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香樟移植技术内容摘要:

长枝、交叉枝、病虫枝及过密枝剪去,多留强壮的萌生枝条,并保留 30%的树叶,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蒸腾散失。 修剪时剪口必须平滑 ,截面尽量缩小 ,修剪 2 cm 粗以上的枝条。 剪口应涂抹防腐剂或油漆 ,或用塑料薄膜包扎 ,以防病虫侵害和腐烂。 樟树大苗所带的土球直径为树干胸径的 8 倍以上,此种方法往往是为了立竿见影的景观和特定的要求必须带冠移栽。 移栽时技术难度较高,特别是胸径 15 厘米以上的大树必须要用起吊设备。 我市现基本采用此种方法。 (回根法 ) 对于一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樟树大苗移植,或者近 5 年内未经过移植或切根的樟树大苗,一般要采用预先断根法进行移植。 具体做法:在移植前 13 年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以胸径的 3倍为半径画一个圆,在圆的外围开挖宽 40cm、深 50~ 80cm 的沟槽,将沟内的细根全部切断。 挖掘时,如遇较粗的根,应用修枝剪或手锯切断,使之与沟内的内壁齐平,并保留 2 条粗根不切断,在沟内将粗根部分环状剥皮,宽 1cm(可维持其吸水功能并可固定树体,以免被大风吹倒)。 沟挖好后,填入肥沃的壤土夯实,必要时还可用园林生根粉浸泡 2— 3 分钟, 然后定期浇水。 断根一般应分两次 进行,以免一次断根使樟树生命受影响或出现死亡现象。 通常在第1 年春季选择树木的东、西两方位挖掘断根,秋季再以同样的方法挖掘另外的两面,或保留大根做环剥根皮的方法,到第 2 年时,在四周沟中均长满了须根,这时便可移植了。 在沟内切断、环剥的根可萌生大量的须根,以保证樟树在移植时,能够带走大量的吸收根,提高樟树成活率。 这种移植方法其优点是:①移栽成活率高,树木恢复生长快;②绿化效果也较好。 缺点是:周期长,投入费用较高。 ,在樟树大苗移植前根部喷施 %萘乙酸液或用 abt 号生根粉、吲跺丁酸( iba)进行处理,对促进生根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樟树大苗成活。 但如果用 abt6 号生根粉和吲跺丁酸( iba)配合使用,其效果更佳,可以使樟树提前发新根,成活率更高。 栽植穴的规格要根据移植樟树大苗土球直径来定 ,一般应比土球大40 cm,深 20~30 cm。 坑挖好后底部回填 20~30 cm 疏松土壤,树穴底部施腐熟有机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