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内容摘要:

立杆用∠ 50满焊焊接在行车梁上,立柱间距 10米,端部立杆焊接斜支撑加固,角钢立柱钢顶部开φ 20圆孔,钢丝绳穿孔固定在角钢立柱上。 所有在行车梁上行走活动,安全带挂在溜绳上,每一段安全溜绳挂安全带不得同时多于 3根,溜绳用 8mm钢丝绳,行车梁正式栏杆施工后可拆除。 屋面梁上行走安全措施 防止高空落物伤人措施 (1).地面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2).高空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零部件等,应放在随身佩带的工具袋内,不可随意向下丢掷。 (3).在高空用气割或电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伤人。 (4).地面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也不得在起重机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装的构件下停留或通过。 (5).构件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 ,只有连接确实安全可靠边,才能松钩或拆除时固定工具。 (6).吊装现现场周围应设置红白 圈维绳,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7) 在安装屋面板时,应在操作地点下挂设安全网,在挂设安全网时,应与钢构件连接牢固。 注意事项: 立杆固定在钢梁檩条固定座上,钢丝绳生命线 8mm 穿连于每个立杆上; 第 1 步需在钢梁地面拼装检验合格后安装,并随整段钢梁一起吊装; 移动脚手架在每两条钢柱之间,在钢柱钢梁安装完成后檩条安装前进行。 高处作业人员统一配备背带式双钩安全带和 工具袋。 高空作业面下方满铺安全网; 安装用工具、材料应妥善放置,扳手、冲子、钳子等工具应放在工具包内。 作业人员正确佩带和使用劳防用品。 被吊起的重物下和起重爬杆下严禁站人。 高空物品不得随意抛落地面,防止落物伤 6 其它施工机具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进场施工机具安装后必须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履行签字手续。 严禁使用倒顺开关控制机具。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不得违章作业。 (一 )手持电动工具 I 类手持电动工具做好保护零接并装设漏电保护器。 潮湿和金属构架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使用 I 类手持电动工具时穿戴绝缘用品。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准随意接长电源线和更换插头。 (二 )电焊机 电焊机做好保护接零,并装设漏电保护器,有二次侧的装设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或触电保护器。 一次电源线长度不准超过 5m,二次线长不准超过 30m,一、二次线接线柱与外壳绝缘良好,并设防护罩。 不准使用手动电源开关,采用自动开关。 焊把线使用橡皮电缆,凡老化、破皮或接头超过三处的及时更换。 电焊机设防雨设施。 (三 )气瓶 各种气瓶设标准色标或作明显标志。 各气瓶间距大于 5m,距明火大于 10m,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 气瓶使用和存放时均不得平放。 各种气瓶分别存放, 不准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 气瓶装防震圈和安全防护帽。 7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 1)、发配电房、临时维修间、工作间以及施工楼层等处,必须配备足够的电气灭火器材做定期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 2)、发配电房内不得存放油料(机组油箱除外)及其它易燃物品。 ( 3)、严禁发配电设备超负荷或带病运行。 发配电房的运行人员必须持市劳动局核发的合格上岗证。 设备运行时,值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 4)、施工现场、办公室、临时宿舍、临时维修间及工作间不得使用明火、电炉或其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热设备。 ( 5)、现场办公室、临 时工作间及维修间不得使用超过 100W 白炽灯,临时宿舍不得使用超过 40W 的白炽灯。 ( 6)、大功率( 1000W 及以上 ) 的室外照明灯具下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灯具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 3 米。 ( 7)、临时宿舍采用穿管封闭式线路安装,不得私自移动一切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不得使用多用插座、灯头分火开关,不得用易燃物品(如纸、布等)作灯罩。 ( 8) 、禁止任何物件挂、钩、搭、压电源线。 8 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一)外电防护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施工现场 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 对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编排外电线路防护方案,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或围栏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防护屏障采用绝缘搭设。 脚手架的上下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现场采用 TN— S 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现场每一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Ω,且不得少于 3 处(即总配电箱、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线与保护零线相连。 接地电阻每季度公司复测一次,现场每月检测 一次。 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 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准采用螺蚊钢材。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测的零线引出。 保护零线单独敷设,不准装设任何开关与熔断器。 保护零线接至每一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包括配电箱)。 保护零线的截面采用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并使用统一标志的黄绿双色线,任何情况下不得将黄、绿双色线作负荷线。 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采用截面不小于 的绝缘多股铜线。 保护零线与电气设备连接采用铜鼻子 可靠连接,不得采用铰接,电气设备接线柱应镀锌或涂防腐油脂;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在配电箱内通过铜质端子板连接,其中保护零线在其它地方不准有接头。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全部实行保护接零,并按规定进行重复接地。 (三)配电箱、开关箱 施工现场配电系统设置总配电箱(屏)、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 3m。 配电箱周围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 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 每台用电设备配置各自专作的开关箱。 开关箱内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所有配电箱内电源侧装设有明显断点的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动作电流在 50~ 75mA,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 30mA,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均应小于。 配电箱进、出线在箱底进出,并分路成束加 PVC 套管保护;配电箱内的连接线采用绝缘导线,排列整齐,不准有外露带电部分 ;箱内设置铜质保护零线端子板和工作零线端子板。 固定式配电箱安装高度底口距地面大于 ,小于 ,安装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安装高度底口距地面应大于 ,小于 ,并设固定支架。 配电箱采用建筑安全监督部门推广使用产品,且配电箱编号,表明其名称、用途、维修电工姓名,箱内有配电系统图,标明电器元件参数及分路名称。 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配电箱门配锁,设有防雨、防砸措施,箱内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 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月进行检查,维修一次。 (四 ) 现场照明 施工现场照明用电单独设置照 明配电箱,箱内设置隔离开关,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熔断器的熔断电流不大于 15A,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小于 30mA,动作时间小于。 施工现场照明器具金属外壳需要保护接零的使用三芯橡皮护套电缆,严禁使用花线和护套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缠绑在脚手架等设施构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作保护接零。 室外灯具的安装高度大于 3m,室内灯具大于 ,大功率的金属卤化灯和钠灯大于 5m。 在下列情况下现场照明的采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 (1)室内线路和灯具安装低于 的; (2)在潮 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工作场所; (3)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的。 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准只装设局部照明。 (五)配电线路 架空线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 电杆采用混凝土或木杆,不准采用竹杆。 木杆梢径应不小于 130mm。 架空线路装设横担、绝缘子,并采用绝缘导线。 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 16mm,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 10mm。 档距不大于 35m,线间距离不小于 ,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 架空线的相序排列为:和保护零线在同一横担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 LN、 L L PE;动力、照明线在两上横担上下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 L L 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 L1(L L3)、 N、 PE。 配线分色(包括配电箱内连线),相线 L1 为黄色, L2 为绿色, L3 为红色,工作零线 N 黑色,保护零线 P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