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学期理综内容摘要: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不易溶于水 C 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1下列关于能量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能量的转变) A洗衣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B汽车匀速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势能转变为内能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与水相关的化学与生物知识)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水熄灭 D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热机的燃料-环保) 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所有的热机都是由汽油作燃料 C汽车排放的尾气全都是有毒气体 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 (四)启示 ( 1)掌握理综所涵盖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现在乃至将来都是初三理综教学和复习的重点;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建立在“双基”基础之上的; ( 2)初中理综的教学及复习必须体现出“ STS”教育; ( 3)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最好的应考方式; ( 4)实施新教材后,课堂教学中必须渗透人文教育。 六、新课程已大面积实施,作为理科教师,应如何应对中考 (一)熟悉 《 大纲 》 ,了解 《 课程标准 》 及新教材 新课程内容关注的是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旨在满足 “ 学生多样化发展 ” 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改变、完善 “ 纸笔评价 ” 注意发挥 “ 纸笔评价 ” 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持久的兴趣,才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 (三)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 1. 能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 能独立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 3. 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物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四)熟悉教材体系 •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科学素养 • 从生活走进“理综”,从“理综”走向社会 •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与学方式 • 学生经验与教师经验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 •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 • 打破教材中心、超越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 •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要灵活驾驭教材。 (五)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七、理化综合题型 命题方式示例 化学与杠杆 ( 1) 向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上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往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锌,同时往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镁,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锌和镁都有剩余 B.天平指针偏向锌一方 C.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D.天平指针偏向镁一方 化学与压强 ( 1) 一只盛有一定质量的硝酸汞溶液的烧杯 , 其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1,将一条铜片放入烧杯中片刻后取出 , 此时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为 P2(不考虑水的蒸发 ), 则 ( A ) A、 P1 P2 B、 P1 P2 C、 P1 = P2 D、 无法比较 ( 2) 一个底面积为 10厘米 2的圆柱型容器中装有 分数为 10%的稀盐酸 , 现往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 , 充分反应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增加了 , 则投入的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是多少。 解题思路: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是由于在容器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并发生反应后容器内的质量增加(净增)导致的。 因此,据压强公式 P=F/S可算出 F,再根据 F=mg求出 m( m即容器中净增的质量) ,然后再用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求出碳酸钙的质量。 CaCO3+2HCl===CaCl2+H2O+CO2 净增 100 44 56 x m ( 3) 放在桌面上的小烧杯中盛有稀硫酸 ,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直至过量。 如图所示 , 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 ( m) , 根据曲线判断 , 图中 Y轴是指( ) A、 小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B、 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C、溶液的导电能力 D、溶液的体积 电路与溶液的导电性 : ( 1) 如图所示。 当往烧杯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 , 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灯泡熄灭时 , 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是: 100g。 此后 , 若再逐渐 加入氢氧化钡溶 液 , 又会出现的 现象是:。 ( 2) 为了测定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 ) , A、 B为两个电极 ,放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里。 闭合开关后 , 向水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 电极上将有气泡产生 ,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 A电极上出现的气泡为氧 , B电极上出现的气泡为 氢。 在这一过程中 , 电流表示数变 大 , 电压表示数变 小 , 灯泡亮度变 亮。 分析: 化学与浮力 化学反应与浮力: 一只玻璃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火碱溶液,溶液上漂浮有一小木块,现向火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当反应完全后(此过程中溶液体积认为不变 ),过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将上浮一些 B、木块静止不动 C、木块将下沉一些 D、无法判断 溶解度与浮力: 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 让一个较大的塑料块在液面上漂浮 , 当时溶液的温度约为 60℃ ,室温为 20℃。 然后 , 小明让溶液冷却 ,注意观察。 请你说出小明会看到的两个现象 , 并用你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 ( 1) 晶体析出 ; ( 2) 塑料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 化学反应与压强和浮力 ( 1 ) 在一只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 ,悬浮着一只塑料球 , 若小心地向杯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初三化学下学期理综
相关推荐
D )无法比较 11下列变化过程不会产生 CO2的是 ( ) 我A. 动物的呼吸 B. 锻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我C. 煤的燃烧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 向漏斗中注入酸液; ④ 向广口瓶中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 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我我 A. ①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我 C. ①④②③⑤
举出一些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 总结: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做功 做功和热传递 在改变物体内能上 是 等效的。 活动 演示点火爆炸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验方法 在透明塑料
(J) 总功 (J) 机械效率 2 100% 图 14 电能表表盘上有 “ 3000 imp/kwh”、 “ 220V 5A”等信息,该表指示灯每闪 3000次,电路中耗电1KWh。 小明家要接通 “ 220V 100W”的电灯,使其单独工作 1h,则电灯消耗的电能是 J,指示灯闪了 次。 该电路还允许功率不超过 W的用电器同时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通告: “ 由于 检修线路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下列反应类型中,能生成水的有( )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A、①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面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请写出你熟悉的化学方程式来否定以下各错误观点: 序号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化学方程式) ①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②
管已经炸裂了 ,他在试验前检查试管是完好的 ,那么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试管外壁有水 没进行预热。 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用冷水冲洗烧得很热的试管 中考邮件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中
y237。 n shuāng初读抢答 •1 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1912 •2 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 •英国 •3 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 分别是谁。 •5个, 斯科特(海军上校)、鲍尔斯(身份不明)、威尔逊(科研博士)、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 先期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挪威 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在南极点看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