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砟整道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凹槽宽为 600mm。 人工整道作业 方法 铺轨后应随即重点整道,提高线路行车条件,保障铺轨列车能按 15km /h 的速度安全运行。 作业重点: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螺栓和扣件配件,拨顺轨道方向,使直线平直,曲线圆顺。 串实承轨处的枕下道碴,消灭反超高和三角坑。 初步整道后即开始进行老 k 车卸道碴,铺轨后第一次上碴厚度不宜大于 100mm (单层道床厚度不大于 250mm 时,可一次按设计铺足),然后进行人工整道,整道前先补充枕盒内部分道碴,然后起道、方枕、串碴、捣固道床、拨正轨道方向、回填清理道碴、稳定轨道。 经整道后的轨道,应保障铺轨列车能按 30km /h 速度安全运行。 加强接头螺栓和道钉螺栓的紧固。 上碴整道应紧跟铺轨作业进行,荒道不能超过 3km ,但不能影响铺轨作业。 线路一次起道量不能超过 150mm ,并应在起道终点处与未起道轨道顺接过渡好(纵 坡不应大于 5‰),避免大起大落,每天起道作业段必须捣固密实,具备低速安全行车条件。 5对以上列车后进行,整道时应以水平桩为准,轨面略高于设计高程,轨向:直线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和曲线用 20m弦量的实际正矢与计算正矢差不得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1 大于 8mm,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或“鹅头”,轨面用 10m 弦量,最大矢度不大于 8mm,两股钢轨轨面高程按标准相对差和在延长 围内的三角坑不大于 8mm。 轨距允许偏差为 +7mm, 4mm。 轨道各部位主要尺寸,应在第二次上碴整 道后,逐步整正至规范要求的标准。 工程列车速度也可相应逐步提高。 拨正轨道 轨道中心线与线路中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 50mm,相临轨道中心线间距的允许偏差:正线与站线、站线与站线间为 177。 20mm。 轨道方向直线应远视顺直,用 10m 弦量的最大矢度:其它线与地方铁路不得大于 6mm。 曲线应圆顺,用 20m弦量正矢差不得大于(表 — 2)的规定;半径等于和小于 250m的曲线轨道,适用 10m弦测定正矢,正矢差不得大于(表 — 1)的规定。 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和“鹅头”。 曲线 10m弦正矢允许偏 差( mm) 表 1 曲线半径 ( m) 缓和曲线实测正 矢与计算正矢差 圆曲线正矢连 续差 圆曲线正矢 最大最小差 250151 4 8 12 曲线 20m弦正矢允许偏差( mm) 表 2 曲 线 半径 ( m) 缓和曲线实测正 矢与计算正矢差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 圆曲线正矢 最大最小差 其它线和地方铁路 其它线和地方铁路 其它线和地方铁路 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2 650 4 8 12 650451 5 10 15 450351 6 12 18 350251 7 14 21 ≤ 250 8 16 24 轨距偏差 直线和半径大于及等于 350m的曲线地段的轨距均应为 1435mm,半径 小于 350m 的曲线地段的轨距应按(表 — 3)向内侧加宽。 曲线轨距加宽 表 3 曲线半径 加宽值( mm) 轨距( mm) 350R≥ 300 5 1440 R300 15 1450 按上述规定,轨距允许偏差为 +6mm, 2 mm。 偏差变化率:正线不得大于 2‰ ,站线不得大于 3‰。 曲线轨距加宽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递减,如未设缓和曲线,应在两端直线上以 1‰ 的递减率递减,困难条件下,可酌情提高递减率,但不得大于 3‰。 复曲线两不同曲线的轨距加宽,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递减连接。 起道作业 起道应先校正一股轨面高程(曲线应先校正内股轨面),据此调整另一股轨面高程,左右均匀进行。 每次起道高度不宜大于150 mm。 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3 新建铁路的正线曲线轨道,外轨超高应按下式计算:h= (Vmax2)247。 R式中: h —— 曲线外轨超高( mm),按 3进 2 舍取5 整倍数; Vmax—— 最高行车速度,设计值为 70km/h。 