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内容摘要:

100kbps;传输距离为 100m时,速率可达 10kbps。 NULL MODEM的功能;画出 RS232C 的 DTE— DTE 直接连接图,并标明各引脚名称及连接线方向。 Null Modem的功能是:当二台采用 RS232C标准接口的 DTE直接连接时,因为 RS232C是 DTE与 DCE之间的接口标准,所以 要用 Null Modem这种采用交叉跳接信号线方式的连接电缆进行连接,使电缆二端的 DTE都可以把自己作为 DTE,把对方作为 DCE。 ①字节计数法,这种帧同步方法以一个特殊字符表征一帧的起始,并以一个专门字段来标明帧内的字节数。 编码简单,但一旦计数出错就丢失帧边界,就会有灾难性后果。 ②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该法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来定界一帧的起始与终止。 因为要区分数据和定界字符,所以编码复杂;因为不同系统有不同字符集,所以兼容性差。 ③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该法以一组 特定的比特模式( 01111110)来标志一帧的起始与终止。 虽然要区分边界位,但用硬件很容易实现,所以使用简便,受限制少。 ④违法编码法,该法在物理层采用特定的比特编码方法时采用。 易于区分边界,编码很简单,但只适用于特定的编码环境。 4,在发送 3号帧并收到 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发几帧。 请给出可发帧的序号。 发送方还可以连续发 3帧,即还可发送第 4, 5, 6号帧。 3,发送窗口尺寸为 2,采用 GobackN法,请画出由初始态出发相继下列事件发生时的发送及接收窗口图:发 送帧 0、发送帧 接收帧 0、接收确认帧 0、发送帧 帧 1接收出错、帧 1确认超时、重发帧 接收帧 发送帧 接收确认帧 1。 (1) (2) (3) (4) (5) (6) 初始 发送帧 0 发送帧 1 接收帧 0 接收确认帧 0 发送帧 2 (7) (8) (9) (10) (11) (12) 帧 1接收出错 帧 1确认超时 重发帧 1 接收帧 1 发送帧 2 接收确认帧 1 BSC 帧数据 段中出现下列字符串:“ ADLESTXBCDLEDLEDEDLEETB” 问字符填充后的输出是什么。 ADLEDLESTXBCDLEDLEDLEDLEDEDLEDLEETB HDLC 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比特串:“ 010000011111110101111110”,问比特填充后的输出是什么。 填充后的输出是: 01000001111101101011111010 BSC规程传输一批汉字(双字节),若已知采用不带报头的分块传输,且最大报文块长为 129字节,共传输了 5帧,其中最后一块报文长为 101字节。 问每个报文最多能传多少汉字。 该批数据共有多少汉字。 (假设采用单字节的块校验字符) 因为每块除文本外的 5个控制字符共开销 5字节,前 4块每块长度为 129字节,数据文本占 124字节,即每报文最多传 62汉字。 4块共 62 4=248汉字,最后 1块 101字节,数据占 96字节,即 48汉字,该批数据共有 248+48=296汉字。 或: [( 1295) 4+( 1015) ] 247。 2=296 HDLC 传输 12 个汉字〈双字节〉时,帧中的信息字段占多少字节。 总 的帧长占多少字节。 因为 HDLC除信息字段外共占 48位即 6字节,所以传 12汉字时信息字段为 24字节,总帧长为 30 字节。 HDLC 帧中控制字段各分段的作用。 控制字段第 1位为 0表示信息帧,此时第 2至 4位为发送帧的序号,第 5位表示要求回应,第 6至 7位为等待接收的帧号。 第 2位为 10表示监控帧,此时第 4位表示等待接收或暂停接收或要求重发,第 5位表示要求回应或确认的结束,第 6至 7位为等待接收的帧号或重发多帧的开始帧号。 第 2位为 11表示无帧序号帧,此时第 5位表示要求回应或确认的结束,第 8位表示不同的控制功能。 BSC 和 HDLC 协议的特点。 BSC协议面向字符,依赖于特定的字符编码,所以兼容性低;所用字符填充法较复杂;用半双工,所以传输效率低。 但所需缓冲空间小。 HDLC协议面向位,不依赖于字符集,所以兼容性高;所用位填充法易于硬件实现,简便快捷;用全双工,传输效率高;所用缓冲空间较大。 “虚”是什么含义。 如何区分一个网络节点所处理的多个虚电路。 虚电路的虚是因为每条虚电路都不是专用的,虚电路的号只是从节点得到的对应下一节点双向都未分配出去的最小信道号,不同虚电路号的分组轮流传送。 