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课件共二课时内容摘要:
明 回原处 乙醇能脱水主要是由于乙醇分子里含有羟基。 如果反应条件(例如温度)不同,乙醇脱水的方式也不同,以致生成物也不同。 例如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 140℃ 左右,那么每两个乙醇分子间会脱去一个水分子而生成乙醚。 脱水反应--(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 CH3CH2OCH3CH2 + H2O 浓 H2SO4 1400C 化 学 性 质 启迪思考 : 通过分子内脱水反应和分子间脱水反应,试比较这两个反应的异同点,有什么心得。 参考提示 前 页 后 页 结 束 首 页 主菜单 说 明 回原处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按照实际需要,控制 反应条件 ,使化学反应朝着我们所需要的方向进行。 学以致用 前 页 后 页 结 束 首 页 主菜单 说 明 回原处 乙 醇 用 途 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用作燃料,如酒精灯等 制造饮料和香精外,食品加工业 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制造乙酸、乙醚等。 乙醇又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 医疗上常用 75%(体积分数)的酒精作消毒剂。 前 页 后 页 结 束 首 页 主菜单 说 明 回原处 乙 醇 制 法 发酵法 发酵法是制取乙醇的一种重要方法,所用原料是含糖类很丰富的各种农产品,如高梁、玉米、薯类以及多种野生的果实等,也常利用废糖蜜。 这些物质经过发酵,再进行分馏,可以得到 95%(质量分数)的乙醇。 乙烯水化法 以石油裂解产生的乙烯为原料,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硫酸或磷酸) 存在的条件下,使乙烯跟水反应,生成乙醇。 这种方法叫做乙烯水化法。 用乙烯水化法生产乙醇,成本低,产量大,能节约大量粮食,所以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这种方法发展很快。 CH2= CH2+ H2O CH3CH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前 页 后 页 结 束 首 页 主菜单 说 明 回原处 知 识 总 结 乙醇结构:化学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官能团与性质关系。 物理性质:色、味、态、溶解度和挥发性 化学性质 : (1)与活泼金属反应 (1)与氢卤酸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与制醛 (1)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 --分子间脱水 乙醇用途: 乙醇制法:发酵法和乙烯水化法 前 页 后 页 结 束 首 页 主菜单 说 明 回原处 如何分离水和酒精。 工业上如何制取无水的乙醇。 参考 : 由于水和酒精是互溶的,所以通常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 参考 : 先加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加热蒸馏分离乙醇。 启 迪 思 考 题 前 页 后 页 结 束 首 页 主菜单 说 明 回原处 试比较 乙醇和 水的酸性强弱。 能否通过此反应测定有机物的羟基数目。 参考 : 乙醇和水都呈中性,但水中能电离出 H+ 离子,而乙醇则不能。 参考 : 能。乙醇课件共二课时
相关推荐
溶解性、导电导热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如氧气的氧化性,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分类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判断 • (一 )表达形式: AB+CD=AD+CB (二 )反应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 沉淀 析出 或 有 气体 放出 或 有 水 生成 四类复分解反应 • (1)酸 +碱
O3+3CO=2Fe+3CO2中氧化剂是: _______,还原剂 是 ________ 中考新题 1,在 2H2+O2=2H2O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 ,元素化合价 C,物质的质量总和 D,各种原子的数目 2,镁在密封的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总质量 总质量 总质量 总质量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3
好者.每周必看体育频道的棋类节目。 他观察到电视上棋手进行大盘讲解时,那一个个硕大的棋子可以在竖直的棋盘上来回移动,而且不会掉下来。 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 A .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 • C .棋子受到的磁力等于它的重力 • D.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 • 用 5牛的水平推力可使质量为 4千克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b 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混合后,充分加热,得剩余固体 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KCl的质量为 ______ g。 Ba+bc cb ( ) A.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a g氢气在 b g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 a+ b) g水C.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和盐酸)与 100克稀盐酸反应后溶液质量为 ,则生成 D.酒精燃烧后只产生了光和热,再没其他物质生成了 AC : 已知
强调“快”和“省”。 盲目求快,改变以党的八大提出的在经济建设中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发动: 背景: 不良影响: 1958年 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即“一大二公”),越能发展生产 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这是“大跃进”时期讽刺浮夸风的一幅漫画 是猪。 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