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及变配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带电体接近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上树砍剪树枝时,工作人员应站立在坚实的树 干上,系好安全带。 挖沟坑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挖沟时施工人员之间应保持 3~ 5m 的距离。 在有地下光、电缆和管路的地方挖沟、坑时,应了解地下设施的用途、埋设位置,并与有关部 门联系,做好防护后再施工。 2) 当挖沟、坑影响行人妨碍交通或站内作业时,应在施工地点 3~ 5m 处加设防护,并应当天回填夯实。 如需过夜时,应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安全措施。 在有倒塌危险的房屋、围墙附近开挖时应对其临时加固。 3) 严禁在影响路基稳定的范围内挖沟、坑,在铁路沿线或穿越铁路挖沟、坑时,摆放的料 具和挖出的土石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并应采取防止塌落的措施。 4) 电缆、光缆敷设需通过铁路、公路、繁忙车道宜采用顶管方法。 必须开挖时宜夜间施工,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 挖沟、坑的弃土应距沟、坑边。 堆土高度不应高于。 6) 在土质松软地带挖沟、坑时应按斜坡形开挖,坡度的大小应根据土壤的性质、湿度及坑深确定,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7 7) 挖沟、坑及流沙沟、坑时应采用防护板或沉箱等加固措施。 8) 防护板的安装或撤除应有人监护。 严禁将防护板一次全部撤除。 强流沙地带不宜撤防护板。 9) 在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应防止架空线路的杆塔倾斜、悬倒。 10)坑底面积小于 ,坑内不得有两人及以上人员同时作业。 沟、坑深大于 1m时,不得一人单独作业。 5.气焊和气瓶作业时,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和作业点相互间距不得小于 10m,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和高温设备。 不得焊接带电、承压或未放置稳固的设备。 对有可能储热的墙壁和设备,焊接前应有降温措施。 6.喷灯的使用应遵守喷灯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 当使用地点有可燃气体时,不得使用喷灯。 7.射钉枪作业应遵守射钉枪安全操作规则的 规定。 射钉作业时,应确认作业墙背面无其他人员。 8.使用电动工具作业,电动工具必须配备漏电 保护装置。 变、配电所 一.基础及构架施工除应符合上述基本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开挖基坑时应根据基础的外形及土壤的性质,确定开挖方法和防护措施。 2) 对于设在松软土壤及填方地带的基础,开挖时应适当加大坑口的开挖尺寸,应随时检查坑壁有无裂纹和坍塌的危险,必要时应增设防护板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3) 开挖基坑前应调查了解基坑位置有无地下埋设物及地下设施的分部情况。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当发现地下埋设有电缆、管道、文物等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处理后可继续施工。 4) 在遇有大雨、暴雨的天气时,不得进行基坑开挖。 5) 在支撑模型板前应确认坑壁无裂纹和坍塌的危险,距坑口边沿 1m 范围内不得堆放料具。 向基坑内安放模型板或灌注混凝土时,坑内不得有人。 6) 开挖基坑深度超过 ,应及时将弃土清理到距坑口 ,高度不得超过。 8 7) 基坑深度超过 2m时,应设专人用提篮提取弃土。 作业人员上下应使用爬梯。 8) 开挖大型设备基础时,同时作业的人员之间应保持不小于 2m的距离,且不得相对进行刨土作业。 9) 变电所构支架组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构支架电杆的组立,应待混凝土基础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50%以上并回填夯实后,方可进行立杆和二次浇筑;达到设计值的 70%以上时,方可进行上杆作业。 b. 根据构架电杆的组立位置及电杆高度,在电杆组立前,应提前设置用于固定晃绳的地锚,地锚的强度应满足临时锚固电杆稳定性的要求。 c. 变电所的构支架电杆宜采用吊车进行组立。 d. 电杆竖起后应及时拉紧晃绳,并在地锚上临时固定。 e. 在调整电杆的垂直度时,晃绳在锚柱或锚钩上应背扣,垂直度调整好后,应把晃绳牢固地绑扎在地锚上。 f. 数人同登一根电杆作业时 不得同时上下。 利用梯子作业时,梯子上端与电杆之间应进行绑扎。 10) 混凝土基础浇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础浇制模型板的安放位置及稳定性应满足规定; b. 当浇制的基础需要架设作业平台时,所用材料的规格应能够满足作业平台的最大承载能力; c. 在铁路沿线浇制基础时不得污染道床,并应设置施工防护。 二、电气设备安装 变压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氮运输的变压器,应采用由器身底部放油阀向器身内部充入新鲜空气的方式进行排氮操作。 未经充分排氮前,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器身内进行作业。 进入器身 内作业时,通风及照明设施应良好且接地可靠,并有专人监护。 2) 充油运输的变压器,从器身向外排油时,在打开器身底部放油阀前,应首先打开器身顶部的任一法兰盖板或放气塞,防止器身内部形成真空而发生变形。 3) 未移开钟罩或做出可靠支撑前,严禁在钟罩下方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