品。 ,各种配比均应采集样品。 每组试样由从同一次浇注的混凝土中采集的三个试块组成,三个试块平均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 5)验收标准 a 混凝土强度、抗冻等级的评定和验收应分批进行。 每一批应由强度、抗冻等级相同、配合比和生产工艺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对现 浇构件,混凝土按施工段分批,预制件按工期(如每月)分批。 每批混凝土强度、抗冻等级按每组标准试块强度、抗冻等级代表值统计数据进行评定。 b 试件的强度、抗冻等级的合格标准应符合《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22198)第 条和第 条的规定。 ( 6)不合格混凝土 承包商应将所有 28天龄期强度不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换掉。 4)模板 ( 1)模板制作 a 模板制作应采用有足够强度的坚固材料制作,并应适当支撑支护以保证在混凝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9 土浇筑和密实过程中的刚度,并无明显变形。 模板制作需保证拆模时不会对混凝土造成振动及撞击。 b 所有结头要紧密连接以防漏浆,且施工缝处模板应紧密帖紧已浇筑或已硬化 的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外表形成台阶或棱边。 ( 2)模板安装 a 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如批准的施工图所示的正确形状、线条和尺寸,并符合偏差要求。 模板安装时应为混凝土浇筑时变形留有一定余地。 b 水下部分的模板要完全密封,应保证浇筑前、浇筑中、浇筑完以后的最短两小时内不能进水。 c 下部模板不得用于支撑上部结构,除非另行批准。 如果批准的话,下部模板须能承受上部模板与下部模板所有的荷载之和。 在上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前不 得拆除下部模板。 ( 3)混凝土外露面和预制件模板 永久可视表面用锻钢模板,且应保证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锻钢模板表面应平滑且无肉眼可见的凹凸和接缝痕迹。 模板可用企口接口的木板或钢模,并应与表面接缝平齐。 ( 4)非外露混凝土面模板 混凝土面非永久外露时,模板可采用普通木板,对接制作。 平面正确且保证钢筋在任何地方有足够保护层。 已抹面混凝土尺寸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 ( 5)模板准备 a 浇筑前,模板应彻底清洗。 应有临时开口供清除水和垃圾。 b 清冼后,模板应用批准的脱模油涂覆,但不得将其涂在钢筋和其它 预埋件 上。 脱模油使用前应由监理工程师批准。 c 浇筑混凝土前,所有模板应要检查和经批准。 ( 6)拆模 脱模时不得损伤混凝土,混凝土达 70%设计强度时可拆除模板。 ( 7)模板制作与安装允许偏差 a 模板制作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10 1 木模 长度与宽度 177。 5 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 1 表面平整度 5 2 钢模 长度与宽度 177。 2 表面平整度 2 连接孔眼位置 1 b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1 模板接缝表面错牙 2 2 沉箱边长 177。 5 3 沉箱宽度 177。 15 4 沉箱高度 177。 10 5 沉箱壁厚 177。 5 6 顶面两对角线差 30 7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10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1 码头胸墙前沿线 5 2 墙顶标高 177。 10 3 桩帽、基础等支承面标高 0,- 10 4 截面尺寸 桩帽 177。 10 梁的宽度 177。 5 5 顶面两对角线差 短边≤ 3 米 15 短边> 3 米 25 6 全高竖向倾斜 3H/1000 7 侧面 弯曲矢高 L/1000 且≯ 25 8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10 5)现浇混凝土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11 ( 1)配料 a 混凝土配料应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现场不得变更。 所用的原材料应用已校准的磅秤秤量。 b 应用批准的搅拌机搅拌混凝土,保证包括水在内的所有材料彻底搅拌,直至混凝土表面所有材料已均匀。 从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起至卸料日止最短历时应符合下表规定 : 混凝土坍落度(mm) 搅拌机机型 搅拌机额定容量 (L)和最少搅拌时间 (s) < 250L 250~500 L > 500L ≤ 30 自落式 90s 120s 150s 强制式 60s 90s 120s > 30 自落式 60s 90s 120s 强制式 60s 60s 90s 实际搅拌时间还须按拌合机制造商指导由试验确定。 