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精品文档内容摘要:

2 建筑施工图设计内容和深度 建筑施工图文件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以下简称《深度规定》)和《建筑制图标准》的要求。 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应符合《深度规定》 规定 , 着重审查以下各点: 1) 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 建筑 控制线、 用地 红 线 等 的位置; 2)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 、绿化带等 的位置,以及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 3)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编号、层数、定 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4)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尺寸。 竖向布置图应符合《深度规定》 规定,需标示以下关键标高: 1) 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2) 建筑物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地下 建筑 的顶板面标 高 及覆盖土高度限制; 3) 道路的设计标高、纵坡度、纵坡距、关键性标高;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以及院落的控制性标高; 4) 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主要标高及护坡坡度。 当工程设计内容简单时, 竖向布置图可与总平面图合并。 建筑设计说明 三、房屋建筑(一)建筑专业 14 说明应符合《深度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设计标 高、主要工程做法及 室内装修做法、门窗表及门窗性能要求、幕墙工程的性能及制作要求等,还应包括建筑防火、无障碍设计 和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等内容。 审查中应重点核查以下几点: 1) 设计依据性文件和主要规范、标准是否 齐全、正确; 2) 设计概况 中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层数和高度是否与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工程许可证附件一致;建筑 防火 分类和耐火等级 人防工程类别和防护等级是否正确; 3) 设计标高的确定是否与城市已确定的控制标高一致。 审图时要特别注意177。 对标高是否已标注; 4) 建筑墙体和室内外装修用材料,不得使用建设部和省建设厅公布的淘汰产品。 采用新 技术、新材料须经主管部门鉴定认证,有准用证书; 5) 门窗 框料 材质 、玻璃品种及规格 要求须明确,整窗传热系数、气密性等级应符合规定; 6) 幕墙工程(包括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 殊的屋面工程(包括金属、玻璃、膜结构 等)须有明确的性能及制作要求; 7) 建筑防火设计、无障碍设计和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应 与图纸的表达一致。 建筑平面图 平面图应符合《深度规定》。 凡是结构承重,并做有基础的墙、柱均应编轴线及轴线编号,内外门窗位置、编号及开启方向,房间名称应标示清楚。 库房(储藏)需注明储存物品的火 灾危险性类别。 尺寸标注应清楚,外墙三道尺寸、轴线及 墙身厚度、柱与壁柱的截面 尺寸 及其与轴线的关系尺寸 都应标注清楚。 楼梯、电梯及主要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尺寸和做法索引。 变形缝的位置、尺寸及做法索引。 楼地面预留孔洞和管线竖井、通气管道等位置、尺寸和做法索引,以及墙体预留洞的位置、尺寸和标高或高度。 室内外地面标高、底层地面标高、各楼层标高、地下室各层标高。 各层建筑平面中防火分区面积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 及安全出口位置示意。 屋顶平面应表明女儿墙、檐口、天沟、屋脊(分水线)、坡度、坡向、雨水口、 变形缝、屋面上人孔、楼梯间、水箱间、电梯 机房、室外消防楼梯及其他构筑物,必要的详图索引号、标高等。 建筑立面图 立面图应符合《深度规定》。 每一立面应绘注两端的轴线编号,立面转折复杂时可用展开立面表示,并应绘制转角处三、房屋建筑(一)建筑专业 15 的轴线编号。 建筑立面图应 表达立面 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外轮廓、 和建筑构造的位置,如女儿墙顶、檐口、柱勒脚、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 门窗、阳台 ) 雨蓬、 空 调机搁板、台阶、坡道、花台、雨水管,以及其他装饰构件、 线脚 等。 如遇前后立面重叠时,前部的外轮廓线宜加粗,以示立面层次。 立面尺寸应标注 建筑总高、楼层数和标高,以及 平、剖面图未表示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及装饰构件、线脚等的标高或高度。 特别是平屋面檐口上皮或女儿墙顶面的高度、坡屋面檐口及屋脊的高度须标注清楚。 外装修用料、颜色应直接标注在立面图上。 墙身详图的剖线索引应在立面图上标注。 建筑剖面图 剖面图应符合《深度规定》。 剖面图的剖视位置应选在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应用粗实线画出所剖到的建筑实体切面 (如:墙体、梁、板、地面、楼梯、屋面等),用细线画出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和构配件(如:门、窗、洞口、室外花坛、台阶等)。 剖面图应标注墙柱轴线和轴线编号。 高度尺寸一般标注三道,第一道各层窗洞口高度及与楼面关系尺寸,第二道层高尺寸,第三道由室外地坪至平屋面檐口上皮或女儿墙顶面或坡屋面下皮总高度。 坡屋面檐口至屋脊高度单注。 屋面之上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另加注其高度。 标高应标注室外地坪、各层楼地面、屋顶结构板面、女儿墙顶面的相对标高、内部的隔断、门窗洞口、地坑等标高。 标柱节点构造详图索引。 建筑详图 建筑详图应符合《深度规定》。 墙身详图一般以 1: 20绘制完整的墙身详图表达详细的构造做法,尤其要注意将外墙的节能保温构造交待清楚,并绘出墙身的防潮、地下室的防水层收头处理等。 楼梯 电梯 详图平面应注明四周墙的轴线编号、墙厚与轴线关系尺寸,并标明梯段宽、梯井宽、平台宽、踏步宽及步数。 剖面需注明楼层 、休息平台标高和每梯段的踏步高乘踏步数的尺寸。 所注尺寸应为建筑完成面尺寸。 同时,要绘出扶手、栏杆轮廓,并标注详图索引号。 卫生间及局部房间放大图,重点在内部设备、设施的定位关系尺寸、地面找坡及相关地沟、水池等详图。 门窗、幕墙应绘制立面图,对开启扇和开启方式应表达清楚,并对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用料材质、颜色作出规定。 三、房屋建筑(一)建筑专业 16 可采用标准图的各部构造和建筑配件、设施详图应索引清楚。 3 基地总平面 建筑基地 建筑基地应以规划 拨 地红线图为准。 基 地内建筑使用性质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 建筑物后退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的距离应符合规划设计条件的规定。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 不得突出的建筑物 和构筑物 为: 1)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护坡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2)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采光井、集水井等。 