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220kv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土建内容摘要:

措施,并应设置测温孔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超过 25℃。 支架吊装完毕后,杯口及管内二次灌浆应浇筑密实并保证管内混凝土浇筑高度。 保护帽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保护帽顶面以上钢构支架 500mm 范围内进行 保护。 主变、防火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技术措施: 清水墙砖块应选择棱角整齐 ,无弯曲、裂纹 ,颜色均匀 ,规格尺寸误差≤ 2mm。 防火墙用水泥、石子、砂应在施工前做好工程材料计划,同一批进场,集中堆放,以保持防火墙色泽一致。 防火墙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方式,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灰缝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拉结筋末端应有 90176。 弯钩。 优化防火墙框架梁、柱间距,严格控制施工误差,确保填充墙体组砌正确,缝宽一致,楞角整齐,避免非整砖出现,墙面清洁美观。 墙体砌 筑后应及时勾缝,勾成凹圆弧型,凹缝深度宜为 4~ 5mm,并防止墙面污染。 框架梁底两侧应留置滴水槽(线)。 14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 15d 以后,方可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将其补砌挤紧。 清水墙根部 3 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 1: 2 防水砂浆粉刷。 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电缆沟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砖砌电缆沟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压顶。 电缆沟施工前应精确计算电缆沟长度与盖板合模,并保 证过水槽位置上为整块盖板。 沟壁两侧应同时浇筑,防止沟壁模板发生偏移。 对沟壁倒角处混凝土应二次振捣,防止倒角处出现气泡。 伸缩缝与电缆沟垂直,应全断开、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填缝要求饱满,填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密封处理应美观。 电缆沟回填土前,应进行伸缩缝嵌缝处理,并经检验合格。 砖砌电缆沟回填土时,应采取防治沟壁变形的措施。 与电缆沟过路段、建筑物连接处应设变形缝。 盖板不得有裂缝及变形现象,与电缆沟采用柔性连接(固定橡胶条或预埋 橡胶钉),保证盖板平整、稳定。 电缆沟端头处不得有探头(局部悬空)盖板。 镀锌扁铁焊接应保证不变形 ,扁铁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 倍扁铁宽度 ,三面围焊 ,焊接质量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15 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技术措施: 土料须采用就地挖出的含有机质小于 5%的粘性土或塑性指数大于 4 的粉土,不得使用表面耕植土、淤泥、冻土或夹有冻块的土;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 15mm。 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不得有表层耕植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路基回填应分段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回填厚度由夯实或碾压机具种类决定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由试验确定夯打或碾压遍数,每层施工结束后检查地基的压实系数,经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搅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为减少路基土的压实变形,增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认真进行压实,特别要加强路堤边部碾压,使路堤横向的密度尽可能均匀。 混凝土道路路面采用专用机械一次 浇筑完成。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施工。 科学合理地确定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留置。 道路遇过路电缆沟处,电缆沟两侧应设变形缝。 道路面层宜采用抗滑、耐磨措施。 郊区型道路、散水棱角宜作倒圆角处理。 收面时不得任意在路面上走动,面层应一次成活,采用原浆收面,禁止加浆或撒干水泥收面。 与电气安装紧密结合,合理安16 排道路浇筑时间,路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负责,并在终凝后及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 14d,路面养 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 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25%~ 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采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 两侧粘贴美纹纸,防止污染面层。 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 1~ 2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道路坡度正确,防止积水。 五、其他需重点整治的质量通病: 17 序号 质量通病名细 主要表现形式 防治措施 图片 工程质量管理通病 1 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 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主体、工作流程等不满足现行文件要求 完善质量工作责任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工程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每一个质量控制环节。 2 质量管理数据填报不及时、不准确 未按公司要求,及时填报满足达标创优条件项目,或参建主体、开竣工时间等参数填写不正确 工程前期及竣工资料要与工程实际的开竣工时间相符,项目要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强化质量文件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 3 日常质量管理指导不到位 未按公司要求组织开展质量巡视、点评通报等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强化过程质量管控。 通过探索远程视频监控、全面应用数码照片管理等手段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提高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化水平。 4 引用质量管理制度、标准规范不正确 项目质量管理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引用非有效版本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等 及时梳理现行质量管理文件,指导工程项目正确引用、执行 质量文件。 及时对照梳理相关质量文件,检查指导工程项目及时更新质量文件。 项目要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强化质量文件有效性的检查。 5 质量管理文件编审批不规范 项目质量相关文件编审批责任主体、签字、日期等不满足规定要求 依据《国家电网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 [2020]1020 号要求,完善编审批规定要求。 6 质量控制文件有明显错误 项目质量管理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缺乏针对性、可操作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编写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作业指导书及施工技术 交底,有效 18 序号 质量通病名细 主要表现形式 防治措施 图片 性,甚至与工程实际不一致等 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实施。 7 施工记录不真实 施工记录、监理记录等明显偏离测量误差;或者不实测实量、直接引用设计数据,精度误差明显不合理等 规范人员上岗管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严格按规定开展文件审查、工序检查、及平行检验等质量活动,独立完成质量检查验收、数码照片采集等质量控制工作,实施对施工质量全过程的有效控制,质量控制活动的各项记录要齐全、真实。 8 主要原材料(钢筋、水泥)等不具备可追溯性或可追溯性差 主要原材料进场数量(或检查试验数量)与实际数量等记录可追溯性不强 施工项目部在进行主要材料或构配件、设备采购前,应将拟采购供货的生产厂家的资质证明文件报监理项目部审查。 及时对原材料进行跟踪管理,保证使用部位、数量等记录真实性。 9 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不真实 存在与其他工程共用、后期制作等弄虚作假现象 工程项目要严格按 【 基建质量〔 2020〕 322 号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 】执行。 规范开展数码照片的采集与管理工作,强化对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的管控,促进施工一线全面落实施工质量规范、工艺要求,提高过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 水平。 10 质量验收不严格、不规范 施工三级自检、设备进场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质量控制环节不严格,存在同一问题在不同级别验收重复出现的现象。 规范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严格按要求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