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会上的讲话内容摘要:
10月 1日 ,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金兰区的一家餐馆和库塔镇广场商业区的咖啡馆接连发生 3次爆炸 、造成 23人死亡 、 100多人受伤。 11月 9日 , 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市中心的 3家饭店相继发生自杀式炸弹爆炸事件 , 至少造成 57人死亡 ,另有约 300人受伤。 据来自约旦的消息说:扎卡维领导的伊拉克 “ 基地 ” 组织是这起连环爆炸案的元凶。 11月 19日至 21日 ,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 , 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了访问。 12月 14日 , 美国总统布什就伊拉克战争问题发表演讲时 , 首次承认自己对美国依据错误情报 发动伊拉克战争负有责任。 12月 14日 , 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来自东盟 10国 、 中国 、 日本 、 韩国 、印度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16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 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 〈 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 〉 12月 13日 , 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香港举行 , 来自世贸组织的 149个成员的5800多名代表和 2020多名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 ,会议发表了 〈 部长宣言 〉 1 12月 5日,中国和日本在东京签署了中日长期贸易协议,这是中日两国自 1978年首次签订中日长期贸易协议以来,第六次签署类似的协议。 三 、 问题设臵: 材料一 、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 , 但自2020年底以来 , 朝鲜核危机加剧 , 美朝在该问题上各执一词 , 态度强硬。 朝核问题牵动着世界各国 , 尤其是中 、美 、 俄 、 日 、 韩等国的神经。 2020年 7月 26日 , 北京再次促成由中 、 朝 、 美 、 韩 、 俄 、 日六国参加的第四轮会谈 ,启动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核问题的进程 , 最终在 9月19日与会各方一致通过 《 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 》 材料二 、 我国贯彻 “ 与邻为善 , 以邻为伴 ” 的方针 , 正式加入 《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 并与东盟宣布建立“ 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 材料三、在“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下,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 1) 、 结合当今时代特征 , 分析朝核危机牵动多国神经的理由。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特征 , 朝核危机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 , 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2) 、 材料一 、 二 、 三是如何体现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 材料一体现我国将继续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向新水平,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将继续改善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分歧和争端 ( 3) 、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新思路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由什么决定的。 “ 和平崛起 ” 和 “ 和而不同 ” 目的: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 它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 4) 、 三个材料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 两者关系怎样。 和平与发展。 相互联系 、 相互影响的。 和平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 没有和平 , 难以实现发展 , 经济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 5) 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对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提高综合国力 , 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 既能解决本国的稳定和发展 , 又为全球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 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和而不同 ” 的外交思路 , 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6) 用全面的观点谈谈我国外交工作与国内工作的关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我国外交工作与国内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领土 , 鉴于南海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不同领土的要求 , 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 , 从尊重现实出发 ,提出 “ 搁臵争议 , 共同开发 ” 的解决原则 , 该材料说明: ① 主权为我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 搁臵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 , 即用和平 、 谈判方式解决争端 ③ 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发 , 促进共同发展 ④ 是我国外交的失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第五章当代社会面临的人口 、 资源 、 环境问题 一 、 知识梳理: 人口: 人口数量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不高, 人口老龄化严重。 对自然、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是首要任务,(提高人口素质)重要措施。 资源: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破坏浪费严重,加剧资源短缺。 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开源:依靠科技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节流:依靠科技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跨区域调配资源:解决我国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方法。 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 加强立法与监督。 环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主要污染问题:废气 、 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 、 影响社会安定 、 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保护和改善环境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 可持续发展: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热点链接: 2020年 7月是第 16个世界人口日,主题是: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20年下旬 , 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 《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 , 这是我国第一个涵盖了农业 、 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技术的政策性文件 , 通过节水技术政策的实施力争实现的目标:到 2020年实现工业取水量 “ 微增长 ”农业用水量 “ 零增长 ”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逐步下降。 这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 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举措 , 其经济和社会意义绝不亚于长江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 12月 2日 ,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出通报指出: 2020年 11月 13日 ,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 , 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 , 引发重大水污染事件。 国家环保总局对这起事件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 , 党中央 、 国务院批准解振华辞。中考复习会上的讲话
相关推荐
溶解性、导电导热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如氧气的氧化性,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分类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判断 • (一 )表达形式: AB+CD=AD+CB (二 )反应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 沉淀 析出 或 有 气体 放出 或 有 水 生成 四类复分解反应 • (1)酸 +碱
O3+3CO=2Fe+3CO2中氧化剂是: _______,还原剂 是 ________ 中考新题 1,在 2H2+O2=2H2O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 ,元素化合价 C,物质的质量总和 D,各种原子的数目 2,镁在密封的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总质量 总质量 总质量 总质量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3
b 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混合后,充分加热,得剩余固体 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KCl的质量为 ______ g。 Ba+bc cb ( ) A.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a g氢气在 b g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 a+ b) g水C.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和盐酸)与 100克稀盐酸反应后溶液质量为 ,则生成 D.酒精燃烧后只产生了光和热,再没其他物质生成了 AC : 已知
强调“快”和“省”。 盲目求快,改变以党的八大提出的在经济建设中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发动: 背景: 不良影响: 1958年 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即“一大二公”),越能发展生产 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这是“大跃进”时期讽刺浮夸风的一幅漫画 是猪。 是牛。
19 物理 焦耳 :( ) ( )等人的发现则促进了电磁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生物 达尔文 :( )打破了上帝“ ( )”的神话 ( ):细胞学说 化学 门捷列夫 :( )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奥斯特、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进化论 创世纪施莱登、施旺元素周期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