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工人技术考试题库内容摘要:
塑性变形,出现一系列波状弯曲,并丧失其连续完整的构造形态称之为褶皱。 ( ) 1褶皱的基本形态可分为背斜和向斜。 ( √ ) 1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断裂变动,出现裂隙、滑动面和破裂带,沿着裂面两侧具有相对位移者称之为断层。 ( √ ) 1断层的几何三要素包括:断层面、断盘和断距。 ( √ ) 1 平煤集团加强 矿井防治水 技术管理的八字方针是 “ 查、堵、截、疏、排、探、防、躲 ”。 ( √ ) 矿井 充水水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围岩地下水、袭夺水、老窑(空)水。 ( √ ) 2 充水通道包括:岩溶陷落柱、断裂带、隐伏露头、裂隙(岩溶)网络、地震通道、顶板冒落裂隙带、地面岩溶疏干塌陷带和封闭不良钻孔等。 ( √ ) 2 井下探 (放 )水的目的 是 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 (包括陷落柱 )、含水层、积水老窑(空)等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为有效的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 ( √ ) 2 采掘工作 面 探水的原则 是 “有疑必探, 边 探 边 掘 ”。 ( ) 2雨季“三防”指的是:防洪、防治水、防涝。 ( ) 2矿井防治水齐抓共管责任制,主要是指矿井防治水是总工程师和地测部门的责任,与其他矿领导,区、队长关系不大。 ( ) 2各煤炭生产单位的总工程师是本单位水害防治的第一责任者,负责领导水害防治工作,在人、财、物上对水害防治工作给予保证。 ( ) 2各单位地测科长负责具体实施和主抓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 ( ) 2分管安全工作的行政副职负责防治水工作的现场指挥。 ( ) 9 2某地区长年干旱少雨,因此可以考虑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 ) 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 时,有时可以不采取措施。 ( ) 3薄 煤层稳定 性的评定以可采性指数为主,煤厚变异系数为辅。 ( √ ) 3中厚以上 煤层稳定 性的评定以可采性指数为主,煤厚变异系数为辅。 ( ) 3井巷揭露的 煤层 如不可采,可不进行观测和描述。 ( ) 3由矿井建设开始到开采结束期间所进行的一切勘探统称矿井地质勘探。 ( √ ) 3矿井地质勘探一般是地面布置的勘探工程,不包括井下钻孔。 ( ) 3勘探工程原则上布置在已有的勘探线上。 ( √ ) 3观测孔竣工后要严格抽水洗孔,以确保观测层段不被淤塞。 ( √ ) 3水文地质孔必须 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 √ ) 3水文地质观测孔必须安装孔口盖,并应坚固耐用,观测方便,遇有损坏或堵塞,要及时处理。 ( √ ) 抽(注)水试验前,可进行适当洗孔。 ( ) 4探放水钻孔必须具有孔口控水装置。 ( √ ) 4掘进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后,不一定进行超前探放水。 ( ) 4探放老空积水时,因有水,故不用制定预防有害气体伤人措施。 ( ) 4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超前探水。 ( √ ) 4采掘工作面接近断层煤柱前,要复查煤柱的可靠性。 ( √ ) 4井口有时可底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 ) 4防水闸门必须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一次关闭试验。 ( ) 4防水闸门每年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关闭试验。 ( √ ) 4使用中的钻孔,必须安装孔口盖。 ( √ ) 50、矿区边远报废的钻孔可不必封孔。 ( ) 5两个缺水的相邻矿井分界处,可不必留防水煤柱。 ( ) 5可以在防隔水煤柱中作峒室。 ( ) 5在水淹区域应标出 探水线 的位置。 ( √ ) 5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 √ ) 5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 √ ) 5岩层产状三要素是 指 走向 、 垂向 和 倾向。 ( ) 5断层的几何三要素是指 断层面走向 、 断层面倾向 和 断层面断距。 ( ) 5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只能用绝对瓦斯涌出量表示。 ( ) 5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只能用相对瓦斯涌出量表示。 ( ) 60、矿井地质工作中常说的“三书”是指:矿井地质说明书、水平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 ( ) 6矿井“三量”分别指的是矿井煤量、采出煤量和剩余煤量。 ( ) 6储量计算的主要工业指标是煤层可采厚度、灰分含量。 ( √ ) 6储量计算的参数有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量。 ( ) 6 矿井开采过程中,动用储量由采出量和落煤损失两部分组成。 ( ) 6储量损失按其发生的范围可分为火成岩侵入损失、采区损失和水平损失三部分。 ( ) 6储量损失按损失的形态,可分为工作面损失、厚度损失和浮煤损失三类。 ( ) 6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及其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 ) 6 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8小时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 ) 10 6在有水害威胁地区采、掘前必须制定超前探水措施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钻探超前探测 距离不少于 10m。 ( ) 70、物探探测距离不少于 30m。 ( ) 7防治小窑水 由积水边界向外推 20m 作为放水线。 ( ) 7 防治小窑水 由积水边界向外推 30m 作为警戒线。 ( ) 7探水钻孔的终孔孔径不得大于 72mm。 ( ) 7《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矿井地质报告每隔 20 年修编一次。 ( ) 7对本井田内主要充水含水层,各矿都要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 ( √ ) 三、单项选择题 老空水放完的标准必须有 ② 以上在原出水孔下方的钻孔证实无水时,方可结束放水工程。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每年雨季前必须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 ②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① 联合供电试验 ② 联合排水试验 ③ 大串联 ④ 联合供水试验 对深井基岩段富水性较强的深井,应在井筒中部设置相应排水能力的 ②。 ① 吸水泵 ② 转水站 ③ 潜水泵 ④ 污水泵 永久排水系统形成之前,必须设置 ③ ,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① 临时水泵 ② 临时管路 ③ 临时排水系统 ④ 临时潜水泵 对封闭不良的钻孔,距钻孔 ④ m 时应采取超前探水或其 它防范措施。 ① 50 ② 30 ③ 10 ④ 20 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70 %。 ① 50 ② 70 ③ 75 ④ 80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25 %。 ① 15 ② 20 ③ 25 ④ 30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 20 小时内排出矿井 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① 4 ② 8 ③ 20 ④ 24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 1000m3/h及其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8 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① 4 ② 6 ③ 8 ④ 10 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4 小时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① 2 ② 4 ③ 6 ④ 8 1在有水害威胁地区采、掘前必须制定超前探水措施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钻探超前探测距离不少于 20m。 ① 10 ② 15 ③ 20 ④ 25 1物探探测距离不少于 50m。 ① 20 ② 25 ③ 30 ④ 50 1防治小窑水 由积水边界向外推 30m 作为放水线。 ① 20 ② 30 ③ 40 ④ 50 1 防治小窑水 由积水边界向 外推 60m 作为警戒线。 ① 30 ② 40 ③ 50 ④ 60 1探水钻孔的终孔孔径不得大于 58mm。 ① 42 ② 48 ③ 59 ④ 58 1巷道由高向低掘进,与老空积水区平行,探上部采面老空水,探水钻孔布置应根据煤柱厚度严格控制 老空水头降低高度。 ① 煤柱厚度 ② 老空水量 ③ 老空水头降低高度 ④ 掘进头标高 1《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矿井地质报告每隔 8~10年修编一次。 ① 5 ② 8 ③ 10 ④ 8~10 11 1对本井田内主要充水含水层,各矿都要建立健全 地下水动态观测系 统。 ① 领导机构 ② 矿井排水系统 ③ 含水层 排水系统 ④ 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 1对封闭不良的钻孔,距钻孔 20m 时应采取超前探水或其它防范措施。 ① 10 ② 20 ③ 30 ④ 60 箅子门应加设在防水闸门来水一侧 15~25m处。 ① 10~20 ② 20~30 ③ 15~25 ④ 25~35 2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在 2 年前通知地质部门。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2采区地质说明书应在正式设计前 3个月提出,并经集团公司批准。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2工作面开出后,应在 5 天内按要求提出该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付使用。 ① 3 ② 4 ③ 5 ④ 6 2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应在 30 天内按要求提出该工作面采后总结,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妥善保存。 ① 15 ② 20 ③ 30 ④ 60 2矿井在剩余可采储量比为 20%左右,且无进一步扩大储量的可能时,即进入收尾阶段。 ① 10 ② 20 ③ 30 ④ 40 2抽水试验孔的孔径不得小于 φ 110mm。 ① 58 ② 89 ③ 110 ④ 159 2需 要安装深井泵的大口径钻孔,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孔段的孔斜不得超过 2 度。 ① 1 ② ③ 2 ④ 3 2穿过可采煤层的钻孔,如煤层顶或底板有富含水层时,对顶板导水裂隙带及其以上 5~10m 孔段,底板以下整个孔深,以及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整个钻孔,都必须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取样检查封孔质量。 ① 0~5 ② 5~10 ③ 10~15 ④ 15~20 2在含水层富水性等级标准中,属于含水性中等的含水层其单位涌水量为 C A Q≥ 10L/sm B Q< 10~ 2 L/sm C Q< 2~ Q≤ 根据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属于中等突水点的是: A A ≤ 60m3/h B 60~ 600 m3/h C 600~ 800 m3/h D ≥ 1800 m3/h 3探放老空水,探水钻孔应成组布设,并在平面图上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应满足: B A 4m B 3m C 2m D 1m 3矿井涌水量的观测,一般应分矿井、水平设站进行观测。 对于复杂型矿井每月观测不少于: C 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4 次 3编写回采 工作面采后总结,应在回采结束后 C 天内提出,分层开采时,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A 10 天 B 20 天 C 30 天 D 40 天 3矿井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C。 A 90% B 80% C 70% D 60% 3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B。 A 30% B 25% C 20% D 15% 3探放断层及底板岩溶水的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 2 个,探水也终孔直径一般不得大于:A。 12 A 58mm B 60mm C 70mm D 80mm 3矿区所有水文观测孔都要按规定进行观测,枯水季节每月 2 次,丰水季节每月 B 次。 井下发生突水等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 A 2 B 3 C 4 D 5 3井下防水闸门必须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 B 次关闭试验,其中一次应在雨季前进行。 A 1 B 2 C 3 D 4 3 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 C 年修改一次,并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A 5 年以下 B 5~ 8 年 C 8~ 10 年 D 10 年上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每小时1000m3 及其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能容纳 A 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A 8 B 6 C 4 D 3 4井下疏水降压钻孔涌水量、水压观测。 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每小时观测 A 次,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 A 1~ 2 B 3 C 4 D 5 4对于封闭不良的钻孔,在采掘工作面相遇前 B 时,应采取超前探水。 A 10m B 20m C 30m D。矿井地质工人技术考试题库
相关推荐
除锈 对罐内可燃气体 含量 、含氧量进行化验,合格后方准入罐打磨。 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且要注意安全,遵守液化气储备站的所有安全制度。 罐内所有焊缝(包括接管角焊缝)均需打磨除锈。 打磨宽度为沿焊缝中心至两侧各 100mm,且露出金属光泽,以便进行检验
控制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 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
应的表面处理和酸洗钝化,应提供足够的保护措施以防止设备在运输中的机械损伤和大气腐蚀,运输中所有机械零件和密封面不能损伤。 ,最少用 4个全尺寸的螺栓固定。 ,运输支撑必须保证容器在运输时不会受到破坏。 零部件的装箱应使零部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致腐蚀、冲撞、擦伤及变形而损坏。 备件应单独装箱。 箱外应标记 上甲方采购合同号和设备位号。 ,一份装入包装箱,一份提供给甲方。 1设备验收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 制资料核查记录 AHR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 量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 量检查记录 AHR 静设备工程质量控制点等级划分表 序号 质量控制点检查、检测项 执行依据或规范 质量检查要点 质量记录及 格式文本号 控制等级 备注 1 文件资料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SH/T35432020) 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 施工图核查记录 G110
抽放等相关的技术难题。 煤矿企业有着 地质复杂,构造应力集中,煤层多,瓦斯含量高,顶底板岩性变化大,资料多等 优势。 参与本次应用试验的 AAA 国际矿业公司工作组成员包括:刘光华博士, Leszek Lunarzewski 博士,蔡厚安博士生,刘长久博士生。 本报告由 Leszek Lunarzewski 博士,刘光华博士,蔡厚安博士生负责起草。 第一章 工作面简介 1 矿井概况 略 煤矿
全体员工集中接受了 ****公司开展的安全教育讲座,并以观看电教片的形式,学习了油库、加油站安全操作规程、油库爆炸案例分析等安全知识,使大家了解油品收发、接卸、输转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要领,掌握油库、加油站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及消防器材的使用。 5月份我们专门抽出警消队的两名同志到济南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消防培训,并且油库各部门及加油站负责人和其他员工也轮流参加了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