施工期间列车经过 整道地段的限制速度作为每次整道所需的外轨超高计算速度。 R —— 曲线半径( m) 曲线外轨超高应在缓和曲线全长顺接,未设缓和曲线地段,应在两端直线上按不大于 2‰ 坡度顺接。 必要时,顺接范围可延伸至曲线内,或酌情降低外轨超高度。 第二次上碴后按水平桩起道至设计高程,找平小洼,校正轨道左右水平和前后高低。 轨面高程按设计要求(含路基预加沉降量)的允许偏差,在路基上为+ 50 mm,- 30 mm,在建筑物上为 177。 10 mm,紧靠站台的轨道为+ 50 mm,不得有负偏差。 直线两股钢轨面应保持同一 水平,曲线外轨超高应符合上述第( 2)条要求,在此基准上,同一横截面处的两轨面高程相对差和在延长 m 范围内的三角坑,地方铁路等其他线不得大于 6 mm,在超高顺坡地段的水平变化率(含超高)不得大于 3‰。 在一股钢轨上,轨面应目视平顺,用 10m 弦量的最大矢度:地方铁路等其他线不得大于 6 mm。 捣固作业 每起一次道,就要进行一次捣固作业,线路捣固采用小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4 型捣固机,道岔捣固采用人工捣固。 混凝土枕应在钢轨两侧各 450 mm 范围内均匀捣固,木枕应在钢轨两 侧各 400 mm 范围内捣固道床,钢轨下应加强捣固。 钢轨接头处和曲线外股 应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加强捣固道床。 人工捣固道岔道床时,两人应在一根轨枕的两端相向捣固,捣固好一侧后,再同时换方向捣固另一侧,捣固的两个人要用力均匀,捣固次数相同。 、整治空吊板,要求钢轨接头处无空吊板,其他部位无连续空吊板。 空吊板率在地方铁路等其它线不得大于 12%。 ,轨枕正位,扣件按规定拧紧,清理路肩上的道碴,枕盒内道碴按设计填够,整理道床边坡,使道 床断面与设计相符。 调轨缝 轨温在 Tmax-( ag+c) /~ Tmax- c/ 范围内时 ,根据实际轨温拉轨调匀轨缝 ,同时方正钢轨接头 ,重新锁定轨道。 轨缝尺寸宜成段检查,成段检查长度不宜大于 1km,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a、检查段内实际轨缝的平均值,按轨缝检算值标准允许偏差为177。 2mm。 b、轨温小于当地最高轨温时,不得有连续 3个及以上的瞎缝。 c、不得出现最大构造轨缝(检查时检算值等于最大构造轨缝除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5 外)。 左右股钢轨接头相错量应满足以下规定: a、国铁正线和到发线上,直线地段应不大于 40mm,曲线地段应不大于 40mm 加采用的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 b、地方铁路等其它线上直线地段应不大于 60mm,曲线地段应不大于 60mm 加采用的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 c、曲线尾剩余的接头相错量,宜利用钢轨长度偏差量在曲线内(困难时可延伸到直线上)调整消除。 必要时,可在曲线尾插入一根相应缩短量的缩短轨,不得用调整轨缝的办法消除接头相错量。 ,事先应经调查计算,确定每根钢轨的串动方向和串动量,方正钢轨接头应兼顾前后轨缝尺寸符 合规定要求。 道岔整道 道岔铺设好后,应一次性将面碴上够,然后起道至设计高程,串碴找平、捣固。 全部滑床板应在同一平面上。 轨面应平顺,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大于 6mm的超高,并在曲线内按不大于 2‰坡递减顺接。 、捣固密实,钢轨接头、尖轨尖端、跟部、辙叉心处不得有空吊板,其他部位不得有连续空吊板。 ,细部调整满足下列要求。 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6 a、钢轨接头处的岔轨间距应与区间轨道同类型钢轨接头处轨枕间距一致,并使轨缝位于间距 的中心,单开道岔的岔枕应在直股外侧取齐。 b、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尖轨尖端应与基本轨密贴,第一连杆处的最小动程应:直尖轨为 142mm,曲尖轨为 152mm,弹性可弯尖轨为 180mm。 c、轨距允许偏差:有控制锁的尖轨尖端处应为 177。 1mm,其它各部位应为 +3mm, 2mm。 d、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 e、导曲线圆顺,支距正确,支距允许偏差:地方铁路应为 177。 3mm。 f、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和轨距线错牙,地方铁路 等其它线上的道岔不得大于 2mm。 g、基本轨必须落槽。 滑床板应平正。 滑床板与尖轨间隙和轨撑离缝大于 2mm 者,地方铁路等其它线上的道岔每侧不得大于 2 处。 ,当连接线未铺前,辙叉后必须加铺一节临时钢轨,尖轨必须钉固加锁,严禁扳动。 ,应使用转辙设备,不得使用撬棍扳道或用其它方法支顶尖轨。 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7 机车压道 全面整道后的轨道,应经单机或列车压道,地方铁路等其它线路不少于 30 次,由于在铺架运卸碴过程中已多次压道,全面整道后统一压道 20 遍。 铺砟整道方案 大机铺砟整道施工方法 线路铺设完毕,即对铺轨后的线路进行 人工 整道,作业重点为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槽处道床,消灭线路三角坑和反超高。 线路整道共分五次进行。 第一次人工配合机械上碴整道:在铺设轨排之后立即进行, K13风动卸碴车卸碴,上碴量为总上碴量的 40%,人工与小型捣固机具相配合整道,起道量为 70~ 80mm,目标是消除反超高、空吊板、三角坑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保障工程列车的行车安全,同时保证枕底有一定厚度的道碴,为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提供条件。 第二次上碴整道:上碴量 为总上碴量的 40%,大型养路机械整道,起道量为 70~ 80mm左右,目标是使线路初步平顺,初步稳定线路。 第三次上碴整道:上碴量为总上碴量的 10%,起道量为 70~ 80mm左右,大型养路机械整道,目标是使轨道进一步抬高,曲线地段外股超高到位,线路基本平顺,道床基本稳定。 第四次上碴整道:上碴量为总上碴量为 10%,起道量为 30~ 50mm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8 左右,大型养路机械整道,目标是使轨面达到设计标高,线路平顺,道床稳定,使轨道几何尺寸和道床参数满足线路锁定的要求。 第五次精细整道:上碴整道在线路锁定之后进行,为线路的最后一次上碴 整道,属精细整道,起道量 20mm 左右,目标是消除线路局部的小量不平顺,使线路完全达到设计文件和验收规范的要求,直线平直、曲线圆顺。 机械整道施工方法见下图: 大机整道作业图 道床道碴应补足、补均匀,以道碴堆高不埋扣件为宜。 桥梁涵洞上的底碴摊铺厚度达到 150mm 以上; 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29 轨距、轨枕间距、轨枕方正符合《铁道轨道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同时应补齐扣件、轨头扭结器; 进行线路中线、水平测量、每 5m 一个测点,第二、三遍直线段 时拨道测点可放宽到 100m。 将测得的每个测点的里程和对应的起道量,拨道量复核,检查确认无误后,提前一天交整道作业队,以便整道作业时校对和修改; 测量班 提前一天将所测得的拨道量和调整后的起道量的数据第一次用红油漆、第二次用黄油漆、第三次用绿油漆顺机械化整道机组的方向,标注在每个测点的道心左侧轨枕面上。 在曲线的起点轨枕面上标出曲线要素(曲线半径 R、缓和曲线长L、超高值 C)并将曲线变更点用规定的字母标注,即在变更处标注ZH(直缓点)、 HY(缓圆点)、 YH(缓圆点)、 HZ(缓直点)等; 限制不可能很均匀,配碴车又只能短距离运碴,因此,必须进行人工匀碴以保证道碴均匀。 ,整道作业队须对线路进行全面的调查,收集有关的资料,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书,根据调查的结果向车队、班组下发施工作业指导书; 办理区段要点封锁手续,并确认区段封锁命令后,将 MDZ 整道机组运行至施工地点; 机组作业准备 进入作业区段后,机组分解,各车进入自己的施工地点,放下工作装置,确认准备工作就绪; 500m设防护 , 各车之间加强联系,相互靠近时确认位 置; 在整道作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上碴整道基本作业严格按已选的综合整道作业参数进行。 为保宁西二线铺架施工方案 30 证轨条的稳定性,要求一次起道量不大于 80mm,起、拨道量超过最大时,应分多次作业,作业应在铺设温度的 20℃~ +15℃范围内进行,严禁超温作业; ②捣固作业结束前,应在作业终点划上标记,并以此开始按不大于 ‰的坡度递减顺坡 ,达到安全行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不在圆曲线上顺坡 ,严禁在缓和曲线上顺坡结束作业; ③在碎石道床的桥上 ,枕下道碴厚度不足 150mm 时不能进行捣固作业; ④为保证捣固质量,一次起道量 60mm~ 80mm 时,宜捣固两次、夹持时间 ;同时,捣固车捣固频数每分钟不得超过 20次。 插镐深度从枕下算起至镐尖一般不少于起道高度。 对桥头、轨缝等薄弱处应加强捣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