c 应采取适当措施卸料以保证混凝土垂直卸入装载设备和防止混凝土离析。 d 一般不允许重新搅拌,重新搅拌须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且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时才可能被接受 : 未超过最大允许水灰比。 未超过最大允许坍落度。 未超过最长允许搅拌时间。 重新搅拌历时至少应在要求最少搅拌时间的一半以上。 e 严禁不当加水以增强混凝土流动性的行为。 f 每批混 凝土从搅拌机或运输设备出料,在其装载量为 15%和 85%时做坍落度试验以检查混凝土均匀性及离析情况。 如果坍落度相差大于 38mm,搅拌时间以及程序须修改以达到可接受的均匀性。 从无搅拌设备出料的混凝土坍落度相差若大于38mm,除非条件改善以达到可接受的均匀性,否则不能用。 ( 2)浇注混凝土 a 混凝土浇注温度不宜超过 28176。 C。 b 浇注前,模板、支撑、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须检查以确保无误,且应由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在一张检验单上书面确认。 c 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内的木屑和泥巴以及砂浆、油污都必须清除干净。 e 混凝土 浇注须连续进行至完工,大体积混凝土应使用水平分层分步浇注以尽量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12 减少冷缝和面层倾斜。 大体积整体混凝土浇注,各层浇注时其下层混凝土应仍可振捣,各层厚度应足够薄以保证两层混凝土经过适当振捣可结合成整体。 e 如果混凝土工作暂停,容许间歇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硬化速度和其足够密合分层面的振捣能力,经试验确定并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 温度 ( ℃ ) 容许间歇时间 (h) 30~35 20~29 10~19 5~9 f 混凝土接缝处理 在现有已硬化的混凝土上浇注混凝土前,下层 混凝土需凿毛,并清扫干净,并用符合规定的清水冲洗以确保表面完全饱和。 浇注混凝土前铺 10~30mm 厚水泥砂浆。 g 浇注时应避免混凝土离析,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 2米。 h 浇注大体积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次序和方向分层进行。 分层间歇时间应符合 3)节第 ⑸ 点要求。 每层厚度按以下 节要求执行。 i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其上须标出构件类型、生产日期。 j 混凝土出料须在水泥、骨料加搅拌水后或骨料加水泥搅拌后一小时内完成。 k 接缝 膨胀缝或收缩缝应用沥青麻丝板填满。 ( 3)振捣 a混凝土分层浇注时,分层厚度应根据环境温度、浇筑能力和振捣设备分析确定。 最大厚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振 捣 振实后的厚度( mm) 振 捣 器 振实后的厚度 (mm) 插入式 ≤ 500 附着式(外挂)振动器 ≤ 300 表面振动 ≤ 200 人工捣实 ≤ 200 b 振捣按以下要求进行:。 (振至表面呈现水泥浆且不再沉落)。 振捣须靠近模板处开始,先外后内。 移运间距离不应大于有效半径的 倍。 作用半径由试验确定,如无试验资料,可采用 250~300mm。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 13 1/2,并应避免触及钢筋、模板、芯、管、预埋件和充气胶囊。 ,并慢慢拔出,反复插入拔出以保证混凝土均匀振实结成整体,振捣器插入已有的混凝土中深度至少要 50mm。 5. 表面振捣器移动间距应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6. 附着式振捣器应与模板紧密连接,其设置间距应由试验决定。 c 振捣应由经验丰富人员监控以防超振导致混凝土构件离析,插入方式振捣 5~15秒一般足以保证足够振实。 不要在振动中让水和细料分离 或集聚到混凝土表面。 ( 4)混凝土抹面 a 无模表面 无模表面应在固结后马上抹平,刮去多余混凝土凸出的骨料,刮平凹和坑,形成要求的表面坡度及平整度,表面应平顺而规则。 不得往表面加水抹面,在允许进一步抹面之前,自由水应用席袋、水沟排出,用软管吸出,或用其它批准的方法除去表面水泽,干水泥和水泥砂混合物不得用于干燥表面。 应避免过份处理以致表面附有超量细料和水而降低表面质量和耐久性。 b 要覆盖的或不易见的用模板浇筑的结构 表面缺陷如空隙、鼓出、气泡、破裂、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