3)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建筑基地如与城市道路不相邻接时应设通路,建筑基地内的建筑面积小于 3000㎡时通路的宽不应小于 4m;建筑面积大于 3000㎡时,通路的宽度不应小于 7m。 基地内建设容量、 建筑高度的控制应符合规划设计条件的限制。 基地内配建 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的指标,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 居住区内应配套设置居民自行车、汽车的停车场地或停车库。 基地内绿地率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 于 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 25%。 公共绿地不少于 1m2/人 建筑总平面 建筑总平面主要出入口(特别是机动车行驶道路)与城市道路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距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分别不小于 80、 70m。 2)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 20m。 3) 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 10m。 4) 主要出入口处机动车道路坡度大于 8%时,应设不小于 5m的缓冲段。 5) 与城市道路连接平面交角不宜小于 75176。 总平面布置与建筑间 距应符合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有关规定。 1) 建筑间距分正面间距和则面间距。 按我省所处地理位置,只要满足日照间距,其他要求基本都能达到。 故正面间距以日照间距控制,侧面间距侧以消防等其他因素为主确定。 2) 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其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时限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可采用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表进行换算(表 )。 大中城市应采用经过批准的日三、房屋建筑(一)建筑专业 17 照分析软件绘制日硬分析图。 表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方 位 0— 15176。 (含) 15— 30176。 (含) 30176。 — 45176。 (含) 45176。 — 60176。 (含) > 60176。 折减系数 注: 1. 表中方位为与正南向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 L为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 3. 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他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 3) 住宅每套至少有 1个居室、 4居室套型至少有两个居室应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条有关规定。 我省大城市应满足大寒日日照不少于 2h 的日照标准;中小城市应满足大寒日日照不少 于 3h 的日照标准;住宅底层为商业等非居住用房时,住宅间距计算可扣除底层高度。 4)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满足同住宅居室同等的日照标准。 5)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不少于 3h的日照标准。 6)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老年人及残疾人住宅的起居室和卧室、医院及疗养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均应满足冬至日日照不少于 2 h的日照标准。 表 住宅至道路边缘最小距离( m) 道路路面宽度 < 6 m 6— 9 m > 9m 住宅 面向 道路 无出入口 高层 2 3 5 多层 2 3 3 有出入口 5 —— 住宅山墙 面向道路 高层 2 4 多层 2 2 注: 1. 当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2. 表之中“ —— ”表示住宅不应向路面宽度大于 9m的道路开设出入口。 住宅小区道路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 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 于 ;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 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 12m179。 12m的回车场地。 住宅小区内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坡道的坡度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处的缘石坡道应符合《住宅建筑规范》。 场地竖向设计应以城市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依据,总平面占地面积较小,且地形平坦时,其场地竖向可只定出建筑物室内地坪绝对标高、建筑室外四角及场地内部道路交叉点绝对标高;总平面占地较大,或地形起状复杂的场地应作竖向设计图。 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地面排水坡 度不应小于 %。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的护坡或挡土墙的设置应符合《住三、房屋建筑(一)建筑专业 18 宅建筑规范》。 4 建筑设计通则及无障碍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规定,是对建筑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凡专项设计规范无更严格要求的,均应无条件执行这些基本规定。 建筑设计通则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 栏杆应以固定、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临空高度在 24m 以下时,栏杆高度不 应低于 ,临空高度在 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审查时应注意构造上是否形成可踏步面,如底部有宽度≥ ,且高度≤ ,应从可踏面起计算高度。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 当采用垂直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楼梯的数量和宽度应根据楼层使用人员的数量确定。 楼梯梯段的宽度,应符合防火规范规定外,供日常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 +( 0~ )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楼梯的最小宽度应符合 以 下规定: 1) 住宅和多层建筑不应小于 ; 6层和 6层以下住宅楼梯一边设有栏杆时净宽不应小于; 2) 高层建筑的楼梯一般不应小于 ; 3) 医院病房的楼梯不应小于 ; 4) 住宅户内的楼梯净宽度,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 ;当楼梯段两边为墙时不应小于。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楼梯井净宽大于 ,必须采取防止 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作栏杆时,其杆件净距应不大于。 存放食品、食料、种子或药物等的房间,其存放物与楼地面直接接触时,严禁采用有毒性的材料作为楼地面,材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