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单轨吊运输系统方案内容摘要:

运输系统用工量的 1/17。 自从发展综采机械化采煤以来,采煤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等设备的单体重量均很大,每个综采工作面设备总重量达 1000~1200 吨。 一套重型综采设备,我国用传统的运输设备和方法,从地面运至井下再安装到工作面,一般需要8000~10000 工班。 某个工作面采完,全套设备搬至同一采区的新工作面,一般需要 4000~6000 工班;而德国采用单轨吊辅助运输设备加上科学的劳动组织,一般只需 400~500 工 班了。 从综采设备搬家用工量上对比,我国目前比德国先进矿井要多用 10~50 倍工班。 从矿井安全生产的角度看,辅助运输环节的薄弱 往往是造成伤亡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来我国调配煤矿伤亡事故中,辅助运输系统占 20~30%,仅次于顶板事故而居第 2 位。 煤矿辅助运输的落后,已成为制约建设现代化矿井和提高矿井全员效率的最大障碍之一。 发展单轨吊机车辅助运输机械化,不仅可以大量节省人员,减员增效,增加工作面产量,大量减少设备搬家停运时间而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节约设备折旧或租赁费用,还能改善采掘工人和辅助作业的劳动安全条件,所以煤矿辅助运输机械化是当前我国煤矿技术发展的关键和当务之急。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 无极绳运输属于钢丝绳牵引轨道运输 的范畴。 它是我国煤矿使用较早的一种运输方式,在小煤矿,它作为主要运输机械;在大中型煤矿,它作为辅助运输机械。 主要用于井下大巷实现材料、设备运输,特别适用于大型综采设备的运输牵引,可适应于有一定坡度且起伏变化的轨道运输。 尽管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办事处 11 / 30 诸如单轨吊车、卡轨车等辅助运输机械,但从总的使用数量上看,无极绳辅助运输仍占主导地位。 无极绳运输的原理是将钢丝绳接成一个封闭圈,两端分别套在两个绳轮上,其中一个绳轮为主动轮,另一个为张紧导向轮,当主动轮旋转时,靠其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牵引钢丝绳连续运输。 系统配置有绞车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梭车、尾轮、压绳轮、弹簧压绳轮、托绳轮和转向装置等;系统直接利用井下巷道底板有一定坡度( 20 )的直巷道或弯曲巷道系统,可实现材料、设备以及液压支架整体运输。 表 1 是 SQ90/90WY 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技术参数一览表。 表 1 SQ90/90WY 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技术参数一 览表 由上面介绍可以看出 无极绳优点是:适应性强、维护简单、价格便宜、能够运输大型设备、能转弯、能适应 10 度以上倾角变化;其缺点是:运输线路固定,运输距离一般小于两千米,对底板和轨道要求较高,断绳会导致重大运输事故,运行需配备相应信号通信系统 ,自身能量损耗大。 5. 2 矿用调度绞车 矿用绞车是在矿井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设备之一,根据煤矿生产特点,常用的绞车有:在倾斜井巷用来提升煤炭、矸石等物料的提升绞车;在平巷保证车辆周转用来调度车辆之用的调度绞车;在采煤工作面用于各类机电设备的搬迁、拆除和回收等; 在平巷和缓倾斜井巷用来运送物料的无极绳绞车等。 矿用绞车又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 ( 1)按照滚筒直径大小可分为 、 、 、 等绞车; ( 2)按照滚筒数目可分为单滚筒绞车和双滚筒绞车; ( 3)按照钢丝绳缠绕方式可分为缠绕式绞车和摩擦式绞车; ( 4)按照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绞车; 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办事处 12 / 30 ( 5)按照防爆性能可分为防爆绞车和非防爆绞车。 调度绞车技术参数表 2 所示 表 2 调度绞车技术参数 调度绞车只能用于直巷运输,不受巷道坡度影响,但存在断绳等事故隐患。 5. 3 单轨吊机 车 单轨吊机车是将运送人员、设备和材料的各种功能吊车悬吊在巷道顶部单轨上进行运输的系统总称。 因它在巷道顶板或支架上运送荷载,故不受底板变形及巷道物料堆集的影响,能有效地利用巷道断面空间。 原则上讲,单轨吊机车的爬坡能力可达 16o~35o,最小曲率半径水平 4 米、垂直 8 米。 单轨吊机车的爬坡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系统自带驱动部的数量有关(如 6 个驱动部,其牵引力为120kN),此外还与吊运件的重量大小和坡道坡度有关。 单轨吊的制动力是牵引力的 ~2 倍。 装载是人工操纵换向阀驱动液压马达或液压缸把重物起吊,而不再用手动葫 芦或撬棍,甚至人推肩扛,减轻了起吊作业的劳动强度。 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煤矿安全运输柴油机单轨机吊车系统,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煤矿井下运输特点,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与传动设计有机结合,形成了全电传和电液控制的新一代煤矿辅助运输单轨吊机车系统。 计算机动态牵引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发动机功率输出,降低了发动机的 废气排放,提高了柴油机动力系统的做功效率。 动力部分采用了康明斯防爆发动机驱动德国力士乐闭式变量泵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