一个节点所处理的多条虚电路用下一节点或上一节点及所拥有的信道号来区分。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通信子网虚电路操作过程分建立、使用和拆除三部分。 建立时每个途经节点要作路由选择以确定下一节点并在虚电路表中做记录。 使用时各分组按先后顺序只需在沿路各节点排队按虚电路表发送而无需作路由选择。 最后各分组按次序全部到达后拆除虚电路。 通信 子网数据报操作无需建立电路,但每个分组要各自作路由选择并排队按各自所选路线发送。 最后各分组不一定按先后次序到达,可能有分组丢失。 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端系统运输层提供的使所有分组按先后顺序可靠到达目的端的服务,不管通信子网如何运作。 数据报服务是网络层向端系统运输层提供的各分组不一定全部不一定按先后顺序到达目的端的服务。 320(a)中的子网。 该子网使用了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下面的矢量刚刚到达路由器 C,来自 B的矢量为( 5, 0, 8, 12, 6, 2);来自 D的矢量为( 16, 12, 6, 0, 9,10); 来自 E的矢量为( 7, 6, 3, 9, 0, 4)。 经测量,到 B、 D和 E的延迟分别为 3和 5。 请问 C的新路由表将会怎么样。 请给出将使用的输出线路以及期望的延迟。 路由器 C的新路由表如表: 目标路由器 输出线路 期望的延迟 A B 11 B B 6 C 0 D D 3 E E 5 F B 8 C到 A经过 B,期望延时为 11; C到 B经过 B,期望延时为 6; C到 D经过 D,期望延时为 3; C到 E经过 E,期望延时为 5; C到 F经过 B,期望延时为 8;。 见 P93表 35。 这道题不 明确,因为在网络的各个层次上都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 一 .缓冲区预分配:在建立虚电路时在沿途各节点预先保留所需数据暂存区,即保证有足够空间才 设虚电路,使分组传送时可顺利通过各节点,免除阻塞。 二 .分组丢弃:不预留存储区,如果缓冲区满则丢弃分组,以缓解阻塞。 三 .定额控制:分组必须有许可证才可开始在通信子网中被传送,用许可证数量控制通信子网中的分组总数,防止阻塞。 各类分组的格式及其功能。 分组头的前二个字节为通用格式标识和虚电路标识。 第三字节表 示分组类型,末位为 0表示数据分组,用于传送数据;末位为 1表示控制分组,完成连接管理、流量控制、中断、复位或重启动等功能;末 3位全为 1表示对某种请求的确认。 分组级中,理论上最多允许存在多少条虚电路。 若已知分配的虚电路号为536,试计算有二进制逻辑信道组号及逻辑信道号。 在 ,理论上最多允许 16 256=4096条虚电路。 分配的虚电路号为 536, 536=256 2+24,所以逻辑信道组号为 2,逻辑信道号为 24=16+8,二进制组号为 0010,二进制逻辑信道号为 00011000, 二进制虚电路号为 1000011000。 或536=512+16+8=0010 00011000 2400bps、最大分组长度 1024 位(未含分组头),传输长度为 256K 字节的报文,试计算:( 1)总共传输的分组数;( 2)总共传输的比特数;( 3)传输所有的总时间。 设分组为 ,忽略帧。 因为 256K字节的报文 =256 1024 8位,最大分组长度 1024位,所需分组数 =256 8 1024/1024=2048(分组) 因为每个数据分组有 3个字节的分组头,所以总共传输的位数 =( 1024+24) 2048位 =2096K(比特) 因为传输速率 =2400bps,所以传输所用时间 =( 1024+24) 2048/2400秒 =1048 256/300秒≈ 894秒。 请列出各种网络互连设备及它们工作的 OSI协议层。 网际互连的意义是可以使各同结构或不同结构的网络上的用户可以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转发器(中继器):工作于物理层。 网桥:工作于链路层,用于类型相似的局域网 DCE间的连接。 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用于不同结构网络的连接。 网关:工作于运输层以上层次。 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的特点。 它与单机系统内部的进程通信的区别在哪里。 ( 1)用户共享的网络资源及网络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最终是通过网络环境中的分布式进程通信来实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